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怡雪,孟靜,楊澤森,陳懷平,安昌*,楊成梓,3
1.福建中醫(yī)藥大學 藥學院,福建 福州 350122;2.漳州市漳浦縣中醫(yī)院,福建 漳州 363200;3.福建省級中藥原料質(zhì)量監(jiān)測技術服務中心,福建 福州 350122
天南星科植物主要分布于熱帶、亞熱帶及溫帶地區(qū),我國有35屬206種(含引種栽培)。其中,98種為特有種,南北各省均產(chǎn),以西南、華南各省區(qū)植物資源較為豐富[1]。天南星科植物藥用廣泛,半夏、天南星、虎掌、石菖蒲、犁頭尖等均有悠久的藥用歷史。2020年4月,筆者在福建省漳浦縣進行中藥資源普查時,采集到1種天南星科附生攀援藤本植物標本,經(jīng)查閱數(shù)字標本(CVH)等及檢索相關文獻,確定該植物為石柑屬(Pothos)植物石柑子Pothoschinensis(Raf.) Merr.。參閱《中國植物志》[2]1、《Flora of China》[3]、《福建植物志》[4]及相關文獻資料,確認該種為福建省分布新記錄。石柑子在華南及西南地區(qū)廣為藥用,為經(jīng)典瑤族藥,近年來對其研究日益增加。此次發(fā)現(xiàn)對天南星科的種系遷移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豐富了福建省藥用植物資源。此外,本文對其傳統(tǒng)藥用情況進行綜述,旨在為其進一步開發(fā)提供基礎材料和理論依據(jù)。
石柑子屬(PothosLinnaeus,Species Plantarum. 2: 968.1753.)屬天南星科石柑族。本屬中國產(chǎn)有5種,主要分布于我國南部和西南各省區(qū)。福建省此前尚未有分布記錄。該屬植物多為附生、攀援灌木或亞灌木;枝披散,芽腋生或穿通葉鞘而為腋下生;葉為單身生復葉狀,葉柄葉狀、平展,上端呈耳狀;花序柄腋生或腋下生,勁直、反折或彎曲,基部苞片3~8枚,革質(zhì);佛焰苞卵形,肉穗花序具長梗,球形、卵形或倒卵形,稀圓柱形;花兩性,花被6枚,先端拱形向內(nèi)彎;雄蕊6,花絲短,先端驟狹為藥隔,花藥短,與花絲近等長,子房卵狀長圓形或扁圓形,3室,每室有胚珠1顆,株柄短;無花柱,柱頭無柄,臍狀突起;漿果橢圓狀、倒卵狀,紅色,有種子1~3;種子扁橢圓形(圖1)。
石柑子Pothoschinensis(Raf.) Merr.in Journ. Arn.Arb.19:210.1948;Hook.f.,F(xiàn)l.Brit.India 6:552(sub.P.cathcartii).1893;Gagnep.in H.Lecomte,F(xiàn)l.Indo-Chine,6:1086-1087 (sub.P.cathcartii,yunnanensis&balansae).1942;P.C.Boyce,Blumea 45:155.2000.為附生藤本,莖亞木質(zhì),近圓柱形,具分枝,分枝下部常具鱗葉1枚;鱗葉線形、銳尖,具多數(shù)平行縱脈;葉片紙質(zhì),披針狀卵形至披針狀長圓形,先端漸尖,常有芒狀尖頭;花序腋生,基部具苞片4~5枚;苞片卵形,上部漸大,縱脈多數(shù);佛焰苞卵狀,綠色,銳尖;肉穗花序短,近圓球形,淡黃色。
本種主要分布于我國臺灣、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的陰濕密林中,常匍匐于巖石上或附生于樹干上,越南、老撾、泰國亦有野生。漳浦縣位于福建南部,地處熱帶與亞熱帶氣候的過渡區(qū),與廣西植物區(qū)系、華南植物區(qū)系具相似地理氣候特征,為其發(fā)現(xiàn)提供了可能性。
