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麗
【關(guān)鍵詞】糖化血紅蛋白;糖尿病;HbA1c達標率
糖尿病是內(nèi)分泌系統(tǒng)較為常見的疾病類型,主要因胰島素分泌受限或胰島素分泌不足所致,以持續(xù)性高血糖為主要特征,若未及時治療,隨著病情進展則可引發(fā)微血管病變、糖尿病足、視網(wǎng)膜病變、腎臟病變等一系列并發(fā)癥,不利于預后改善。因此早期確診并采用有效的干預措施控制血糖水平是改善預后的關(guān)鍵所在[1]。糖尿病發(fā)病隱匿,早期多無明顯癥狀,常規(guī)的血糖檢測易受個體差異、抽血時間等因素的影響使得診斷準確率低[2]。糖化血紅蛋白可間接地反映機體的糖代謝情況,為此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得診斷效果,現(xiàn)進行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我院2020年6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組,所有患者均符合WHO指定的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患者臨床資料完整,且排除精神認知障礙、惡性腫瘤、合并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統(tǒng)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肝功能障礙、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及臨床資料不全者。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37歲~72歲,平均年齡(52.54±5.26)歲;并選取同期我院6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齡36歲~70歲,平均年齡(52.24±3.86)歲。所有受試者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在一般臨床資料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所有受試者均持續(xù)空腹8h以上,于晨起空腹下抽取外周靜脈血5mL置于EDTA-K2抗凝管中,以3000r/min離心10min后取上層清液置于-20℃冰箱中備用。選擇羅氏MODULARP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相關(guān)配套試劑利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檢測空腹血糖(FPG)、服用糖分后1h、服用糖分后2h的血糖水平,選擇Astep特定蛋白分析儀及相應配套試劑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所有受試者均于同一專業(yè)人員進行檢測,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HbA1c與FPG、服糖后1h、2h時的血糖值,正常參考范圍:FPG在3.6mmol/L~6.1mmol/L,2hPG在7.8mmol/L~11.1mmol/L;HbA1c在4.0%~6.0%[3]。并比較兩組HbA1c達標率,HbA1c水平在4.0%~6.0%即為達標。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HbA1c與OGTT檢測結(jié)果分析研究組患者HbA1c與各時間段血糖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HbA1c達標率
研究組患者HbA1c達標率(10.00%)顯著低于對照組(90.00%),組間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見表2。
3討論
糖尿病病程長、并發(fā)癥多、殘死率高,早期確診并采用有效的治療手段將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圍是改善預后具有積極意義。血糖指標可有效反饋患者的糖尿病情況,且操作簡單,但易受患者身體狀況、禁食、運動、應激性等因素的影響,HbA1c在人體內(nèi)紅細胞壽命期間內(nèi)會保持不變,其水平與血糖濃度持續(xù)性上升呈正相關(guān)性,且不受患者是否空腹、抽血時間、胰島素等因素的影響,可真實、客觀反映機體2個~3個月內(nèi)的血糖水平,彌補常規(guī)血糖監(jiān)測的不足[3]。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研究組患者HbA1c與各時間段血糖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且研究組患者HbA1c達標率(10.00%)顯著低于對照組(90.00%),組間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綜上所述,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可有效鑒別診斷糖尿病,為臨床早期確立治療方案提供有力的參考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