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jīng)》有云:“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比伺c人之間能成為朋友,靠的是相同的志趣,也即同道。古人云:“道不同,不相為謀?!庇矛F(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三觀不合,不相為友”。而三觀不合,是交友的大忌。
三觀就是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三觀不合的人是不太可能成為真正的朋友的。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三觀才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障礙。
三觀不合,彼此間所說的話難有交集,更談不上碰出火花。寒暄片刻尚可,相處時間稍長,便如雞同鴨講,彼此都覺得索然無味,甚至有可能互相傷害。
有一則寓言,青蛙和老鼠成了好友,想時時刻刻都在一起。于是,它們把腳綁在了一起。剛開始,它們在地面上行走正常,還能吃到谷子。當它們來到池塘邊時,青蛙一下就跳進了水里,把老鼠也拖下了水。青蛙在水里玩得高興極了,早已忘記了不會游泳的老鼠。最后,老鼠被淹死了。當老鼠的尸體浮上水面時,它的腳仍然和青蛙綁在一起。這時,一只老鷹發(fā)現(xiàn)了老鼠,便沖向水面,抓起老鼠,而青蛙也跟著被提出水面,成了老鷹的美食。
三觀不合的人密切來往,就像寓言中的青蛙和老鼠,只會給彼此帶來傷害。
摸不透的心就算了,不必費力去揣摩;看不清的人就躲遠,不必勞神去猜測。人生短暫,精力有限。我們應該將更多的精力傾注于所愛的人、相處愉快的人。對于那些志不同、道不合的人,大可選擇悄悄離開。
所謂打交道,交在其次,重要的是有相同的道,也就是三觀要合。
(中國新聞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