憑證標本:漳州市漳浦縣石榴鎮(zhèn)(E117°27′40″,N24°12′50″,553 m);生境:攀附于林下巖石上;采集人:楊澤森、安昌等(標本編號:350623200401001LY);采集時間:2020年4月1日,調(diào)查期間處于花、果期。
石柑子為特色民族藥,在華南地區(qū)瑤族、壯族、侗族、傣族等多個少數(shù)民族中均作藥用,因而在各民族中別名較多,如石蒲藤、藤桔、葫蘆鉆、柚子楓、巴巖香、爬山虎、青葫蘆、上樹葫蘆等。其莖葉或全草藥用,具有祛風解暑、消食止咳、鎮(zhèn)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療風濕麻木、跌打損傷、骨折、咳嗽、氣癰、小兒疳積等[2]19。
石柑子首載于清末四川地方草藥著作《分類草藥性》,記名為石氣柑,別名為柑子菌芋,主要用于消食氣、治反飽、治風濕麻木[5]?!斗诸惒菟幮浴吩瓡沿?,后有學者將其中記載藥物重新考證輯校成書,供后世參閱。由此可知,石柑子早在清朝就已在四川民間藥用。在《四川中藥志》首次記其正名為石柑子,別名石氣柑,在四川地區(qū)常用于治療小兒疳積、食積脹滿及風濕骨痛等[6]。《廣西中藥志》記為巴巖香,別名青浦蘆茶、石葫蘆,廣用于治療風濕骨痛及耳瘡[7]?!顿F州藥用植物目錄》記為藤桔,別名為小毛銅錢菜,全株用于治風濕麻痹[8]。《廣西本草選編》記石柑子別名有爬崖香、爬山蜈蚣、石葫蘆,其主要作用為治療風濕痹痛、跌打損傷及骨折,與四川地區(qū)藥用稍有不同[9]。《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記石柑子為石蒲藤,別名有石山橘、石蜈蚣、石葫蘆、上樹葫蘆、上壁蜈蚣、爬山蜈蚣、爬崖香等,此外,記石柑子全草藥用,具祛風除濕、活血散瘀、消積止咳等功效[10]?!稄V西藥用植物名錄》記石柑子別名為爬石蜈蚣、石葫蘆茶、藤桔,全草用于治療癲狂、跌打損傷、肝硬化腹水、毒蛇咬傷及風濕骨痛等[11]。
注:A.生境;B.植株;C.葉;D.果實。圖1 石柑子照片及生境
綜上,對比石柑子原植株形態(tài)不難發(fā)現(xiàn),各地區(qū)的別稱用詞中依據(jù)其葉的形態(tài)命名為“蜈蚣”“葫蘆”者居多,再因其攀援的生理特性冠以“上樹”“上壁”“爬山”等形容詞。同時,各家典籍引用相近,或因成書年代相近,存有借鑒傳抄之嫌;地方志中有稱其為“桔”“香”,皆因氣味而命。后《新華本草綱要》記石柑子別稱有風癱藥、伸筋草、六撲風等,以其功效命名[12]。另“巴巖香”一名,“巴”或諧音“爬”,“香”亦為描述其氣味。
瑤族是中國南方的少數(shù)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廣西、云南、廣東、貴州、湖南等地[13]?,幾遽t(yī)藥是瑤族人民長期居住深山密林中與蟲、蟻、鳥、獸及惡劣環(huán)境相斗爭的實踐積累結(jié)晶。石柑子被瑤醫(yī)稱作“葫蘆鉆”,收為瑤藥“五虎九牛十八鉆七十二風”中“十八鉆”之一。其全草入藥做行氣止痛、散瘀消腫藥,用以治療風濕性關節(jié)炎、蛇蟲咬傷、肝硬化腹水、跌打損傷等,療效顯著[14]。此外,瑤族民眾將石柑子煎水外洗用于治療風濕性骨痛[15]或制成藥丸(柚子楓丸)內(nèi)服,結(jié)合藥灸、痛區(qū)刺血、藥酒外擦等醫(yī)療手段綜合治療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16]。
