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紅
真相:事實并非如此。甜味給人帶來短暫的愉悅之后,很快會讓人重新回到沮喪和抑郁的狀態(tài),長此以往,甚至可能加重沮喪和抑郁情緒。對相關觀察性研究所做的匯總分析發(fā)現(xiàn),甜飲料消費量增加可能會促進抑郁風險。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一口甜飲料都不能喝,數(shù)據(jù)分析表明,每天喝2小杯以上才有顯著效果,比如,每天喝3罐可樂飲料可能增加25%的抑郁風險。
按糖的攝入量來分析,15克以下的糖攝入量與抑郁風險沒有關聯(lián),但在15克~100克之間,隨著攝入量的增加,抑郁相對風險上升。
這個結果提示我們,如果只喝一杯酸奶是不用擔心的,因為按12%的碳水含量來算,100克酸奶中只有7.5克的添加糖。
日本研究者在一項對近千人的3年定群追蹤研究中發(fā)現(xiàn),每天喝甜飲料多的人,的確會增加抑郁風險。
在消除年齡、性別、地域等因素的影響后發(fā)現(xiàn),那些每天喝4杯以上甜飲料的人和一周不喝1杯的人相比,出現(xiàn)抑郁癥狀的風險增加90%。在消除社會經(jīng)濟地位和基線抑郁評分等因素的影響之后,喝甜飲料最多的和最少的一組相比,出現(xiàn)抑郁癥狀的風險增加68%。
如果不是比較“出現(xiàn)抑郁癥狀”,而是比較“抑郁量表得分超過19”,那么差異更大。喝甜飲料最多的和最少的一組相比,風險相差162%之多!
說到這里,有人可能產(chǎn)生疑惑:可是我喝甜飲料、吃甜食,的確感覺很快樂??!是不是因果關系搞反了?沒準是那些抑郁的人更想吃甜食、喝甜飲料,而不是喝甜飲料、吃甜食讓人變得抑郁?
首先,日本學者開始這項研究時,就對近千位受訪者做了抑郁癥狀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他們均不屬于嚴重抑郁人群。在3年時間中也完全順其自然,讓受訪者按以往模式吃喝,只是定時調查受訪者的情況,然后記錄分析數(shù)據(jù)。如此觀察記錄3年后,再對受訪者的抑郁癥狀和抑郁問卷評分進行調查。結果是:喝甜飲料最多的人,抑郁評分上升也最多。
其次,一種食物的當時效果和長期效果未必一樣。
對于嗜甜的人來說,吃甜食、喝甜飲料當下確實會感覺愉悅,因為甜食攝入會促進血清素和多巴胺的分泌,能暫時性地使人心情變好。但是,研究揭示的是吃甜食、喝甜飲料的長期效果。一種食物當時令你快樂,未必能幫你預防抑郁。
甜食可以被看作是一種暫時的麻醉劑,長期看,它會降低人體對壓力的應對能力,降低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調控能力,從而不利于預防抑郁。
那么,為什么喝甜飲料會促進抑郁?
研究者認為,一方面,動物實驗表明,大量添加糖會使動物的焦慮和抑郁行為增加,皮質醇水平上升,特別是發(fā)育期的動物攝入大量糖后會影響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成熟,使壓力調控系統(tǒng)發(fā)生紊亂,從而增加抑郁風險。另一方面,甜飲料促進肥胖,而肥胖本身就會使身體的壓力調節(jié)能力下降。肥胖和抑郁風險之間的關系已經(jīng)被多項研究證實。
第三個可能的原因是,甜飲料引起糖代謝紊亂和胰島素抵抗,而這類代謝紊亂會造成低度但持續(xù)的炎癥反應,一些炎癥因子的釋放本身就會增加抑郁風險。
此外,動物實驗發(fā)現(xiàn),長期飼喂大量添加糖的飼料會降低樹突狀細胞的血清素1A受體。該受體減少后,下丘腦中血清素合成和釋放的反饋控制就會發(fā)生紊亂,對壓力的應對能力下降,而這個機制對預防抑郁十分重要。
還有一個原因,即甜飲料會消耗體內的B族維生素,而維生素B1、B6、煙酸缺乏時都會影響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和神經(jīng)遞質平衡,增加抑郁風險。
因此,只有營養(yǎng)均衡的膳食,才能遠離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