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畫面利用S曲線構圖,給人婀娜溫婉的感覺。李志松榻
如果說構圖是照片成敗的關鍵,那么取景就是構圖能否成立的重要參數(shù)。用手機拍攝時,由于手機的自動化程度很高,因此構圖對于一張照片的“成敗”就顯得更為重要。
下面通過一些拍攝實踐為大家介紹手機拍攝有關取景和構圖的實用技巧,希望能幫助大家提升拍攝水平。
使用手機拍攝時,很多人習慣單手持機,殊不知,這樣會影響照片最終的質量。因此,使用手機拍照,也要有正確的拍攝姿勢。
首先,雙手持機拍攝。雙手持機是拍攝姿勢中最基本的,但雙手持機不是只用四根手指“捏”住手機,需要用手掌抓穩(wěn),同時注意不要遮擋鏡頭。其次,如果可以找個倚靠,例如靠著樹木、欄桿、墻壁等牢固的物體,也可以用來保持手機的穩(wěn)定。最后,除了手持拍攝,還可以把手機安裝在三腳架上,以保持手機的穩(wěn)定。
根據現(xiàn)場拍攝情況、分享媒體的不同要求和喜好,我們在用手機拍攝照片的時候,最常用到的畫幅形式有三種,即橫畫幅、豎畫幅、方畫幅,每個畫幅都各有特點。
橫畫幅與人眼的視覺范圍很接近,所以也最符合視覺習慣,畫面表現(xiàn)更為自然。橫畫幅的畫面視角更為寬廣,具有開闊的美感。微博、百家號等媒體比較喜歡橫畫幅的照片。
02.街景。李志松攝
03.剪裁成方畫幅的街景。李志松攝
04.將樹干上的葉子安排在井字形交叉點的位置上,讓其得到突出體現(xiàn)。李志松攝
如果想要將畫面的空間縱深感表現(xiàn)得更強烈,就可以選擇豎畫幅,能夠把場景中自上而下的視覺元素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大眾點評、小紅書等平臺和雜志等都比較喜歡豎畫幅。
除了橫、豎兩種畫幅,還有一種非常經典的畫幅,那就是長寬比為1:1的方畫幅。大多數(shù)手機自身就帶有方畫幅的拍攝選項。即便沒有,也可以使用后期修圖軟件對照片進行裁切獲得。方畫幅的特點是可以給畫面帶來均衡、嚴肅、穩(wěn)定、靜止的視覺效果,適合展現(xiàn)風光、建筑等題材。
例如圖02這張原片中,街道上的人們與地面上的影子可以作為畫面的“興趣點”,但豎畫幅的選擇也讓畫面中進入了一些無關元素。那么,經過對原片進行方畫幅裁切,把多余的元素裁掉,然后將照片轉為黑白色調并進行180°旋轉,使影子與人物顛倒以及加強光影效果等處理后,得到了這張頗具魅力的手機攝影作品圖03。
井字形構圖,也稱為九宮格構圖,是我們最常用到的構圖技法之一。其方法是用虛擬的橫豎四條直線把畫面分成九等份,將照片主體安排在四條直線的四個交叉點位置上。這種構圖方法是黃金分割法的延伸,非常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畫面表現(xiàn)自然、和諧、均衡。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要根據現(xiàn)場環(huán)境以及主體形態(tài)等因素,合理選擇主體位置,—般認為右側的兩個交叉點最為理想,但這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拍攝時,在拍攝模式中選擇輔助線,這樣屏幕上就會出現(xiàn)井字形的構圖線來幫助拍攝了(圖04)。
對稱式構圖也是一種常用的構圖方法,左右對稱常用在拍攝建筑題材,而上下對稱則常用于拍攝水面倒影或是玻璃反光等場景。對稱式構圖會給畫面帶來穩(wěn)定、呼應、均衡的感受,并突出對稱之美。拍攝時,充分發(fā)揮想象,無論是鏡子或是手機屏幕,都是可以制造對稱畫面的工具(圖07)。
05.黑白處理,畫面中僅有線條,非常干凈簡潔。李志松攝
06.利用樹枝作框架元素,突出直升機編隊。李志松攝
07.利用倒影制造的對稱式構圖畫面。李志松攝
08.多條有規(guī)律線條引導觀者眼光,吸引大家聚焦建筑的中部。李志松攝
09.拍攝花朵的局部,增加對花朵未拍區(qū)域的想象力,畫面有延伸感。李志松攝
框架式構圖是一種十分經典的構圖方式。在取景拍攝時,如果場景中有一些可以將主體圍住的景物元素,可以將它們當作框架,突出中間的主體,讓觀者的視線集中。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框架元素有很多,比如窗戶、門框、樹枝、影子等。拍攝時要注意主體與框架的大小比例關系,可以通過調整主體與框架的距離,或者是拍攝者與框架的距離來控制(圖06)。
多點式構圖也稱“散點式構圖”,是指在畫面中出現(xiàn)多個相似元素或是重復元素的被攝體,將這些重復元素以多點布局的形態(tài)安排在畫面中。多點式構圖會給畫面帶來很強的節(jié)奏感,照片充實飽滿,而畫面又不顯得雜亂。
開放式構圖則打破了傳統(tǒng)的構圖觀念,不再講究畫面的均衡與嚴謹,而是追求帶來更大的聯(lián)想空間。因此,照片主體大多不是以整體呈現(xiàn),而是對主體或與主體有關的部分進行切割,當人們觀看時,會聯(lián)想到畫面外與主體相關的部分(圖09)。
封閉式構圖與上面提到的開放式構圖截然相反,其追求的是保證畫面結構的獨立性和完整性,保持構圖的嚴謹性。取景時,主體可以在畫面中心,也可以在黃金分割點上。封閉的空間會把人們的視線集中在主體上,從而使構圖形式呈現(xiàn)出完整、統(tǒng)一、和諧的效果。由于封閉式構圖比較中規(guī)中矩,因此可以選擇拍攝一些自身很有吸引力的主體。
極簡構圖是一種當下非常流行的構圖方式,畫面構成十分簡潔,呈現(xiàn)出一種簡約的美感。在極簡構圖中,主體只占畫面很小的部分,其余都是由留白構成。在畫面色彩上,多以黑白影像呈現(xiàn),畫面大部分為白色,主體為黑色,或是主體是艷麗的顏色,而其余部分為暗淡的顏色(圖05)。
匯聚線構圖的畫面中會有兩條或兩條以上的平行線向畫面遠方延伸,因近大遠小的效果,最終會匯聚到畫面的某一位置。這種構圖形式可以給畫面帶來強烈的空間立體感和縱深感,給人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圖08)。
在所有線條元素中,S曲線是非常具美感的線條元素,利用S曲線進行構圖,同樣會增加畫面的美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S曲線也較常見,比如公路、河流、立交橋、旋轉樓梯等。因此,以S曲線的景物為主體取景就可以稱為S線構圖法,其可以讓畫面表現(xiàn)得更加協(xié)調、優(yōu)美(圖01)。
(責任編輯:黃媛媛)
李志松,從事攝影創(chuàng)作20余年,全國攝影授課近300場,暢銷書《發(fā)現(xiàn)手機攝影的樂趣》作者;新華社簽約攝影師、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視覺中國簽約攝影師、富圖寶合作講師;中國通信攝影協(xié)會手機分會理事、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