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慶
孤獨站在這舞臺,聽到掌聲響起來,我的心中有無限感慨。多少青春不在,多少情懷已更改,我還擁有你的愛。
很多人喜歡這首《掌聲響起來》,有表演經(jīng)歷的人,可能對此歌感受更深。
掌聲,是對因努力而美、而成功的人最好的喝彩。簡單的拍手之勞,有效的互動之樂,維系臺上臺下的情誼,顯示著對彼此的尊重和欣賞。
每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最后一曲必是熱烈歡快的《拉德斯基進行曲》,指揮總會轉(zhuǎn)身邀請觀眾跟著節(jié)奏,鼓掌加入。觀眾和藝術(shù)家們?nèi)跒橐惑w,甚為動人。
我以為,有表演就會有掌聲,就有尊重和欣賞。但女兒的舞蹈課,卻讓我發(fā)現(xiàn),這份尊重和欣賞還需要培養(yǎng)。
女兒在江蘇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跟隨梁志燕老師學跳舞,我們也有機會觀摩她的舞蹈課,欣賞她和其他孩子的表演。讓我驚訝的有老師的一絲不茍、孩子的天真努力、藝術(shù)的令人忘俗,但最讓我驚訝的是觀舞的家長們,他們帶著舞蹈服、各式點心、飲料和水,卻忘了帶來觀賞禮儀,忽略了用國際通用的肢體語言表達對老師和孩子的尊重和贊美。
每次舞蹈課快結(jié)束時,老師會允許家長進入舞蹈房,觀看孩子們展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或復(fù)習前面的舞蹈動作,或跳一個完整的舞蹈。孩子們跟著老師的指令認真展示,家長們會拿出手機興致勃勃地拍照、攝像,但表演結(jié)束后,家長怎么不鼓掌呢?
“六一”兒童節(jié),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在大院內(nèi)舉辦小舞星匯演,主角是舞蹈班的孩子們。兩百多個孩子化妝上場,表演了近二十個舞蹈,兒童舞、民族舞、印度舞、踢踏舞、街舞……為了這次登臺,孩子們排練了幾個月?;顫娍蓯鄣奈璧福呛⒆雍屠蠋熌鹾献鞯慕Y(jié)晶。觀看的家長有幾百人,怎么掌聲就那么零零落落呢?
這是含蓄,還是失禮?是家長要求嚴格,還是本身缺少審美能力?是“成于思”,還是“毀于隨”?
孩子是需要尊重和欣賞的。從衣食住行等物質(zhì)層面養(yǎng)育孩子,僅是滿足孩子生存的基本需要,而從精神層面把孩子當成人,一個在智力、感受力、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上并不遜于你的人,才是父母更大的責任。
一次,觀看南京市少兒舞蹈大賽,演員從幼兒到高中生,年齡不等。節(jié)目有二十多個,精彩紛呈,觀眾席上坐滿了家長和老師。匪夷所思的是,每個舞蹈跳完后,掌聲都是七零八落。這可是從南京市各區(qū)縣選拔出來的舞蹈精品,匯在一起,猶如花樹綿延,云霞煥然,太動人了,太美了!難道是因為比賽就不鼓掌了,還是因為家長和老師見得多了而不以為妙呢?
如果你欣賞孩子們的表演,你為什么不鼓掌以示贊美?如果孩子們表演不甚完美,但你知道他們已付出努力,有時還是很大的努力,你為什么不鼓掌以示鼓勵?如果這些孩子中就有你的寶貝,你為什么不鼓掌以示關(guān)愛?
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薄=逃⒆硬粌H是學校的責任、社會的責任,更是家長的責任。你的一言一行、待人接物,甚至是你不經(jīng)意的戲言、謊話和捉弄,都會影響孩子的身心發(fā)展。
陶行知先生還有一首廣為流傳的打油詩:人人都說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還要小。它正是說明,在人與人的關(guān)系、大人和小孩的關(guān)系上,要有尊重、平等和民主的意識。英國浪漫主義詩人華茲華斯曾在他的詩作中詠道“孩子是成年人的父親”,以示孩子帶給成人世界的啟示。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的恩賜,他們在未到人間前就住在天堂里。
讓我們尊重他人。
讓我們尊重孩子。
不要讓孩子等掌聲響起來等得太久。趁著小芽青青時,讓掌聲如雷,化作愛的春雨。你會看到你的孩子長成大樹、草原、青山,變成溪流、江河、海洋,在天地間舞蹈,擁有一個精神富裕而充實的人生。
編輯?王淑娟?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