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臣,徐其功,李 娜
(廣東省建科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廣州510010)
關鍵字:結構拉縫;構造墻;裝配式建筑;鋁模
新型建筑圍護墻體的應用對提高建筑質量和品質、建筑模式的改變等都具有重要意義,非砌筑是新型建筑圍護墻體的共同特征之一。《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廣東省標準DBJ∕T 15-163—2019》第4.3.1條提出“當建筑圍護墻體均為預制墻體和采用高精度模板澆筑的混凝土墻時,表4.1.2 中Q2a得5 分”,即非承重圍護墻非砌筑項得5分。高層剪力墻結構住宅項目中一般采用全現(xiàn)澆外墻來滿足外圍護墻非砌筑,同時采用鋁模施工來達到高精度模板的要求[1-2]。
全現(xiàn)澆外墻均按受力外墻設計時,剪力墻在商業(yè)裙樓處的轉換比例將大大提高,帶來抗震等級提高和結構超限等問題。同時在裝配式建筑中,無側向支撐的樓梯間全現(xiàn)澆外墻在預制樓梯處還會存在穩(wěn)定問題。采用結構拉縫技術設置構造墻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技術[3]。本文以佛山某工程為依據,研究結構拉縫的有關技術。
結構拉縫一般采用左、右、下三邊拉縫或左(右)下兩邊拉縫與主體剪力墻隔開[4-5]。結構拉縫型材可采用PVC-U 型材[6],構造如圖1~圖2 所示,拉縫的設計和施工應滿足下列要求:
圖1 結構拉縫立面示意圖Fig.1 Structure Seam Elevation
圖2 結構拉縫構造示意圖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Structural Drawing Joints (mm)
⑴結構拉縫材料施工階段室外側采用雙面膠封堵凹槽,外墻裝飾面層施工前清理后做打膠處理(采用改性硅酮膠)。
⑵結構拉縫構造墻體和承重剪力墻體混凝土澆筑時應交替分段進行,避免豎向拉縫材料移位。
⑶ 拉縫材料安裝必須橫平豎直,必須經過相關單位驗收后方可澆筑混凝土,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對拉縫質量進行復查。
⑷ 在安裝豎向結構拉縫時,注意定位筋的長度不要超過墻體鋼筋厚度,兩端滿足保護層厚度。
⑸ 在安裝豎向結構拉縫時,拉縫板上口用膠帶封口防止混凝土進入板內。
⑹ 混凝土澆筑至梁面以上30 mm 后,在初凝前將水平拉縫材料壓入混凝土內,且同時做好構造鋼筋插筋。拉縫板與混凝土黏結密實,未密實區(qū)域使用抹平工具推送混凝土填充實;禁止橫向拉縫板在混凝土凝固后安裝。
拉縫構造墻充分利用了鋁模施工優(yōu)勢,實現(xiàn)外墻一次澆筑成型,并減少交叉工序(如砌筑、抹灰、貼磚等濕作業(yè)),節(jié)約工期,提高效率[7-8]。但設置拉縫板施工復雜,安裝質量較難控制,拉縫處存在漏水隱患,且大量項目反饋現(xiàn)場均未按設計要求設置拉縫,并存在較多裂縫質量問題,構造外墻引起結構的安全性問題不容忽視[9]。
佛山某裝配式高層住宅項目,抗震設防烈度7(0.1g)度,場地類別Ⅲ類,特征周期Tg=0.45 s,抗震等級二級,基本風壓0.6 kN∕m2,地面粗糙度C類,建筑體形系數(shù)1.4,該住宅層高2.9 m,建筑總高度100 m,1、2層商業(yè)裙樓采用現(xiàn)澆樓梯,3~33 層及屋面層采用預制梁式剪刀梯。
鋁模全現(xiàn)澆受力外墻在商業(yè)裙樓有大空間使用要求的區(qū)域,需要對部分剪力墻進行轉換。整體結構中框支剪力墻面積占總剪力墻面積如超過10%將劃歸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底部加強區(qū)抗震等級將提高或結構超限,增加工程造價。
本項目1、2層為商業(yè)裙樓,有大空間使用要求,需要對部分剪力墻進行轉換。設計過程中分別按以下2種方案進行結構整體性能指標和經濟性對比[10]。
⑴方案1:全現(xiàn)澆受力外墻。塔樓按全現(xiàn)澆外墻按受力墻設計,整體結構中框支剪力墻面積占總剪力墻面積超過10%,屬于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底部加強區(qū)抗震等級將提高至一級,如圖3?所示。
