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曉雁
對于癌癥早期患者來說,由于癌細胞尚未轉移,有機會借助于手術刀將其“一鍋端”,從而贏得更多的生存機會。為此,筆者就幾種常見癌癥的早期篩查方法進行介紹,供讀者在做健康檢查時參考。
無論男女,癌癥排行榜上的首位都非肺癌莫屬。肺癌的發(fā)病率與死亡率均排名第一。究其癥結,吸煙、被動吸煙、廚房油煙等難脫罪責。
緝拿“利器”:
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通過重建形成一個三維的立體清晰影像,可發(fā)現(xiàn)毫米級別的早期癌——癌性肺結節(jié)。以低劑量螺旋CT可以篩查出絕大部分肺癌。建議40歲以上的普通人群每2年做一次肺部螺旋CT篩查。年齡50歲以上,有吸煙史或肺癌家族史的高風險人群,可每年做1次肺部螺旋CT篩查。溫馨提示:
請勿用胸部X光片來篩查肺癌,也不主張采用胸部增強CT。胃癌在癌癥排行榜上排位第四,有“重男輕女”傾向——每3個胃癌患者中有2位男性。幽門螺桿菌感染,高鹽、加工肉類、煙熏與燒烤食物等都有可能導致胃癌。
緝拿“利器”:
胃鏡和胃組織病理活檢。它們被譽為篩查早期胃癌或癌前病變的“金標準”,最大優(yōu)勢是醫(yī)生可較為準確地分辨是否發(fā)生胃黏膜改變、息肉或其他新生物。建議高風險人群,如45歲以上伴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患有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縮性胃炎者,胃潰瘍、胃息肉患者,有胃癌家族史者,有吸煙、嗜酒、喜食高鹽或腌制食品者等,每年做1次胃鏡檢查,其他人群可每2~3年做1次胃鏡檢查。溫馨提示:
常規(guī)體檢中的幽門螺桿菌檢測,只是對高風險人群進行初篩的一種方式,不能確診胃癌。腸癌包括結腸癌、直腸癌等,在癌癥排行榜上排名第三。嗜吃紅肉與高溫油炸食物、大量飲酒、排便不暢等問題有可能導致腸癌。此外,腸息肉患者發(fā)生腸癌的概率比一般人高出5倍,炎癥性腸病如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患癌可能性,較一般人高出5~10倍,有腸癌家族史者患腸癌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3倍。
緝拿“利器”:
肛門直腸指檢加結腸鏡。無論您是老中青哪一代人,一旦出現(xiàn)大便習慣改變,如便意增多,次數(shù)變勤,可每次排便量又不多,或者根本沒有糞便,只排出一些黏液或血液,且有排便不盡等感覺;大便條形變細,或形狀改變,呈扁形,或上面有劃過的溝槽;大便帶血、腹部隱痛、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xiàn)不明原因的貧血、消瘦、乏力、低熱等癥狀,就要懷疑是否是腸癌作祟,應及時到醫(yī)院做肛門直腸指檢,或進行結腸鏡檢查。無上述變化者,45歲到50歲間應做1次腸鏡,50歲以上每2~3年做1次腸鏡。溫馨提示:
如果您大便帶血切忌隨意將其認作痔瘡,需要經醫(yī)生進行肛門直腸指檢或腸鏡檢查排除了腸癌,方可確認為痔瘡出血。肝癌在癌癥排行榜上居第六位。肝癌的患病與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丙型肝炎)、攝入黃曲霉毒素、酗酒、吸煙等因素關系密切。
緝拿“利器”:
腹部B超加甲胎蛋白。腹部B超最為常用,能較早發(fā)現(xiàn)肝部問題,若與腫瘤標志物甲胎蛋白檢測結合起來,對肝癌高風險人群進行定期篩查,可幫助早診斷、早治療。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則需要進一步做CT(增強)或磁共振檢查,多可確診。建議40歲以上有高風險因素的人群,如乙肝或丙肝患者,食用黃曲霉毒素污染的谷、豆類者,長期酗酒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者等,每半年做1次篩查,普通人群可將其列入每年1次的健康體檢中。溫馨提示:
腹部B超發(fā)現(xiàn)肝內腫塊影,需要與肝囊腫、肝血管瘤及肝膿腫等區(qū)分開來。胰腺癌居于癌癥排行榜第十三位,由于部位特殊,隱藏深,難以進行早期篩查,治療難度大,死亡率高,被稱為“癌中之王”。
緝拿“利器”:
腫瘤標志物檢測加影像檢查。腫瘤標志物為癌抗原19-9(CA19-9),它是一種與胰腺癌、膽囊癌、結腸癌和胃癌等相關的腫瘤標志物,又稱胃腸道相關抗原。癌抗原19-9對胰腺癌有較高的靈敏度和較好的特異性。腹部彩超可以發(fā)現(xiàn)直徑2厘米以上的腫瘤,腹部薄層增強CT、磁共振可發(fā)現(xiàn)1厘米以上的腫瘤,且可以幫助醫(yī)生確定有無淋巴結或肝轉移,以及腫瘤與血管的關系,以便制定手術治療方案。溫馨提示:
高風險人群如患有糖尿病、慢性胰腺炎、膽石癥者,早期可做腹部超聲檢查(B超),加抽血化驗腫瘤標記物CA19-9,每年1次。若發(fā)現(xiàn)腫瘤標記物升高或B超檢查異常,需要進一步做磁共振或CT、超聲內鏡檢查。乳腺癌的發(fā)病率已躍居女性惡性腫瘤首位,以乳腺腫塊、乳頭溢液、乳頭皮膚出現(xiàn)“酒窩征”等為信號,自查如用手觸摸或用眼觀察乳房,有助于早期發(fā)現(xiàn)。
緝拿“利器”:
B超加鉬靶。超聲對腫塊較為敏感,與鉬靶檢測相結合,可有效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診斷率。建議女性40歲以后每1~2年進行一次超聲檢查。有乳腺不典型增生、既往其他癌變以及乳腺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者,30歲起即可進入篩查程序。鉬靶可在40歲以后納入每年一次的體檢項目,必要時加做磁共振。溫馨提示:
不推薦CT和紅外線檢測。宮頸癌是目前唯一一個病因明確的婦科惡性腫瘤,它與乳頭瘤病毒(HPV)持續(xù)感染相關,以陰道出血,包括接觸性出血(如做婦科檢查或過夫妻生活時出血)與絕經后出血為主要癥狀。
緝拿“利器”:
液基薄層細胞檢測(TCT)。該檢測對宮頸癌細胞的檢出率可達到90%以上,同時還能發(fā)現(xiàn)癌前病變、微生物感染。溫馨提示:
HPV篩查只是對病因的檢查,不能作為宮頸癌的確診方法。前列腺癌屬于男性的“專利”,居男性惡性腫瘤第六位。男性55歲后發(fā)病率升高,70~80歲進入發(fā)病高峰期。該病的主要癥狀為尿線細、射程短、尿流緩慢、尿流中斷、尿后滴瀝、排尿不盡、排尿費力等,易與前列腺增生混淆。
緝拿“利器”:
直腸指檢、直腸超聲檢查與前列腺特異性抗原(血清PSA)檢測。盆腔CT檢查對早期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低于磁共振。建議50歲以上男性至少每年做1次血清PSA檢測。有前列腺癌家族史、慢性炎癥史的男性應從45歲開始,每3~6個月做一次血清PSA篩查。溫馨提示:
不可依賴腹部彩超。腹部彩超難以查出早期前列腺癌,甚至連確診價值也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