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魚爸
家應該是個溫馨甜美、開滿愛之花的地方,可有些家會傷人,有的愛亦會“吃”人。父母們總是恨不得時時刻刻陪在孩子的身邊,于是,孩子的獨立空間越來越少。父母有了分寸感,孩子才會有自己的空間,有做自己和說“不”的機會。
有位作家曾說,自己不記得愛過自己的父母。小的時候是怕他們,大一點開始煩他們,后來是針尖對麥芒,見面就吵架;再后來是瞧不上他們,躲著他們,一方面覺得有責任應該對他們好一點,但就是做不出來,連裝都裝不出來;最后,一想起他們就心里難過……這道出了很多人對父母的感受。
曾經(jīng)那么親密美好的關系,為何會變得硝煙彌漫呢?為什么親子關系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越來越緊張?我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跟父母的分寸感有關系。
孩子小的時候,離開家是無法生存的,所以他們只能忍受。此時,大多數(shù)家長并沒有試著去讀懂、尊重他們的感受,只想通過簡單粗暴的方式來控制他們。孩子長大后,那些童年痛苦的記憶還在。
其實,越早明白分寸感的父母,和孩子的關系會變得越舒服越親密。
分寸感是什么?它因人而異,但會給人恰到好處的感覺。比如愛孩子的同時,也懂得尊重孩子的獨立性,給孩子選擇、嘗試和犯錯的機會。
的確,在孩子生命的最初幾年,他們需要無微不至的關心,需要一個安全的成長環(huán)境??晌覀円惨吹胶⒆訉τ谧晕业谋磉_。哪怕一個兩歲的小孩,也有可能跟你舉著小拳頭說“不”。
一次,兒子小小魚硬要把一塊石頭和一叢毛茸茸的蘆葦帶回家。遇到類似情況,我總是選擇支持小小魚,不過我會提醒他,不要讓蘆葦?shù)拿袅?,那樣就不好玩了,掉家里也不好搞衛(wèi)生。建議包起來,或者放陽臺。他達到了帶回家的目的,其他的話也都愿意聽了。
我們要相信孩子,他們并不是那樣蠻不講理,有時只是因為沒有人愿意聽他們講,他們才只好這樣蠻干。
我們也要相信孩子的選擇,他們也會考慮后果,有時甚至比你還清楚地記得后果。但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做,在做的過程中,他們會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下次就會做得更好。
至于什么時候才能放開孩子的手?也許你會說等孩子準備好的時候。其實,很多孩子早就準備好了。六七歲的他們,已經(jīng)能獨立做很多事了,可大人對他們的印象依舊停留在一兩歲。懂得放開的媽媽,才能讓孩子的獨立空間變大,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發(fā)展出健康的獨立人格,也只有讓自己跟著孩子一起成長的父母,才有足夠的勇氣放手。
有人說:“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备改刚嬲晒Φ膼郏褪亲尯⒆颖M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這個足夠好,我覺得是愛不能少,但也不能過分多,因為多了也不是好事。這就是父母的分寸感。找到跟孩子相處的模式,需要耐心和智慧,就在每天的陪伴、交流、對抗中。至于怎么做到有分寸感,那是我們一輩子需要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