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豫明
(廣東廣筑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廣東 東莞 523000)
建筑外立面由于長時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作用,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破損的現(xiàn)象,因此針對其進行改造設計是具有實際意義的。在傳統(tǒng)設計過程中,未考慮到色彩搭配與空間重構,導致設計的美觀度低,基于此,對其展開優(yōu)化設計。
色彩搭配顧名思義就是通過運用不同色彩的基本原理,搭配出更具視覺效果的色彩[1]。以往的色彩搭配主要運用在服裝設計中,但隨著近年來對建筑設計美觀度的要求不斷提高,色彩搭配也越來越多地運用到建筑設計中。早在20世紀,就有建筑師明確、體系化地將色彩搭配運用在建筑設計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設計效果。
空間重構是指通過改變一個原有立體圖形的點、線、面,進而改變整體的空間構造??臻g重構在相關數(shù)學問題中涉及的較多,在建筑方面的應用主要是針對于老舊建筑的改建,通過空間重構的方式,提高其設計的合理性。
綜上可知,色彩搭配與空間重構均能夠應用于建筑外立面的改造設計中,是現(xiàn)代化建筑外立面改造設計時應該充分考慮的因素。本文在考慮色彩搭配與空間重構的前提下,改造設計建筑外立面,致力于從根本上提高建筑外立面的視覺美觀度以及空間設計合理度。
本文考慮色彩搭配與空間重構,在城市建筑外立面改造色彩選擇時應充分考慮城市氣候特點,避免城市色彩單一的問題,統(tǒng)一選取暖色調顏色,既增加了城市的色彩,又不至于色彩雜亂。改造設計的建筑外立面具體流程,如圖1所示。
結合圖1所示,下文將針對圖中所示3步主要流程加以詳細研究。
圖1 考慮色彩搭配與空間重構建筑外立面改造設計流程
在建筑外立面改造設計過程中,本文在考慮色彩搭配的前提下,將建筑外立面改造設計視為賦予建筑外立面功能性的過程。由于不同建筑的性質不同,包括小區(qū)住宅建筑、商業(yè)建筑以及醫(yī)療建筑、寫字樓等,在考慮色彩搭配改造設計其外立面時,可以通過運用不同的色彩,發(fā)揮其功能。例如:
(1)對于小區(qū)住宅建筑的外立面,在色彩選擇方面可以使用綠色,既能夠與小區(qū)中的綠植起到襯托作用,還能夠形成環(huán)保的視覺效果。部分城市歷史悠久,有傳統(tǒng)特色建筑,都保留了歷史的文化積淀,在外立面設計中,應保留建筑中傳統(tǒng)的部分,并使臨近建筑的色彩與傳統(tǒng)建筑色彩搭配協(xié)調,在突出傳統(tǒng)建筑特點的同時,又不使其顯得突兀,使整個街區(qū)建筑既能做到和諧統(tǒng)一,又能保有各自的特點。
(2) 對于商業(yè)建筑的外立面,則可以使用較為鮮艷的色彩,起到醒目的作用,并可以適當融入商業(yè)元素,發(fā)揮其外立面的宣傳功能[2]。對于街區(qū)較長,橫跨了商業(yè)區(qū)、行政區(qū)等多個區(qū)域的特殊情況,應注意建筑與街區(qū)的功能性,在外立面改造設計中,通過色彩的選擇區(qū)分不同的功能區(qū)域,空間構造的差異也能夠成分彰顯區(qū)域的職能。(3)對于醫(yī)療建筑的外立面,在色彩選擇方面一般使用白色、藍色等,充分體現(xiàn)出醫(yī)院的職能。
(4)對于寫字樓的外立面,在色彩選擇方面可以采用灰色系的色彩等,給人以輕快明亮的視覺感受。
通過上述內容,為建筑外立面賦予功能性,實現(xiàn)考慮色彩搭配改造設計建筑外立面的第一步。
在考慮色彩搭配設計建筑外立面功能性的基礎上,還需要進一步重構建筑外立面空間。結合建筑內部空間形態(tài)的變化需求,根據(jù)建筑的具體用途,調整建筑外立面尺度。通過重新組合的方式,調整窗戶的位置,改造為外部形態(tài)開口方式,進而通過尺度的變化,使建筑外立面更具設計性以及新鮮感[3]。在重構建筑外立面空間的過程中,必須保證改造后的窗戶的尺寸、材料統(tǒng)一,進而保證在重構建筑外立面空間的同時,不影響建筑外立面的美觀性。另外,建筑外立面色彩的搭配與空間構造也是一個時代的代表,以溫和的色彩和新穎的空間構造顯示出當下的時代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除上述研究外,在改造設計建筑外立面的過程中,還必須充分結合建筑外立面改造設計的極致尺寸。在明確建筑外立面形態(tài)后,權衡建筑外立面構件需求,將上述的色彩搭配設計與空間結構設計相融合,從而實現(xiàn)考慮色彩搭配與空間重構的建筑外立面改造設計。
建筑外立面改造中,應遵循和諧、自然、保留歷史文化的原則。首先,對于建筑外立面的色彩,應避免選擇過于明亮的顏色,若建筑顏色亮度較高則會給人較為強烈的視覺沖擊。外立面顏色最好以貼近自然的顏色為宜,更加原生態(tài),給人以舒適的視覺感受,且更容易被人接受。單色型建筑中,可以通過相同顏色的明暗、深淺變化來突出建筑的空間布局,以及想要突出的重點。其次,部分建筑具有歷史性、地域性,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可以將其看作為文化傳承的媒介,因此對于這部分建筑應秉持保留歷史文化的原則,盡量使其呈現(xiàn)出原有面貌,在對其外立面進行裝飾時,應在提升建筑特點的同時,保持其標志性。最后,建筑外立面改造中,還需注意建筑功能性,如上述的醫(yī)院、寫字樓等建筑,應注意色彩搭配與空間結構設計的整體效果。
為突出說明上述分析的實用性,下面以三個建筑外立面改造前后對比圖進行說明。
案例一為某民用建筑外立面改造,如圖2所示。改造前建筑整體顏色較為暗淡,且略顯老舊,與不遠處的高檔高層住宅相比較為遜色。經(jīng)過改造,建筑外立面整體更加飽滿,色彩更加鮮艷,與周圍建筑更能融合在一起,更加協(xié)調。
圖2 案例一對比圖
案例二為某建筑與鄰近建筑夾層側外立面改造,如圖3所示。改造前建筑外立面呈現(xiàn)“墻多窗少”的狀態(tài),導致室內采光效果不好,且建筑整體老舊,與室外關聯(lián)性較少。改造后,以玻璃作墻,增強了室內與外界的聯(lián)系,且采光效果更好,整體更加時尚大氣,具有較強的功能性。
圖3 案例二對比圖
案例三為某綜合建筑外立面改造,如圖4所示。改造前,建筑外立面顏色較暗,給人以壓抑之感,且整體結構中規(guī)中矩,沒有新意。改造后建筑外立面用色大膽,又給人以舒適之感,且對裙房外立面的改造更加新穎,具有時代美感。
圖4 案例三對比圖
為提高建筑外立面的視覺效果,需要對現(xiàn)有建筑外立面進行改造設計。改造時要綜合考慮色彩搭配與空間結構兩個方面,結合建筑功能性和結構特點,選取不同的外立面顏色,明確建筑外立面改造中的基本原則,以求達到更好的改造效果,既符合建筑功能,又有具有時代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