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雨
【摘要】目的:研究并評價采用腹腔鏡下超聲刀治療卵巢囊腫的效果及對患者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于本院接受相關手術治療的卵巢囊腫患者46例,對其進行隨機均勻分組,將其中接受傳統(tǒng)開腹手術治療的23例患者納入對照組,將接受腹腔鏡下超聲刀治療的23例患者納入研究組,比對兩種手術方式的治療效果差異及對患者黃體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等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結果: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研究組的LH、FSH水平高于對照組,E2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腹腔鏡下超聲刀治療卵巢囊腫對優(yōu)化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細胞因子水平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具備一定的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腹腔鏡;超聲刀;效果;卵巢囊腫;細胞因子水平
卵巢囊腫(Ovarian cysts)是一種婦科常見疾病,以月經紊亂、痛經、不孕、下腹脹痛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易發(fā)展為惡性腫瘤。當前,臨床上主要通過手術方式治療卵巢囊腫,傳統(tǒng)開腹手術對患者形成的創(chuàng)傷較大,會對卵巢功能造成一定傷害,影響治療效果,而腹腔鏡技術能夠避免開腹手術所存在的問題,有著創(chuàng)傷小、利于患者恢復等優(yōu)點。對此,本研究以46例卵巢囊腫患者為例,研究并評價采用腹腔鏡下超聲刀治療卵巢囊腫的效果及對患者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于本院接受相關手術治療的卵巢囊腫患者46例,對其進行隨機均勻分組,分別為對照組(23例)和研究組(23例)。對照組,年齡23歲~56歲,平均年齡(33.27±4.33)歲;囊腫位于右側11例,位于左側9例,雙側3例。研究組,年齡24歲~55歲,平均年齡(34.21±4.27)歲;囊腫位于右側12例,位于左側9例,雙側2例。兩組關于年齡、囊腫位置等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納入標準:①患者經檢查均符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8版)《婦產科學》中關于卵巢囊腫的診斷標準;②患者均知情且同意。
排除標準:①肝腎功能不全者;②存在手術禁忌證的患者;③存在溝通障礙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對照組為傳統(tǒng)開腹手術組,給予全麻,逐層開腹,讓卵巢充分暴露出來,切除囊腫。使用0.9%氯化鈉溶液沖洗卵巢,縫合傷口,電凝止血,逐步關腹。
1.2.2 研究組患者接受腹腔鏡下超聲刀手術治療,給予全麻,建立氣腹,控制氣腹壓力12mmHg~14mmHg,置入腹腔鏡及手術器械,探查盆腹腔及囊腫情況。使用無損傷鉗將囊腫提起,操作超聲刀分離囊壁與卵巢組織,分離時應注意止血。取出囊腫,檢查腹腔有無出血情況。使用0.9%氯化鈉溶液沖洗腹腔,放出氣體,消毒后撤離鏡頭,縫合傷口。
1.3 觀察指標
1.3.1治療效果評價:術后1個月,患者的各項癥狀及體征均得到顯著改善,囊腫腔直徑小于3cm或完全消失(顯效);患者的各項癥狀及體征有所好轉,囊腫腔直徑縮小≥50%,但未完全消失(有效);患者的各項情況均未達到上述標準(無效)。
1.3.2細胞因子水平:記錄患者治療后的黃體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等細胞因子水平。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進行2χ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χ±)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
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細胞因子水平
治療后,研究組的LH、FSH水平高于對照組,E2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卵巢囊腫常見于育齡期女性,手術是治療的主要方式,但傳統(tǒng)開腹手術在剝除囊腫時會留下較長的切口,因此對患者卵巢周圍組織的損傷較大,易引發(fā)卵巢早衰。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的廣泛應用,腹腔鏡下超聲刀治療卵巢囊腫的優(yōu)勢也逐漸凸顯,有著損傷范圍小、止血效果好、促進患者恢復的優(yōu)點,能夠更好地保護患者的卵巢功能。
綜上,腹腔鏡下超聲刀治療卵巢囊腫對優(yōu)化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細胞因子水平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具備一定的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