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宇明
陽光灑向人間,不會少一分,也不會多一分
一位女公交車司機,長年坐在駕駛位上,久而久之,患有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等癥。一天,車到終點站,有點時間,她下車站了一會兒,用手指按了按腰肢,以拳頭錘了錘肩膀。旁邊一位老太太看到,心疼不已。第二天,老太太送給女司機一個軟軟的帶靠背的坐墊。原來,老太太年輕時也是司機,老人對這個行當(dāng)?shù)穆殬I(yè)病非常了解。老人的意外饋贈,讓女司機如沐春風(fēng)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魯迅是冷峻的,似乎對誰都豎著眉頭,其實,這是一種誤解。蕭軍、蕭紅剛到上海的時候,經(jīng)常衣食無著,魯迅有次就送了20塊大洋給他們。那個年代,一個保姆月薪3塊大洋,一個警察每月的收入也只有區(qū)區(qū)8塊大洋,這20塊大洋的分量可想而知。魯迅先生的筆端有千矛萬劍,但他的心底里卻也有千萬縷春風(fēng)。
看過一篇文章,里面寫的什么內(nèi)容,我早已忘得一干二凈,但我記住一句話:“懂別人的不容易?!逼鋵崳凶咴趬m世,每個人都不容易。你是個農(nóng)民,早春天氣還非常冷,水更是刺骨,但你還得赤腳下田插秧;你是個工人,天天奔波在流水線上,兩手忙個不停;你是個作家,發(fā)表了文章有人點贊,出了書有人夸獎,貌似很風(fēng)光,但早晨別人還在夢中,你已經(jīng)起床寫作了,晚上別人在喝酒聊天,你卻在燈下認(rèn)真閱讀……一個人知道自己不容易,自珍自愛,是明智;一個人懂得別人的不容易,理解悲憫甚至施以幫助,則是情懷。這明智和情懷即是心靈吐納的春之氣息,這氣息多了,人自然會隨季節(jié)生長。
人永遠沒有自己想象的堅強,受了委屈,我們可能暗暗流淚;遭了算計,我們可能暴跳如雷;遇了意想不到的難處,我們可能驚慌失措,這個時候,有那么一個人懂你、安慰你、向你伸以援手,再多的困頓,你也覺得沒什么了不起。懂別人的不容易是有價值的,它是你向人間發(fā)送的第一道春天蘇醒的信號。
有一種人,他們來到世上的目的,就是為了向別人討債,你有高興的事,他不會與你同歡;你有什么難處,他不會與你分擔(dān),他的心中始終裝著的只有兩個字:自己。這種人,你期望他懂你的不容易,比登天都難。能夠懂得別人之不容易的人,一定是善良的人,一定是心軟的人,一定是明白“人溺己溺、人饑己饑”的人,只有他們才愿意心疼別人,也只有他們才舍得在別人身上花費時間、精力、金錢。
一個理想的社會,不是要大家都變成以鄰為壑的斗雞,它應(yīng)該像大海,每一個生命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航向,每一艘船都不擔(dān)心別的船搶道。時時不忘給人力所能及的幫助,為他們的遠航助力,我們自己也可以獲得新的航道。
生活告訴我們:人與人永遠是互相影響的,所謂君子、小人,所謂偉人、凡人,固然跟個人的家族背景、所受教育、品性相關(guān),卻也與我們面對的環(huán)境,與我們周圍的每個“他人”相連。你有春風(fēng)回贈這個世界,時時處處體現(xiàn)出對他人的憐惜之意,別人也會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也會將自己的一腔真情傾注到我們心上。而當(dāng)大家都愿意將自己的熱量輻射到他人身上,這社會就有了正常的人性溫度,我們在滾滾紅塵中的行走就有了明亮的方向。
在春天里,沒有一朵花是形單影只的,因為春風(fēng)會將所有的春意匯聚在一起,吹向人間。
(責(zé)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