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
刀不怕砂石打磨,人不怕歲月錘煉
徐立平生長在一個航天家庭,從小心中就埋下了一顆從事航天事業(yè)的種子。從技校畢業(yè)后,他就進入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廠。
進廠的第一課,師傅就帶徐立平見識了點火試驗,“巨大的轟鳴聲,竄出的火苗,騰起的蘑菇云”,這是他一生難忘的記憶?;鹚幍窨淌鞘澜缟献钗kU的職業(yè)之一,選擇火藥整形這個崗位,就是選擇了與死神相伴。師傅希望他知難而退,但他對航天事業(yè)的情感要超過一般人?!皣业男枰?,就是我的選擇?!毙炝⑵搅粝铝?。
在學藝過程中,徐立平發(fā)現(xiàn)危險比他想象的多得多:火藥雕刻過程中,周圍全都是烈性火藥,整個過程都要在火藥筒里操刀進行,操作過程中稍有不慎,哪怕是衣服擦出靜電、一丁點磕碰,都有可能產(chǎn)生火苗,人員就會隨著炸藥一起灰飛煙滅。他并沒有被嚇倒,反而激起了學習的熱情。在練禿了30把刀之后,徐立平的手越來越有感覺,一摸就知道如何雕刻出符合要求的藥面?;鹚幟媲懈畹恼`差范圍不超過0.5毫米,稍有偏差,就可能與死亡更近一步。而徐立平整形的精度,不超過0.2毫米,2張A4紙的厚度,“一把刀”堪稱完美。
那年,我國重點型號發(fā)動機研制進入攻堅階段,一臺即將試車的發(fā)動機火藥發(fā)現(xiàn)裂紋,為了找準故障原因,在沒有先進“探傷”設備的情況下,專家組決定,就地挖藥,查找“病根”。剛參加工作的徐立平,和師傅們一起加入挖藥突擊隊。在狹窄的空間里,人如同“芯材”一樣被包裹在成噸的炸藥堆里,每次只能進一人,鏟出四五克藥。徐立平和突擊隊員10分鐘一換,小心翼翼地鉆進去,如同螞蟻搬家一樣,歷經(jīng)兩個多月的艱難挖藥,故障成功排除,為國家重點型號發(fā)動機研制爭取了寶貴時間。
多年前的一天,有位戰(zhàn)友在給一臺直徑僅碗口大小的發(fā)動機做藥面整形時,因刀具不慎碰到金屬殼體,瞬間引起發(fā)動機劇烈燃燒,當場犧牲,這成為徐立平多年不愿提起的痛。他開始琢磨改進出更好用、更安全的刀具,但始終不得要領。一天晚上,他看到兒子用削皮機削蘋果,突然有了靈感。第二天,他迫不及待地帶領大家設計、加工,反復調(diào)整刀片角度。經(jīng)過不斷修改完善,一套半自動整形專用刀具誕生了,切削、稱量、廢藥處理,一氣呵成,工作效率也大幅提升。
30年來,盡管身邊的隊友換了一批又一批,徐立平經(jīng)受了無數(shù)次死亡考驗,也見過戰(zhàn)友倒下,但是他還是依舊堅守在這個崗位。30年的鉆研,30年的堅持,除了練就一身本領外,他發(fā)明了二十多把火藥面整形的工具,獲得了國家專利,為火藥雕刻節(jié)省了不少的時間成本,其中有一把刀以他的名字命名,被稱為“立平刀”。
多年來,不少年輕人聽說整形組有把“立平刀”,慕名來到秦嶺深山廠房上班學藝,但徐立平帶班一直很嚴:天平砝碼擺放要從左到右從小到大,反了不行;沒狀態(tài)就不能上崗,注意力不集中不行;要是誰被發(fā)現(xiàn)作業(yè)時忘戴防靜電手環(huán),他會一把將你揪出來:“你還要命不?!你還回家不?!”沒見過大風浪,不經(jīng)歷生死,很難理解徐立平的“恨鐵不成鋼”。這工作,太危險!從“挨了罵不服氣”,到后來自覺嚴格要求,徒弟們也越來越理解徐立平,徒弟帶徒弟也越來越像他。
“三秦楷?!薄按髧そ场薄皟?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當榮譽紛至沓來,默默無聞的一線工人,一夜間被推到聚光燈下,意外多于激動,壓力大于興奮。徐立平說:“航天系統(tǒng)里,像我這樣的人很多,我還是更適合默默無聞?!边@是一名為國鑄器的大國工匠的心里話。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