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麗,王維杰
(河南省鄭州市中醫(yī)院腦病二科,河南 鄭州 450007)
后循環(huán)缺血性眩暈癥(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PCIV)是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缺血引起,約占缺血性腦卒中總發(fā)病率的1/5。西醫(yī)臨床通常采取保護腦神經、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穩(wěn)定斑塊等措施治療。PCIV屬中醫(yī)“眩暈”范疇,病因為飲食不當、腎虛、病后體質下降、情志不暢等。本研究用針刺聯合天麻素治療PCIV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66例,均為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PCIV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3例。觀察組男18例,女15例;年齡48~75歲,平均(54.76±6.72)歲;病程3個月~9年,平均(4.56±3.27)年;眩暈程度輕度9例,重度18例,重度6例;合并頸椎病5例,高血壓26例;頸痛或頸部不適癥8例,眩暈30例;經顱內CT檢查示腦陳舊梗死灶者3例,5例行X線攝片檢查,顯示有椎體或鉤椎關節(jié)骨質增生1例、頸椎彎曲度異常4例、頸項韌帶鈣化0例,15例行經顱多普勒超聲(TCD)檢查發(fā)現動脈系統(tǒng)異常者8例。對照組男17例,女16例;年齡40~69歲,平均(55.23±7.05)歲;病程1個月~10年,平均(5.28±2.96)年;眩暈程度輕度10例,中度16例,重度7例;合并頸椎病6例,高血壓23例;頸痛或頸部不適癥10例、眩暈28例;經顱內CT檢查示腦陳舊梗死灶2例,6例行X線攝片檢查顯示有椎體或鉤椎關節(jié)骨質增生2例、頸椎彎曲度異常3例、頸項韌帶鈣化1例,19例行TCD檢查發(fā)現異常1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①反復發(fā)作性眩暈,感自身或視物旋轉,站立不穩(wěn)或傾倒,不因頭位或體位改變后誘發(fā)出現;②同時伴有至少下列1種癥狀,即頭痛、惡心嘔吐、視覺障礙、肢體麻木、短暫意識喪失、肢體乏力、行走不穩(wěn)或跌倒;③至少伴有下列1種體征,即眼球運動障礙、偏盲、眼球震顫、構音或吞咽障礙、Horner綜合征、感覺異常、癱瘓、共濟失調或跌倒發(fā)作等;④主訴為眩暈需要進行Dix-Hallpike及滾轉試驗排除耳石癥;⑤至少有下列1種影像學檢查異常,即CT、TCD、MRI、血流變、頸動脈彩超等檢查。
納入標準:①符合PCIV診斷標準[1];②頭暈目眩為主要癥狀;③1周內未接受對本病有治療作用的藥物及非藥物治療;④年齡40~75歲;⑤研究經醫(yī)院的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耳性眩暈、前庭神經性眩暈、腦腫瘤及心臟血液系統(tǒng)疾病等其他疾病所致眩暈;②不愿參與研究;③孕婦及哺乳期婦女;④肝腎功能異常。
兩組均用天麻素注射液0.6g溶于250mL生理鹽水注射液靜脈滴注,每日1次;若有高血壓則給予對癥治療。持續(xù)14天。
觀察組加用針刺穴位治療。主穴取百會、內關、風池、四神聰,伴有失眠加印堂、太沖、神門穴,心悸加膽俞、心俞穴,痰濕加豐隆、三陰交?;颊呷「┡P位,用75%酒精消毒局部皮膚。使用一次性無菌絲狀針頭0.30mm×40mm。四神聰穴平刺(0.5~0.8英寸),用旋轉手法,直到感到酸脹麻木,留針2h。百會穴橫刺0.5~0.8寸,風池穴略向下,均留針30min,每日1次,14次為一療程。
癥狀積分、眩暈和耳鳴時間、椎動脈(VA)、基底動脈(BA)、平均血流速度、日常生活能力。
眩暈程度評價:眩暈程度參照《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2]進行評價。0級為無癥狀;1級為自覺頭暈,可行走;2級為中度眩暈,可行走,步態(tài)不穩(wěn);3級為嚴重眩暈,閉目臥床,伴隨自主神經功能癥狀。
耳鳴程度評價:耳鳴程度參照文獻中的中醫(yī)證候積分表[4]進行評分,0級為無癥狀;1級為偶有出現,不影響生活;2級為經常出現,影響生活,可忍受;3級為持續(xù)存在,嚴重影響生活,難以忍受。
用經顱多普勒(TCD)對椎動脈(VA)、基底動脈(BA)進行平均血流速度(Vm)的測定。
癥狀積分:參照文獻中的眩暈癥狀與功能評估量表[3]進行評分,該量表從頭暈目眩、少寐多夢、精神萎靡、兩目干澀、耳鳴、顴紅咽干、腰膝酸軟、心煩健忘等8個方面進行評估,癥狀分級評為0、1、2、3分(其中頭暈目眩的癥狀分級評為0、2、4、6分),分別于對治療前后癥狀積分進行評估,分值越低表示病情越輕微。
日常生活能力:于治療前后進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4]的評估,量表從大便、小便、修飾、用廁、吃飯、轉移(床-椅)、活動(步行)、穿衣、上樓梯,洗澡等10個維度進行評估,該分值越高代表日常生活能力水平越高。
