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賀喜梅
“哇,這外面太漂亮啦!”7月4日,作為中國空間站首批進駐航天員之一的劉伯明,第一次走出天和核心艙,在太空遙望地球,不禁發(fā)出如此贊嘆。
當天,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乘組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攜手完成了一場艙外設備組裝、全景攝像機抬升和應急返回的配合戰(zhàn),驗證了我國新一代艙外航天服的功能性能,首次檢驗了航天員與機械臂的協(xié)作能力及出艙相關支持設備的可靠性、安全性,中國空間站階段首次空間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8 時11 分,經(jīng)過細致的出艙準備工作,節(jié)點艙內(nèi)氣壓接近真空狀態(tài)后,身著新一代艙外航天服的劉伯明打開艙門。在給艙門套上保護罩后,他一個躍身來到了艙外。節(jié)點艙高清攝像機、航天服攝像機以及艙外全景攝像機全程拍下了這一過程。
劉伯明出艙門后,湯洪波并沒有緊隨其后。接下來一段時間,他們要以一上一下的姿態(tài),在空間機械臂上安裝腳限位器和操作臺。湯洪波負責“搬磚”,劉伯明負責“搭建”。
▲ 航天員劉伯明出艙安裝腳限位器
▲ 湯洪波協(xié)助劉伯明組裝艙外工具箱
一場太空“搭積木”正式上演。
劉伯明接過湯洪波從艙內(nèi)遞上來的腳限位器,將其安裝在空間機械臂的一端。這是底座,也是用來固定航天員雙腳的,航天員“站”在上面可以隨機械臂“爬行”而移動。艙內(nèi),湯洪波正在對操作臺組件進行初步安裝,隨后用帶掛鉤的繩傳遞給劉伯明,由劉伯明安裝在腳限位器一側。這就是艙外工作用的操作臺。
10 時20 分左右,劉伯明來到機械臂上,隨機械臂移動到接設備點。最后傳遞上來的是此次艙外工作要用的把手、抬高支架和一些專用工具,劉伯明把它們一一掛在操作臺上。
兩人配合默契,一環(huán)扣著一環(huán),第一項艙外工作順利完成。
“天和”內(nèi),聶海勝“坐”在計算機旁,準確指揮;“天和”外,劉伯明“站”在腳限位器上,隨著機械臂緩緩移動。
湯洪波就沒那么輕松了。11 時左右,他躍身出艙,開始借助艙表扶手,用手“爬行”。他速度很快,率先到達目的地。
他們的第二項工作是將安裝在大小柱段之間的一個全景攝像機進行抬高。
“通俗地講,就是給全景攝像機安裝一個‘自拍桿’,使其在原來的位置上抬高一段,具備更佳的視場?!鄙虾:教旒夹g研究院全景攝像機主任設計師徐起說。
湯洪波到達目的地后,徒手拔掉全景攝像機的電纜插頭。很快,劉伯明也到了。在湯洪波的配合下,他拿出通用電動松不脫螺釘拆裝工具,給全景攝像機裝上專用把手、卸掉安裝腳,小心翼翼把它取下來。隨后,他將一個圓柱體加長支架裝在攝像機原來的位置,裝攝像機、插電纜插頭、拆把手。每一步操作,劉伯明都小心翼翼。這樣的動作,他在水下預演了很多次,早已熟記于心。
“安裝好啦,你們辛苦啦!”聶海勝確認說。隨著全景攝像機開始工作,透過它的鏡頭可以看到,白云襯托下的藍色地球,特別漂亮。
緊張有序,第二項艙外工作也順利完成。
太空環(huán)境異常復雜,逃生技能是一堂必修課?!叭嗽谑е丨h(huán)境下很難控制自己,輕輕移動就出去了,可要想停下來就得花很大力氣?!敝袊臻g技術研究院空間站系統(tǒng)總體副主任設計師湯溢說。
第三項艙外工作是應急返回演練。湯洪波爬到天和核心艙最遠處。接到撤離指令后,他第一時間折回,以最快速度返回艙口?!?3感謝所有科技工作者,祝中國航天事業(yè)越來越好?!边M艙前,他不忘祝福。
劉伯明也很快來到艙口。他把工具一一取下來遞給湯洪波,最后把操作臺和腳限位器卸下來,并在湯洪波的配合下,完成艙外工具箱和腳限位器的安裝。
“感謝所有參研參試的科研人員,感謝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后續(xù)我們還會繼續(xù)出艙,還會飛得更高,空間站還會建得更大。”劉伯明對著攝像機鏡頭揮手致意。
15時左右,劉伯明進入節(jié)點艙后,關艙門、復壓、脫艙外航天服,打開節(jié)點艙前往大小柱段、神舟十二號飛船的3 道艙門。
來自核心艙空調的風進來,神舟十二號飛船又能“呼吸”了。身處地面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神舟十二號飛船總體副主任設計師高旭終于松了一口氣。“這幾個小時,我們一直緊張地關注著神舟飛船內(nèi)的溫度變化,艙門關閉后,沒有了核心艙帶來的空調環(huán)境,飛船內(nèi)存在結凍風險。”高旭說。
耗時7 個多小時,我國空間站階段首次出艙大獲全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