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孫賓,廖麗
1.深圳大學管理學院;2.桂林理工大學
與城市對比,農村對于垃圾的處理能力和基礎設備相對落后,無法及時有效地處理生活垃圾。加強農村生活垃圾的綜合治理,不僅是當前阻止環(huán)境持續(xù)惡化的必然措施,也是促進我國城鄉(xiāng)區(qū)域經濟一體化的必然選擇,更是推動農村地區(qū)經濟和社會中實現良好、協調發(fā)展的必然選擇。為此,本文探討在當前垃圾圍城、垃圾圍鎮(zhèn)的環(huán)境下,分析農村居民對生活垃圾處理的行為以及村民這種行為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在問卷設計上,問卷內容的主要項目包括: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處理生活垃圾的行為。其中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月收入、職業(yè)、學歷、身份、在村莊居住時間、家庭常住人數、政治面貌、家到垃圾投放點的距離方面;究對象處理生活垃圾的行為包括:平時是否會對垃圾進行分類、如何處理生活垃圾、若發(fā)現有人亂扔垃圾現象是否會上前勸說、路上發(fā)現有垃圾是否會撿起來投放到垃圾箱等方面。本文對收集到的問卷進行篩選和處理,共得到356個有效樣本。
在垃圾類型方面,有297人家中的垃圾主要是廚房剩余垃圾,占83.4%;有34人家中是可回收垃圾,占9.6%;有12人家中是不可回收垃圾,占3.4%,有13人家中是有害垃圾,占3.7%。由此可得,G縣農村居民家中大多數都是廚房剩余垃圾,占總樣本的83.4%。在處理垃圾方面,在平時處理生活垃圾是否會分類處理這一問題中,有97人選擇會,占27.2%;有259人選擇不會,占72.8%。在您平時如何處理生活垃圾這一問題中,有278人不分類投放到垃圾箱,占78.1%;有46人會分類投放到村定點垃圾箱,占12.9%;有32人選擇隨意投放,占9.0%。由此可見,超過一半的村民都是不分類全部投放到垃圾桶當中。在將垃圾投放到村定點垃圾箱,“您是如何投放”這一問題中,有104人會定期投放,占29.2%;有252人是先堆積在門口,出門經過垃圾箱時再投放,占70.8%。由此可得,多數農戶都是先將垃圾堆積在門口,經過垃圾箱時再投放,并不會養(yǎng)成定期投放垃圾的習慣。
從問卷調查得知,農村居民處理生活垃圾的行為中存在兩個主要問題,一是農戶環(huán)保認知能力偏低,農戶對于環(huán)境保護的認知與行存在脫節(jié)問題。農村村民意識到環(huán)境的重要性,但是缺乏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問卷發(fā)現,有73%的村民平時不會有意識地關注環(huán)保類報道,由于認知能力的限制,使得很多農村居民都沒有真正地參與到農村垃圾治理工作。二是農民對處理垃圾的主體存在偏差。主體地位意識欠缺主要是認為治理鄉(xiāng)村環(huán)境的主體應該是政府。66.9%的村民發(fā)現農村居民存在亂扔垃圾的現象,不會上前對其勸說,60.1%的受訪村民發(fā)現路上有垃圾,不會撿起來將其投放到垃圾箱;只有13%的受訪村民會將垃圾分類處理,這反映了農村居民在參與垃圾治理過程中缺乏主體意識。
本部分使用回歸分析進一步對G縣農村居民處理垃圾的行為情況。采用分析的模型為Logistic回歸模型,因變量采用的二分變量為會“采取垃圾分類”和不會“采取垃圾分類”。若村民采取垃圾分類,則將其賦值為1,否則為0。自變量中的職業(yè)、政治面貌、是否關注環(huán)保類報道五個變量采用虛擬變量處理,考慮到存在方差膨脹因子的情況以及樣本量大小,職業(yè)和政治面貌分別設置一個虛擬變量,其中職業(yè)以務農為參照,若職業(yè)為“務農”,則賦值為1,否則賦值為0;政治面貌若為“中共黨員”,則賦值為1,否則賦值為0;投放垃圾距離、家庭清理垃圾的頻率兩個變量采用原始數據,為連續(xù)型變量,并對投放垃圾距離取自然對數;性別、年齡、收入、居住時間、學歷、家庭人口、政府部門環(huán)保宣傳教育七個變量是定序變量。