眩暈不再發(fā)作,其他伴隨癥狀完全消失為治愈。眩暈發(fā)作減少60%及以上、眩暈、耳鳴消失或降低2級及以上,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恢復正常,其他伴隨癥狀明顯改善為顯效。眩暈發(fā)作減少45%~59%、眩暈、耳鳴消失或降低1級及以上,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改善,其他伴隨癥狀得到一定緩解為有效。未達“有效”標準,或眩暈等癥狀加重,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無改善為無效。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眩暈持續(xù)時間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眩暈持續(xù)時間比較 (s,±s )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眩暈持續(xù)時間比較 (s,±s )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觀察組 33 8.63±0.98 2.36±0.78 28.7568 <0.05對照組 33 8.05±1.62 5.35±1.09 12.8547 <0.05 t 1.7598 12.8149 P>0.05 <0.05
兩組治療前后耳鳴持續(xù)時間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耳鳴持續(xù)時間比較 (min,±s )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耳鳴持續(xù)時間比較 (min,±s )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觀察組 33 5.69±0.84 1.42±0.67 22.8291 <0.05對照組 33 5.56±0.93 3.65±0.47 10.5297 <0.05 t 0.5959 15.6527 P>0.05 <0.05
兩組治療前后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比較 (cm/s,±s )
表4 兩組治療前后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比較 (cm/s,±s )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時間 左椎動脈 右椎動脈 基底動脈觀察組 33 治療前 26.53±5.17 27.14±4.86 27.82±3.90治療后 37.25±5.46*36.75±4.76*42.34±4.23*對照組 33 治療前 26.31±5.13 26.21±4.96 26.84±3.93治療后 40.55±5.36*40.86±5.09*45.25±4.07*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見表5。
表5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 (分,±s )
表5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 (分,±s )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觀察組 33 21.85±6.32 7.27±3.34 11.7169 <0.01對照組 33 21.91±6.74 13.62±5.21 5.5902 <0.01 t 0.0373 5.8943 P>0.05 <0.05
兩組治療前后ADL評分比較表6。
表6 兩組治療前后ADL評分比較 (分,±s )
表6 兩組治療前后ADL評分比較 (分,±s )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觀察組 33 60.27±6.56 83.37±7.7613.0593 <0.05對照組 33 60.14±6.63 77.52±7.83 9.7311 <0.05 t 0.5358 3.0484 P>0.05 <0.05
目前臨床治療PCIV的方法很多,包括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和手術治療等。其中藥物治療主要包括rt-PA靜脈溶栓,如不適應溶栓者可給予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治療,再加上營養(yǎng)神經藥、改善微循環(huán)藥物、血管擴張劑等。
PCIV屬中醫(yī)“眩暈”范疇。包含虛、實兩方面,“虛”主要是指氣血虧虛,“實”主要是指肝陽上亢、血滯痰瘀等。實踐與研究證明,針刺穴位具有調節(jié)神經體液和血管舒縮功能、改善血液流變學、促進血管新生等功能[5]。百會穴別名為“三陽五會”,屬督脈,從現代解剖學角度看,其位于頭部帽狀腱膜之中,有枕大神經與額神經分支經行該穴位處,《太平圣惠方》記載針刺百會穴可治療“頭目眩痛,少心力,忘前失后,心神恍惚”;內關穴屬手厥陰心包經,從現代解剖學角度看,其位于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中,有前臂內、外側皮神經、正中神經干及骨間前神經經行該穴處,針刺該穴可達到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的功效;風池穴屬足少陽膽經,其位于后頸部兩條大筋陷窩當中,分布有枕小神經之分支,針刺該穴可行氣通絡,主大風、中風、目眩等癥;四神聰穴為經外奇穴,分列于百會穴前、后、左、右各旁開一寸處,《東醫(yī)寶鑒》等典籍記載針刺四神聰穴,“主頭風目眩,風癇狂亂”。天麻素注射液有效成分提取自中藥天麻。天麻具有祛風通絡、平抑肝陽等功效。現代研究表明,天麻素可減輕興奮性氨基酸毒性,保護中樞神經元細胞,減輕缺血再灌注損傷,抑制前庭外側多突觸神經元傳導的神經沖動,抑制前庭過度反射,增加中樞血流量,減輕眩暈感,改善PCIV預后。此外,尚有研究指出,天麻素還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平穩(wěn)血壓,增加動脈管壁順應性。
綜上所述,針刺穴位聯合天麻素治療PCIV可明顯緩解臨床癥狀,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