⑵方案2:結構拉縫設置構造墻。將結構中框支剪力墻面積占總剪力墻面積的比例控制在10%以內,僅框支梁、框支柱抗震等級將提高至一級,如圖3?所示。
圖3 結構設計方案Fig.3 Structural Design Plan
2 種方案的剪力墻轉換率如表1 所示,指標對比如表2所示。
表1 剪力墻轉換率計算Tab.1 The Ratio of Transformation Shear Wall
表2 指標對比Tab.2 Index Comparison
與方案1 相比,方案2 部分全現(xiàn)澆受力外墻改為構造墻后,盈建科計算結構整體指標對比如下:①第一自振周期略有加大,變化幅度約為4%;②地震作用下基底剪力減小約為5%;③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層間位移角變化約為10%,遠小于《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 3-2010》[11]限值1∕1 000 的要求;可見,結構拉縫設置構造墻方案,總體計算中的各項性能指標均滿足文獻[11]的要求。
工程量對比中僅計算對比2 個方案的不同之處。標準層中,采用全現(xiàn)澆受力外墻方案與構造墻方案的混凝土用量相同,僅1、2層中的轉換梁、轉換柱及轉換層樓板的混凝土用量有所不同。方案1與方案2僅商業(yè)二層頂板轉換層板配筋不同,其余層板配筋相同。工程量對比如表3~表5所示。
表3 混凝土用量對比Tab.3 Consumption of Concrete (m3)
表4 鋼筋用量對比Tab.4 Consumption of Reinforcement (kg)
表5 拉縫板材料Tab.5 Consumption of Reinforcement (m)
取混凝土單價530 元∕m3,鋼筋4 000 元∕t,水平拉縫14.6 元∕m,豎向拉縫23.4 元∕m,方案2 結構拉縫設置構造墻單棟樓節(jié)省造價:69.27×530-1.448×4 000-269.7×14.6-365.8×23.4=18 421元。
方案2 中部分剪力墻設計成構造墻后,剪力墻加構造墻的配筋有所減少,但在地震和風工況下,梁的配筋有所增大,綜合考慮,梁、柱、剪力墻、構造墻,配筋并無節(jié)省??紤]設置拉縫板施工不便帶來的工期延長問題,結構拉縫設置構造墻與全現(xiàn)澆受力外墻相比,綜合造價并無優(yōu)勢。
在現(xiàn)澆剪刀梯中,剪刀梯可作為樓梯間外墻側向支撐,但是在裝配式住宅建筑中,預制剪刀梯與外墻脫開,并留有10 mm的施工誤差縫,此時90 m 高的樓梯間無側向支撐外墻存在穩(wěn)定問題,如圖4所示。
圖4 無側向支撐外墻平面及立面示意圖Fig.4 No Lateral Bracing Exterior Wall Plan and Elevation
采用結構拉縫技術將該墻段設置為構造墻(見圖5、圖6),重新計算。
圖5 取消局部剪力墻示意圖Fig.5 Cancellation of the Partial Sheer Wall
圖6 無側向支撐外墻結構拉縫立面Fig.6 Structure Seam of No Lateral Bracing Exterior Wall Elevation
通過計算對比分析,采用結構拉縫構造墻,結構的各項性能指標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
結構拉縫設置構造墻解決了無側向支撐的樓梯間全現(xiàn)澆受力外墻在預制樓梯處穩(wěn)定問題。對于其他部位的鋁模全現(xiàn)澆外墻因樓板開洞導致剪力墻平面外無側向支撐而存在穩(wěn)定問題的墻段,同樣可采用拉縫設置構造墻方案解決墻體穩(wěn)定問題。構造墻設計時需要滿足自身的抗風抗震計算。
⑴ 結構拉縫設置構造墻與全現(xiàn)澆受力外墻相比,綜合造價并無優(yōu)勢。
⑵ 對于帶商業(yè)裙樓的建筑,結構拉縫設置構造墻減少了剪力墻的轉換比例,可避免剪力墻轉換比例超限帶來的抗震等級提高和結構超限的問題。
⑶ 若設計按拉縫而現(xiàn)場不實施,相應的墻肢及連梁內力增加非常顯著,嚴重影響結構安全。設計時建議采用包絡設計,即取結構拉縫設置構造墻和全澆受力外墻2種結構方案的配筋大者。
⑷結構拉縫設置構造墻可解決鋁模全現(xiàn)澆外墻中平面外無側向支撐剪力墻的穩(wěn)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