研究結果表明,從模型1的結果中可得知,年齡、職業(yè)、居住時間、學歷和政治面貌對農村居民處理生活垃圾行為有顯著影響。年齡越小的人比年齡越大的人更加注重進行垃圾分類,結果與王秋涵一樣,年輕人的認知水平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強,并且在政府部門和輿論的指導下,他們更有可能接受和實行垃圾分類[2]。在職業(yè)方面,學生、工人、外出打工者等職業(yè)的村民對生活垃圾治理具有生態(tài)自覺,對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更加充滿期待。在居住時間方面,在村莊居住時間越短則更經常進行垃圾分類。在學歷方面,學歷越高的村民更加愿意參與生活垃圾處理。調查表明,隨著農民教育水平的提高,他們可能更有可能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在“政治面貌”方面,“政治面貌”對村民生活垃圾處理行為回歸系數顯著為正,身為中共黨員的村民的政治理性水平和環(huán)境保護意識較高,參與生活垃圾治理的行為更顯凸顯。
模型2顯示的是家庭特征對農戶對垃圾行為處理的影響,家庭人口與村民參與生活垃圾處理的行為呈反比,這意味著隨著家庭人口增多,產生的生活垃圾量更多,面對繁雜的垃圾以及村民的垃圾分類知識的匱乏,村民參與生活垃圾治理的意愿可能會降低。
模型3顯示的是政策相關因素對農戶垃圾分類行為的影響,政府部門環(huán)保宣傳教育對村民是否參與生活垃圾治理的關系不大。政府部門環(huán)保宣傳教育可能存在形式化的傾向,村民們沒有將環(huán)保教育的內容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這表明在生態(tài)環(huán)境日益重要的今天,政府部門環(huán)保宣傳教育要創(chuàng)新教育的宣傳渠道和表現形式,有效提高農民保護環(huán)境的意愿及其主觀認識。模型4將個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政策方面作為自變量進行檢驗,進一步驗證了以上結論(見表1)。
表1 G縣農村居民“垃圾分類”行為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農村居民在處理生活垃圾的行為方面,村民在實際生活中對生活垃圾的處理行為與其思想并未完全保持一致。首先,農村地區(qū)的人口在向其他城市流動,每戶的常住人口較少,且產生的生活垃圾中可利用的廚余垃圾比較多,這些垃圾通過自家養(yǎng)殖的家禽就可以被消化掉,真正需要丟棄的不多。二是村莊內生活垃圾回收設施比較少,在日常生活中,村民受自身條件的限制,難以對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準確的辨別和分類,且在沒有強制性措施的情況下,村民不會選擇分類投放。為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加大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政策的宣傳力度。當前農村居民對生活垃圾處理的政策了解較少,提高其政策認知程度的必要手段是加強其宣傳力度[4]。
第二,優(yōu)化現有生活垃圾處理政策。農村居民是生活垃圾處理的主體,能否保證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政策真正反映民意,取決于村民是否能夠真正地參與決策過程。政府在改變決策方式的同時應注重對村民參與意識的培養(yǎng),實現政府與村民的信息雙向互動。
第三,引導和動員村民廣泛參與。鄉(xiāng)鎮(zhèn)主要領導要強化督查指導,逐步把整治責任落實到村一級。由問卷分析部分可知,村民參與生活垃圾的處理行為受到其自身環(huán)境意識、教育水平、思想觀念等因素的制約,因此要想提高農村村民在生活垃圾處理中的參與度,就要重視對村民自身素質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