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玫
我從小性子比較安靜,捧著一本書便能度過一個下午,書中茂密的叢林、漫天的星斗讓我無限神往;栩栩如生的人物、催人淚下的故事,更是讓我熱血沸騰。但那時的我總覺得缺少點什么——
正因如此,在稍大時便迫不及待地跟隨父母尋訪我神往已久的書中仙境。
令人失望的是:那蓊郁的森林、入云的高樓,都不及我在閱讀時腦海中的畫面那樣令人驚嘆。難道是作者為博人眼球而故意騙我?我氣憤極了。街頭游走,百無聊賴之際,“如果讓我寫,我會怎樣描述呢?”我靈機一動,試著自己寫起來?!班?,這樣才對嘛!”看著我的“大作”,我心里樂開了花。
我信心滿滿地拿給老師看,卻一次又一次地被退回。
“為什么會這樣呢?我明明沒有騙人呀!”在改作文改到幾近崩潰的時候,余光又掃到書架上那本“騙子的書”。放下筆,再沉下心讀了一遍,那熟悉而優(yōu)美的感覺再次浮現(xiàn)——我似乎明白了什么。那天晚上,我認真對比自己所寫和書中文字的差別,細細揣摩作者的表達和抒情方式,又不斷回想自己在實地觀察時的體驗,于是就著小夜燈改了十遍。
“老師,這……這是我改的作文……”第二天一早,我頂著黑眼圈,怯生生地把作文遞給了老師。我偷瞄到老師臉上的神情變化,心里暗喜。讀完后,她狐疑地看了看我,又摸了摸快被我擦破的作文本:“學校下周會舉行征文比賽,我覺得你可以試試?!?/p>
“我改得……還行嗎?”
“很棒,這比你第一次交給我的作文進步非常多!”
“耶——”我高興地跳了起來。
這或許就是文學的魅力吧,藝術(shù)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這高于生活的部分,不但是更精準、優(yōu)美的詞匯表達,更離不開創(chuàng)作者智慧與汗水的澆灌。那天的經(jīng)歷,讓我對寫作越來越熱愛,也越發(fā)得心應(yīng)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