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 要: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老師講的大部分東西理論知識比較多,學生很少有機會參與課堂,學生感覺到道德與法治課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一旦學生對這門課失去了學習興趣,他們就沒有了學習的動力,因此為了提高道德與法治課的課堂效率,首先要提高學生對這門課的興趣。
◆關鍵詞:教學;興趣;措施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強調(diào)老師的權威,注重老師的講,而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節(jié)課中,老師講的大部分東西理論知識比較多,與現(xiàn)實生活有點脫節(jié),而且在整節(jié)課中,學生很少有機會參與課堂,很少有機會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因此讓學生感覺到道德與法治課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時間長了,他們就沒有參與的熱情了,更沒有學習這門課的興趣了,一旦學生對這門課失去了學習興趣,他們就沒有了學習的動力,在課堂上就不會用心去觀察,也不會用心去思考,更不會去積極參與課堂,最終很難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為了提高道德與法治課的課堂效率,首先要提高學生對這門課的興趣。而要提高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的興趣,我認為老師應該從課堂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語言等方面下功夫。
一、新課導入生活化,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課堂導入材料的選取一方面可以突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另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導入材料如果離學生的生活過于遙遠,學生對此缺乏生活體驗,那么學生對這節(jié)課就會缺乏情感體驗。相反,如果導入的材料與學生的生活比較貼近,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的感悟就會更深一些,當老師讓他們談體會時他們才會有話可談,才會有真正的興趣,才會關注我們的課堂,才會達到好的學習效果。因此作為老師在導入新課時,我們首先應該盡量選取一些與學生的生活有聯(lián)系的事例,這樣做首先可以拉近學生的生活與書本知識的距離,更便于學生理解書本知識,其次,對于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他總是會有話要說,總是會對他感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興趣,例如我在講七年級上冊第七課《親情之愛》的第一節(jié)課時,我讓學生們提前提供了他們與父母的一些溫馨合影,并在課上展示這些圖片,然后讓這些孩子說說他們家的故事,這個導入首先是學生的親生活體驗,所以說他們在講述家的故事的時候,他們也是有話可說,孩子們的積極性也很高。所以這節(jié)課學生的參與度也比較高,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引質(zhì)疑,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
一節(jié)課除了關注課堂導入外,更重要的是如何激發(fā)學生探索的興趣,因為當學生有了對知識的探索愿望時,整節(jié)課才能讓他們真正動起來,才能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那么如何激發(fā)他們的探索愿望呢?我認為情境問題的設置尤為關鍵,因為一個好的問題,猶如一味好的“藥引子”,決定著整付藥的效果。那么如何設置問題呢?首先不能過于簡單,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因為初中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儲備,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如果問題設置過于簡單,缺乏思考性,首先對他們來說沒有挑戰(zhàn)性,也就沒有了回答問題的興趣,更不要說讓他們參與整節(jié)課了。其次,問題的設置要有一定的思辨性,因為具有思辯性的問題,才能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討論,他們才有挑戰(zhàn)的欲望,才能真正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而且對于有思辨性的問題,他們回答出來后,對它們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而且他們能回答這樣的問題,他們也會有成就感。例如在講七年級上冊《少年有夢》時,在講到夢想的實現(xiàn)時,我向同學們提出了一個疑問,每個人都有夢想,也許有些人通過努力實現(xiàn)了夢想,也許有些人努力了一輩子,夢想也沒有實現(xiàn),那么通過努力,沒有實現(xiàn)夢想,那么他的努力還有意義嗎?這時有些學生說有意義,有些學生說沒有意義,從而引起了學生的討論和思考, 由此激發(fā)了學生對有關夢想問題的探索興趣。
三、發(fā)揮教學語言的藝術,激發(fā)學生的聽課興趣
教學語言是我們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可以使僵硬的知識變得富有生命力;可以使枯燥無味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并不像語文課那樣有豐富的故事情節(jié),也不像音樂課那樣有著優(yōu)美的旋律,所以要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的語言可以溫柔一點,從而讓學生感受到你的親和力,語言也可以幽默一點,從而增強道德與法治課的趣味性,讓學生喜歡你的課,當然,語言也可以富有感染力一點,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情緒。例如我在講九上第八課第二節(jié)《共圓中國夢》時,我在講到要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要發(fā)揚中國精神這個知識點時,我用了十張2020年武漢抗擊疫情最美麗逆行者的圖片,制作了一個幻燈片,展示他們抗擊疫情時感動的瞬間,但僅僅有圖片并不能完全感染學生,于是我配了音樂,并且我跟著配樂和圖片,用富有激情的語言朗誦了散文詩《致敬最美逆行者》,在圖片、音樂以及我的朗誦聲中,學生被最美逆行者身上的精神所感動所感染,甚至有的學生留下了眼淚。緊接著我問:“最美逆行者身上的什么精神打動了你?”學生都積極發(fā)言,而且還講了自己身邊最美逆行者的故事,從而使他們的情感得到了升華,也達到了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的目的。 所以教師的語言有時候就像一個魔法棒,運用的好就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就會使學生的情感融入到老師的課堂之中,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聽課興趣,整個課堂就會有神奇的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該注重教育性和趣味性相統(tǒng)一,要以教學任務為目標,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使他們自覺學習的愿望得到充分的發(fā)揮,也使他們在學習中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xiàn),從而提高我們道德與法治課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