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曉冬 楊玥 陳瀾
摘要:目的:骨科創(chuàng)傷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及疼痛干預的效果觀察。方法:選取2018年8月~2019年10月收治的骨科創(chuàng)傷患者9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和觀察組(心理護理+疼痛干預),比較兩組干預后的SAS、SDS、VAS評分。結果:干預后,觀察組SAS、SDS、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骨科創(chuàng)傷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及疼痛干預可有效緩解疼痛,改善患者不良情緒,值得借鑒。
關鍵詞:創(chuàng)傷骨科;心理護理;疼痛干預;應用效果
骨科創(chuàng)傷是受外力導致的骨折、關節(jié)錯位、軟軟骨組織損傷等,在臨床中很常見,大多是由交通事故、意外事件引發(fā),多見于青壯年,患者會出現(xiàn)關節(jié)疼痛、腫脹、畸形等,事發(fā)比較突然,病情較急,常用手術進行治療,患者會因疼痛產生不良情緒,影響治療效果,不利于術后恢復,給予相應的干預措施很重要[1]。本研究主要對骨科創(chuàng)傷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及疼痛干預,取得滿意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8月~2019年10月收治的骨科創(chuàng)傷患者9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n=45)和觀察組(n=45)。對照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24~56歲、平均(43.50±6.20)歲;觀察組男27例、女18例,年齡25~56歲、平均(43.20±6.40)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入院后,遵醫(yī)囑結合患者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在飲食、用藥、生活等方面進行指導,告知患者護理流程并講解應注意的事項。
觀察組給予心理護理及疼痛干預:(1)心理護理:了解患者受傷原因,引導患者訴說自身想法同時評估心理狀況,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問題并給予尊重及理解,結合患者文化程度、家庭背景普及骨科創(chuàng)傷的相關知識,提高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對患者提出的要求,在不影響治療的前提下盡量滿足,消除各種不良情緒,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2)疼痛干預:醫(yī)護人員要耐心傾聽患者對疼痛的描述,保護好患肢,可以使用局部冷敷或抬高患肢的方法緩解疼痛,也可轉移患者注意力,減輕疼痛,必要時可遵醫(yī)囑使用相應的止痛藥,對患者進行檢查時動作要輕柔,盡可能一步到位,根據(jù)患者創(chuàng)傷的不同位置進行體位指導,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及時將相關信息反饋給醫(yī)生。
1.3 評價指標
(1)采用SAS、SDS量表評估患者心理狀況,各20項,分4級評分,臨界分值50分,分數(shù)越低表示患者癥狀越輕。(2)采用VAS評分疼痛評估法評估患者疼痛程度,分值0~10分,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強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干預后,觀察組SAS、SDS、VAS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骨科創(chuàng)傷患者會出現(xiàn)劇烈疼痛,產生易怒、暴躁、焦慮等不良情緒,對生活及日?;顒佣紩斐奢^大影響。為保證患者治療效果,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尤為關鍵,如通過心理護理與患者溝通、交流,了解患者內心想法,普及疾病相關知識,盡可能滿足患者一切需求,消除患者不良情緒的同時加強護理依從性。另外,當患者產生疼痛時,醫(yī)護人員根據(jù)疼痛強度給予針對性的疼痛干預,減輕疼痛帶來的不適,促進患者較快恢復。本研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SAS、SDS、VAS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對骨科創(chuàng)傷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及疼痛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況,減輕疼痛,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李愛華,謝鐵松.護理干預對減輕創(chuàng)傷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9,11(6):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