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10年間僅增長7000多萬人。作為人口老齡化的一味“解藥”,三孩政策隨之出爐。
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執(zhí)行計劃生育,到全面放開二孩,30多年的時間里,獨生子女家庭批量產生,一個人挑起贍養(yǎng)雙親乃至兩代6位親人重擔的比比皆是。在這種“421”的家庭結構里,子女就算孝順,也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F在,絕大多數子女都會離開家鄉(xiāng)出去打拼,即使是在家鄉(xiāng)成家立業(yè),也不會選擇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之前的陪伴式養(yǎng)老已不可能實現。傳統(tǒng)的“養(yǎng)兒防老”已經漸行漸遠。而在三孩時代,老人可能會活得更累,因為我國大多數家庭是工薪階層,平日里忙于上班,幼兒的撫養(yǎng)重任就落到了退休老人們的身上。
多數老年朋友面對子女的請求,會義不容辭接過撫養(yǎng)孫輩的責任,但這勢必會影響老年人自身的生活質量。年輕人生活壓力不小,房貸、車貸等負債早已是不少人的標配,要是再生個三孩,可能還需要父母補貼家用。
照顧小孩,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這就擠壓了老年人自己的興趣空間,讓老人不得不付出更多勞動,不得不為自己考慮更少、為家庭付出更多。所以,三孩政策出來后,有人開玩笑地說,“養(yǎng)兒防老”的意思,就是“養(yǎng)兒能防止你活到老”。
在《老年日報》的一項關于三孩政策的調查中,反對要三孩的老人都是帶孩子帶“傷”的親歷者。起早貪黑、廢寢忘食、重新學習、兩地分居、漂洋過海、背井離鄉(xiāng)……種種辛酸唯有經歷過的人方能體會,難怪這些老人聽到開放三孩就怕。
即便帶孩子很累,兒孫滿堂仍是很多老人的共同心愿。
作為家中長輩,你會鼓勵子女生三孩嗎?針對這個話題,《齊魯晚報》發(fā)起了一項問卷調查,問題包括“是否接受家中出現三個孫輩”“會不會催促子女生育三孩”等。問卷共收到153位老人的回復,其中,有103位老人明確表示“接受家中出現三個孫輩”,27位表示“無所謂”。
葛阿姨:我們老年人要過得開心,就需要孩子和年輕人圍繞在身邊。如今生活條件改善,三代甚至四代同堂情況越來越多,年輕人既要照顧多位老人,還要兼顧家庭和事業(yè),缺少兄弟姐妹的幫襯,根本忙不過來。一個年輕人如果還有兩個兄弟姐妹,贍養(yǎng)老人的壓力就會減輕一些。
陳大伯:孩子從小和兄弟姐妹一起長大,更容易學會分享和擔當,以后走上社會,也能更從容地面對復雜的環(huán)境,遇到困難也可以和兄弟姐妹商量。
李老師:長期的低生育率會導致人口老齡化不斷升高,社會成本和稅收負擔不斷增加,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不利。這項政策出現得很及時,從長遠來看,可以幫助老年人過上更幸福的晚年。
胡阿姨:順其自然吧,讓孩子們自己決定。如果他們愿意生,讓我?guī)兔?,我也不會推辭;如果不愿意生,我也不會去催。
張阿姨:養(yǎng)育三孩,對于一個家庭來說,確實是應該認真思考的事情。我十分認同“多子多?!钡膫鹘y(tǒng)觀念,但也知道現在年輕人考慮比較多,生不生是年輕人自己的事,我不會過多干涉。
老人們說,人丁興旺當然好,優(yōu)生優(yōu)育是必須的,希望國家能出臺更多措施,解決教育、經濟等現實問題,讓年輕人生得起、養(yǎng)得起、教得好。帶娃的崗前培訓。了解一下
三孩時代來了,一孩時代的父母剛好退休了。帶娃,這項具有階段性、連續(xù)性、持久性的工作接踵而來,讓你不得不好好規(guī)劃退休生活。
既然是工作,崗前培訓一定要有的。
不要說“這活兒我干過,一手帶大了兒子(閨女)”。時代不同了,當年是手工作坊時代、經驗帶娃,現在都AI智能了,需要科學引領,所以,回爐再造是必須的。
首先,學習專業(yè)知識。不要張口閉口“我年輕時如何如何……”,憑經驗干工作的時代早已經結束了。要放棄舊有觀念,擁抱新生事物。當今社會,但凡有點技術含量的工作,都要經過專業(yè)培訓,持證上崗,何況培育祖國花朵這么重要的工作。要勝任帶娃的工作,就要不斷學習育兒知識、營養(yǎng)食譜、兒童心理、早期教育……
其次,講究職業(yè)形象。雖然咱退休在家,也是有“工作”的人,絕不能邋邋遢遢,頭不梳、臉不洗就上崗,要時刻把自己拾掇得干凈利落、精神煥發(fā)。在兒女面前,咱是氣質型老爸、老媽,在孫輩面前,咱是帥爺爺、美奶奶。
再次,要有團隊合作意識。在帶娃這項工作面前,你要時刻提醒自己:兒子、閨女、媳婦、女婿,是你的合作伙伴,這項工作需要團隊合作。如果你底子扎實、學習能力強,大家可以是“同事”關系。但大概率上講,你的知識、能力遠不及子女,所以,他們是技術上的領隊,也是成立的。
做好以上三點,帶娃工作基本沒太大問題,但“知行合一”很難。工作中還要邊干邊學,嚴謹求實,活到老學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