壯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云南、廣東、貴州、湖南等省也有零散分布。壯族是最先遷徙至嶺南一帶的民族之一,在適應當?shù)丨h(huán)境的長期實踐中總結(jié)出特色的醫(yī)藥文化,即現(xiàn)壯族醫(yī)藥學[17]。壯族醫(yī)藥稱石柑子為石蒲藤、巴巖香、青浦蘆茶[18],使用石柑子全草治療肝硬化腹水[19]。
石柑子在侗族亦有藥用,侗族分布于廣西、貴州、湖南毗陵地區(qū),這些地區(qū)氣候溫和、物種豐富,為侗族先民提供了充足的藥源。侗族醫(yī)者行醫(yī)又采藥,所有藥物自采、自制、自用,最終形成侗族自成一派的醫(yī)學理論[20]。侗族醫(yī)者稱石柑子為葫蘆石或石葫蘆、巴巖香、石蒲藤[21],多以石柑子單味藥全草配豬肝煮食,用于治療小兒疳積病[22]。
傣族人民主要生活于云南省西南部,該地區(qū)屬于亞熱帶氣候,氣溫較高、雨量充沛、物產(chǎn)豐富。傣族醫(yī)藥文化是傣族人民同疾病斗爭的實踐經(jīng)驗總結(jié)而成,臨床實踐豐富,是其自身文化、古印度醫(yī)學思想及漢醫(yī)文化相結(jié)合的產(chǎn)物,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實用性[23]。傣語中石柑子稱為“歪擰”,傣族民眾用石柑子全草治療風濕寒痹、跌打損傷、骨折、咳嗽咽腫、胸腹脹痛、紅白下痢、血尿、白尿等多種疑難雜癥[24-25],另有單用石柑子的根煎水服用治療婦人產(chǎn)后血流不止[26]。
佤族以石柑子、通血香、虎杖、龍爪樹葉、巖筍、金不換等藥材組成驗方,將這些藥材制成粉末后用砂鍋灑抄后包于患處,主治骨質(zhì)增生[27]。
綜上,石柑子在四川、貴州、廣西、廣東民間廣為藥用,尤以地方少數(shù)民族多使用,各地用藥方向大致相同,將石柑子用于治療風濕痹痛、活血散瘀、小兒疳積等,可見石柑子藥用傳承較為統(tǒng)一。
石柑子為天南星科石柑子屬植物,典籍收載歷史較短,首見于清代《分類草藥性》石氣柑條文。在華南及西南地區(qū)常為瑤族、壯族、傣族等少數(shù)民族所用,治療風濕痹痛、跌打損傷、骨折、食積等多種疑難雜癥。地方別名眾多,主要以其形態(tài)、生理特性及藥用功效命名為石蒲藤、藤桔、葫蘆鉆、柚子楓、巴巖香、爬山虎、青葫蘆、上樹葫蘆、風癱藥、伸筋草等。其藥用歷史悠久,被收為瑤族醫(yī)藥老班藥“十八鉆”之一,是專治“腫癥”的“打藥”。民族藥中單方及驗方的傳承與應用是歷代先民親身實踐的經(jīng)驗結(jié)晶,多數(shù)藥物療效確切且不良反應較小,極具開發(fā)潛力。隨著近年來對華南地區(qū)特色民族藥的發(fā)掘整理,尋找民族藥中有效成分、新的活性成分及藥物靶點已成為現(xiàn)今中藥發(fā)展研究的熱點之一,其研究亦備受關注。已有學者對其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進行初步研究,結(jié)果表明,石柑子中可能含有苷、生物堿、黃酮、蒽醌、香豆素、萜類內(nèi)酯、甾體、三萜、糖、氨基酸、蛋白質(zhì)、揮發(fā)油和油脂等化合物[28],具有抗腫瘤、抗氧化、降血糖等多種作用[29-33]。此次發(fā)現(xiàn)豐富了福建天南星科植物的藥用資源,為福建省藥用植物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新資源。繼續(xù)加強藥用植物石柑子活性成分的分離與作用靶點的篩選、探究其藥理活性及深層次作用機制是今后研究的重點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