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鳳
班級文化是以教師、學生、家長為核心形成的一股力量,有著強大的影響人、塑造人的作用,而班級文化建設首先是“人”的建設。我用以下“四把鑰匙”進行班級文化建設。
第一把鑰匙:見字如面,我把我說給你聽
新班級的班主任如果第一時間能被學生和家長接納并認可,便能事半功倍。
每次接手新班級時,我都會提前新建家長群,手寫介紹信,向群里的家長介紹自己,表達自己對孩子們的期待。同時,在開學前,我還會拜托家長提前把孩子的個人簡介附上照片發(fā)到我的郵箱,以便我了解每個孩子的特點,記住他們的模樣和名字。遇到需要特別關注的孩子,我還會為他們單獨做一本個人成長冊,便于追蹤他們的成長與變化。
就這樣,每次帶新班的第一天,我都能喊出學生的名字,他們驚訝的目光中有喜悅與信任。打開心靈,悅納對方,我的班級文化建設之旅就成功邁出了第一步。
第二把鑰匙:注重儀式感,贏得尊重和認同
《小王子》里說過,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在班級日常中,也有很多重要時刻,這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它經(jīng)常讓我們或感動、或奮進。
比如,每次開學第一天和放假前一天,我們班都會組織拍集體照,那是“家”理念的體現(xiàn);比如,無論何時何地聽到國歌聲,我們都要起立唱國歌,所以,信息課上,當視頻中出現(xiàn)國歌聲的時候,孩子們不約而同起立敬禮唱國歌。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儀式感讓學生學會愛,學會尊重,懂得敬畏。
第三把鑰匙:抓住教育契機,第一時間育人
除了借助班會、班級活動等渠道實施德育外,更多時候,我都努力在學校日常的工作中尋找教育契機。每當學校舉行國旗下講話、紀念日講話、開學典禮等活動時,我都始終秉承第一時間育人的理念,對學生進行教育與引導,讓信念深入人心,用理論指導實踐,將向善、向美的種子種在孩子們心中。
例如,學校開學典禮結束后,我第一時間組織學生討論開學典禮講話的關鍵詞:中國精神、“三?!本?、近期重大事件,幫助孩子們進一步解讀中國精神的內(nèi)涵,讓孩子們能夠更好地牢記并傳承中國精神。在討論中,家國情懷滋養(yǎng)著孩子們的心靈。
第四把鑰匙:樹立合作理念,根植團隊精神
學生的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度過,因此,以學生為主體,在學校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他們的團結合作精神,就成為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內(nèi)容。
在日常工作中,我注重組織多種形式的合作活動,讓班級形成共同發(fā)展的良好氛圍。例如,我們班級的文化墻全部交由中隊長和宣傳委員牽頭設計,各小隊合作完成。從“名人愛國故事”到“建黨百年專題”,每一個主題都是班級小隊合作的結晶。在多樣的合作中根植團隊精神,也是班級發(fā)展和建設的法寶。
班級文化的內(nèi)涵十分豐富,形式多種多樣。作為班主任,選擇有效的途徑打造班級文化,可以讓自己的班級形成獨特的班級文化,從而形成良好的班風班貌,達到潤物無聲的育人目的。
(作者單位:北京市第五中學分校附屬方家胡同小學)
責任編輯? 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