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紅生
山城重慶,依山傍水,山中有城,城在山中,就連橋和路也在山腰和樓間穿過。磁器口古鎮(zhèn)同樣藏在山水間。金碧山、馬鞍山、鳳凰山,三山遙望,雙溪環(huán)抱,嘉陵江由北而來,無怪乎古鎮(zhèn)素有“小重慶”之美譽。
初見磁器口名字時,懷疑“磁”寫錯了,直至今日親眼見到高高的牌坊上鐫刻著“磁器口”金色大字,才確信無疑。古鎮(zhèn)始建于北宋,原名白巖鎮(zhèn),因建文帝朱允炆避難時曾隱居于鎮(zhèn)上的寶輪寺,故稱龍隱鎮(zhèn)。龍隱鎮(zhèn)改名為磁器口,源于瓷器。清朝初年,瓷器業(yè)鼎盛時制瓷作坊達70余家,遠銷各地,這里成了瓷器的轉(zhuǎn)運碼頭。后因“瓷”通“磁”,便叫做磁器口。
由牌坊而入,“一條石板路,千年磁器口”。入夏,漸漸走高的溫度擋不住游人的步履,不寬的街道人頭攢動,古建筑上掛滿了紅燈籠,搖曳多姿。店招多半是匾額,古色古香,一股厚重、粗獷的巴渝遺風撲面而來。兩旁店鋪擠擠挨挨,商品擺滿了鋪子,或古樸,或精巧,讓人目不暇接。圓形的誠信招牌上,一面寫著大大的“誠”字,一面寫著誠信宣言,吆喝聲不絕于耳,似乎惟有如此才顯示重慶人的真誠和熱情。曾經(jīng)“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萬盞明燈”的盛景,已化為如今的繁華。
風味小吃五花八門,最熟悉的莫過于毛血旺、重慶火鍋了。一家店面,掛滿了一排排尖辣椒,在驕陽的映照下愈加鮮紅。老板說,老火鍋底料就是用這些辣椒、大紅袍花椒、九葉青花椒,再加上白芷、白扣等幾十種天然香辛料熬制的。我試著嘗了一點,滿口麻辣鮮香之感,其間似乎體味到重慶人剛烈的性情和火辣的熱情。
“嚼著驚動十里人” ?!瓣惵榛ā?,清末年間即在巴渝大地流傳開去,現(xiàn)在更是聲名遠揚。所以,到磁器口的人,都得排長長的隊買上幾袋。這麻花有好幾種口味,而我偏愛原味。先嘗為快,香、酥、脆一齊涌來。
并不是所有的店鋪都這么熱鬧,像“老重慶畫坊”雖身處鬧市,卻較為清凈。走進畫坊,一幅幅巴山蜀水畫,或純美質(zhì)樸,或清新淡雅,畫家用充滿靈性的筆墨,在描繪磁器口的神韻、在寫意老重慶的風情,讓人不經(jīng)意間回到從前。
踏上一段石階,站在高處回望,屋面片片小青瓦上竟有玫紅色三角梅綻放,有的伸向窗戶,煞是鮮艷。門外的嘈雜聲,絲毫沒有影響屋內(nèi)一位妙齡女子的注意力。女子身穿青色漢服,盤著發(fā)髻,耳垂銀環(huán),仿佛從宋詞中走來,正全神貫注地制作一枚銀簪。用纖纖小手,萬般心細,像是為自己將來做新娘而準備。她不緊不慢,欲把所有心思與柔情融進此物。
古鎮(zhèn)的日子有時就這么精致。
進得寶善宮,偌大的四合院,濃蔭的大樹下放著幾張桌子和藤椅,一看便知是品茗之所。遠的不說,民國時期鎮(zhèn)上便有百十來家茶館,品茶聽書,儼然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這鬧中取靜的院落,游人三三兩兩在喝茶閑聊,獨享這份清靜。我隱約聽到隔壁有演出的聲響,幽默風趣的渝派川劇,三分唱,七分打,半臺鑼鼓半臺戲的熱鬧勁兒,還有令人眼花繚亂的變臉,恍若就在眼前,寧靜中也能感受到地道的“川味”。
一條巷內(nèi)的“翰林茶園”,一看名字即覺得有來頭。這里原是私塾,清末,孫家先后有三人高中舉人。在此讀書的另外兩人也中了進士,后任翰林院編修,因此,被當?shù)匕傩辗Q為“翰林院”,并有“一門三舉子,五里兩翰林”之說。院內(nèi)幽靜無比,青翠的藤蔓爬滿了白墻,幾朵小花點綴其間。有幾間屋子,學(xué)子們正在素描、畫像,濃郁的書香氣一直延續(xù)至今。
我喜歡向巷子深處走,因為那里有原汁原味的市井氣。依山就勢的屋子,雕花窗格,巴渝風情的吊腳樓,節(jié)節(jié)臺階將其連起;爬滿青苔的古樹遒勁滄桑,有的歪斜在路旁,有的直指藍天;老人聚在一起拉家常,小貓懶洋洋躺在一邊……無不充滿煙火的味道。陳舊的木門,半掩的窗子,生繡的鐵鎖,仿佛在講述著一個個久遠的故事,令人無限遐思。
古鎮(zhèn)宛如一塊巨大的磁鐵,吸引南來北往的人們?,F(xiàn)在看來,名字中的“磁”字真貼切。眼前的嘉陵江浩蕩奔流,日夜吟唱著“千年磁器口,萬載巴渝情。”
(編輯·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