何帆
1662年,葡萄牙公主凱瑟琳嫁給了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她的嫁妝不僅包括位于摩洛哥的軍事重鎮(zhèn)丹吉爾、印度大陸的明珠城市孟買,以及價值80萬英鎊的財寶,還有中國的茶具和茶葉。這是英國人最早接觸到的茶。很快,這種典雅、浪漫的東方飲品風靡英國的上流社會。其實,英國人當時喝不到口感最好的新茶。茶葉從中國運到英國,至少需要8個月。愛好吃糖的英國貴族發(fā)明了往紅茶里放牛奶和糖的喝法,這種暴殄天物的土豪作風居然變成了一種獨特的英倫茶文化。到了18世紀中期,不僅是上流社會,就連普通的工人也已經(jīng)手不釋杯。就像一首英國民謠里唱的:“當時鐘敲響四下,世上一切瞬間為茶而停了。”
唯一令英國不爽的是,中國壟斷了茶。到了17世紀,茶葉在中國的對外出口貿(mào)易中就超過了絲綢和陶瓷,成為最重要的出口產(chǎn)品。中國生產(chǎn)的茶葉,有1/5出口到了英國。白銀大量流入中國,英國出現(xiàn)了貿(mào)易逆差。
后來,英國發(fā)現(xiàn)了一個糾正貿(mào)易失衡的辦法,就是把鴉片由印度出口到中國。1822年至1837年,中國的鴉片銷量增長了5倍,白銀開始反向流出中國。1839年,林則徐在虎門銷煙,引起英國的不滿。1840年英國悍然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用槍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
鴉片戰(zhàn)爭之后,英國得到了巨額賠款和清朝割讓的香港島,而且強迫中國允許鴉片貿(mào)易合法化,但又開始擔心,萬一中國縱容國內(nèi)種植鴉片,不再從英國屬地印度進口,該如何是好?想來想去,唯一的辦法就是:從中國把茶偷過來。
這項任務(wù)交給了一個叫羅伯特·福錢的園藝師。福錢出生在蘇格蘭邊境的一座小鎮(zhèn),是自中國開埠之后來中國的第一個英國園藝師。從1843年到1846年,福錢在中國各地跑了3年,到處搜集植物的標本和種子。他把很多中國花卉引入了英國:荷包牡丹、蒲葵、紫藤、梔子花、芫花、金橘等。滿足了維多利亞時代英國舉國上下對園藝的狂熱。
回到英國后,福錢在切爾西草藥園做園長,這是英國第二古老的植物園。1848年5月,英屬東印度公司邀請福錢再次前往中國。東印度公司一直嘗試在印度種植茶葉,但就是不像中國的茶那樣有一股清香?!安蝗牖⒀?,焉得虎子”,要想生產(chǎn)出品質(zhì)一流的茶,只能到中國最好的茶葉產(chǎn)區(qū),把中國的茶種、制茶技術(shù)通通偷過來。
福錢先到上海,雇了一位姓王的買辦。王是安徽人,家里就是種茶的。福錢從上海出發(fā),經(jīng)過杭州,輾轉(zhuǎn)到了安徽。中國官府對茶葉生產(chǎn)一向管制甚嚴,鴉片戰(zhàn)爭之后民間的排外情緒日漲,福錢自然不能招搖過街,他穿上了一套長袍大褂,剃了頭,頭發(fā)上縫了一條假辮子,還學了幾句含混不清的中國話,比如:“我是從長城以外很遠很遠的地方來的?!?/p>
王家在安徽休寧縣松蘿山,這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特別適合茶樹生長。福錢可能是第一個親身造訪中國茶園的外國人,他把茶葉制作的整個過程從頭到尾記錄了下來。
福錢從安徽買了大批的茶苗和茶籽,運回上海。1849年1月,他把第一批茶苗、茶籽運往印度。他接著開始了第二趟探險,這次是到武夷山尋找紅茶。英國人更喜歡紅茶,因為喝紅茶時能放糖,凱瑟琳公主的嫁妝里就有幾箱正山小種。福錢可能是第一個通過實地調(diào)查,弄清楚紅茶和綠茶區(qū)別的英國人。紅茶和綠茶的區(qū)別,在于紅茶多了一道發(fā)酵工藝。福錢在武夷山找到了一種上好的烏龍茶:大紅袍。烏龍茶是一種半發(fā)酵茶,英國當時進口了大量武夷山的烏龍茶,正是因為武夷山烏龍茶的茶色較黑,英國人才將所有的紅茶籠統(tǒng)地稱為“黑茶”。
從武夷山回到上海,福錢收到了來自印度的壞消息。他的茶苗和茶籽幾乎全軍覆沒,這批貨從香港出發(fā),歷經(jīng)4個月才抵達喜馬拉雅山的茶園。那時,1.3萬多株茶苗只有1000株還存活,而且這1000株都布滿了霉菌。移種到茶園之后,當?shù)刎撠熑藞?zhí)意給茶樹澆水,這樣又把大部分茶苗澆死了。最后只剩下80株大難不死。茶籽情況更糟,沒有一顆發(fā)芽,全部發(fā)霉爛掉了。
福錢接到這樣的壞消息,真是欲哭無淚。再搜集茶苗、茶籽并不困難,但怎樣才能把茶苗和茶籽不遠千里地運到印度?這時,福錢想起了英國醫(yī)生沃德在1830年發(fā)明的“沃德箱”。沃德箱是一種密閉的玻璃容器,植物在沃德箱里可以長時間存活。
福錢把采購來的茶苗和茶籽小心翼翼地放進沃德箱,總共達兩萬株。他還帶上了制作茶葉需要的全套工具——火爐、炒鍋、鍋鏟,以及種植茶樹的各種農(nóng)具,還有制茶時為了給茶添加香味而經(jīng)常使用的植物:茉莉、香檸檬。最讓福錢得意的是,他還雇用了8個手藝精湛的茶農(nóng),帶著他們一起去了印度。按照福錢的要求,這8個茶農(nóng)都來自偏僻的山區(qū),因為福錢不信任通商口岸的中國人,覺得他們不夠純樸老實。這8個茶農(nóng)還必須來自種茶世家,因為福錢知道,手藝都是由世世代代的經(jīng)驗傳承下來的。福錢想得非常周到,他還找了兩個專門做茶具的巧匠。印度生產(chǎn)的茶葉之所以品質(zhì)不佳,有一個原因就是貯存茶葉的容器太粗糙,密封性不好。
1851年2月,福錢帶著他的茶苗、茶籽和雇工,從上海啟程。同年4月,福錢一行到達喜馬拉雅山區(qū)的茶園。這次所有的茶籽都發(fā)芽了,長勢喜人。此后,不到20年,印度大量種植茶樹,培育出了大吉嶺等世界一流的紅茶品種。中國對茶葉的壟斷地位從此被打破。
英國就這樣從中國偷走了茶,這是一起巨大的商業(yè)盜竊,就好比有人竊取了可口可樂的配方、微軟的Windows代碼,或是谷歌的算法。但無論福錢,還是東印度公司,都沒有覺得絲毫的不安和愧疚。相反,他們覺得這是一次偉大的探險、一次勝利的攫取。凡是別人有的,他們都想要有。他們豪情萬丈、理直氣壯,因為,那是另一個民族的“野心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