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七七
東山島,對于很多人可能還不大熟悉,它是福建省的第二大島,中國第六大島。這里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海水清澈、沙灘細軟、陽光明媚,有“福建的小夏威夷”之稱。就是這片海,曾讓1986版《西游記》的導演楊潔老師贊不絕口,《西游記》也因此與東山島結下了不解之緣。
楊潔導演曾說過,她第一眼看到東山島,就被這兒的狂風巨浪所吸引,海浪驚心動魄,呼嘯奔騰,白浪滔天,滾滾而來!孫悟空出生時及出生后出海尋仙,正是需要這樣呼嘯奔騰,白浪滔天的場景。
于是,孫悟空就從東山島的一塊巨大的石頭中“出生”了。這塊大石頭叫“風動石”,高437米,寬4.47米,長4.69米,重約200噸,它小頭朝下,倒立在岸邊,樣子頗為奇怪,不知是誰能把它放成那樣,又不知它怎么能夠就那樣立著不倒。當地的農民稱之為“飛來石”,即天外飛來的。我想或許是哪位“仙人”閑來無事,順手一扔,把它扔到這里來了。它就倒立在海邊的山崖邊,好像一碰就能掉下去!但它站立得很牢固,幾個人合力使勁推它,它都紋絲不動。眾人都嘖嘖稱奇。也就這樣,這塊神奇的大石頭成了孕育“美猴王”的“美猴石”。
更鮮為人知的是,在東山島取景時,西游記劇組還發(fā)生了另一個小故事:當時猴王出海學藝的畫面就在東山島宮前灣拍攝的,但當地沒有竹筏,只有竹船,劇組很頭痛。當地的居民劉江發(fā)當時跟著劇組拍攝,他靈機一動,從20公里外的鎮(zhèn)子里借了竹筏,然后雇拖拉機運到拍攝現場。但是竹筏運到現場后,又有了新的難題——孫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齡童不會劃竹筏,而且風浪很大有危險。
就在此時,忙著搬運竹筏的劉江發(fā)引起了楊潔導演的注意:他的身高和臉形都與六小齡童非常接近!問過劉江發(fā)會劃竹筏后,他就當場被確定為六小齡童出海學藝的替身演員。化好妝,劉江發(fā)變成“美猴王”跳上竹筏,一氣呵成完成了這組乘風破浪的鏡頭。
更加巧合的是,在《禍起觀音院》中,孫猴子炫耀寶貝袈裟,險些讓唐僧惹來殺身之禍,間接導致寺廟起火被燒。當時的實景拍攝大部分都在福州鼓山涌泉寺完成的。不過燒毀后的寺廟實景卻是在東山島的一座寺廟。
原來楊潔導演在東山島取景時意外聽到當地村民說,這兒有一個被燒毀的老廟。攝制組前往一看,這個寺廟的大小和被燒毀的程度,正符合《禍起觀音院》的要求。于是,劇組當即和對方約好來這里拍攝這段故事,請他們務必把“觀音院”照料好,不要被當地老百姓給拆了,也不要修繕,就保留它的現狀。就這樣,如約完成了《禍起觀音院》的拍攝。
歲月變遷,時光飛逝,現在楊潔導演和沙僧的扮演者閆懷禮老師早已駕鶴西游了,但《西游記》卻一直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尤其在那個影視還極為貧瘠的年代,一部《西游記》給幾代人留下了深刻記憶。
苦練七十二變、笑對八十一難,才有了這百看不厭的經典,美麗的東山島也越來越被眾人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