沓小玉,譚 靜
(1云浮市人民醫(yī)院普兒科 廣東 云浮 527300)
(2云浮市婦幼保健院影像科 廣東 云浮 527300)
支原體肺炎屬于一種急性呼吸道感染病癥,誘發(fā)原因主要是肺炎支原體感染,該病癥的發(fā)生和患者對病原體或其代謝產物的過敏反應存在緊密聯系?;颊咴诟腥痉窝字гw后可能導致體液免疫,由于多數情況成年人會產生相應的抗體,所以極少發(fā)病,小兒發(fā)病居多[1]。在對小兒支原體肺炎實施治療時,應用阿奇霉素可取得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2-3]。就阿奇霉素序貫療法而言,主要通過切換靜脈注射與口服治療完成,不僅可縮短治療周期,而且可降低胃腸道負面反應。與此同時,阿奇霉素作為第二代大環(huán)內脂類抗生素之一,通過序貫療法不僅有利于生長負擔的減輕,而且可減少不良反應的出現,切實有效的保障了患者的健康安全。小兒是臨床治療中的一群特殊治療對象,其對治療的配合程度將直接影響疾病的治療效果。所以,在治療過程中給予必要的護理干預非常必要。本文結合工作實際,對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用藥治療予精細化護理干預并取得療效,為制定科學的臨床治療方案提供參考。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80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均為40例患者。觀察組患兒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齡1~13歲,平均年齡(6.90±1.70)歲;住院時間6~14 d,平均(7.50±1.50)d;對照組患兒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齡1~11歲,平均年齡(6.72±1.28)歲;住院時間5~15 d,平均(7.52±0.51)d。兩組患兒性別、年齡、住院時間等一般臨床資料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本文所選患兒均滿足小兒支原體肺炎相關診斷標準;(2)患兒年齡1~15歲;(3)近半年無過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使用史;(4)符合知情同意原則。排除標準:(1)重度肺炎支原體者;(2)合并其他病癥者;(3)不配合治療者。
兩組患兒均給予阿奇霉素治療。阿奇霉素(0.25 g)連續(xù)靜脈滴注5 d,劑量10 mg/次/d。5 d后改口服阿奇霉素片(H10960112),劑量5 mg/次/d,連續(xù)服藥3 d。在治療的同時,對照組輔以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精細化護理干預:(1)心理護理。小兒患病后,患兒及其父母多出現焦慮、煩躁等負面情緒,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提高患兒對治療的配合度。(2)體溫檢測。發(fā)病后,患兒體溫較正常體溫偏高,需時常關注體溫變化,2 h測一次體溫,并結合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降溫措施。(3)呼吸道護理,積極維持患兒呼吸處于通暢狀態(tài)。支原體肺炎患兒病情發(fā)作時,以呼吸道炎性分泌物增多為主要臨床表現,且痰液不易排除,引發(fā)劇烈咳嗽導致小兒呼吸困難,必要時采用霧化吸入改善其癥狀。督促患兒日常多飲水,同時指導患兒家屬正確的呼吸道護理方法,定期給患兒翻身、叩背。(4)飲食起居護理。叮囑患兒日常飲食以清淡為主,嚴禁攝入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并增加維生素和高蛋白類食物。及時處理病房環(huán)境衛(wèi)生,維持適宜的溫濕度,保持通風換氣。合理進行戶外鍛煉以提高患兒免疫力。(5)出院前護理。告知患兒及家屬出院后的相關注意事項,明確復診時間,留取聯系方式隨時隨訪。
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治療依從性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兩種護理方案進行科學評價。
臨床療效評定標準[4]:可分為顯效、有效以及無效三個評價等級,其中顯效主要指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主要指經治療后臨床癥狀相較治療前顯著減輕;無效主要指經治療后臨床癥狀相較治療前臨床癥狀無緩解。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治療依從性評價標準[5]:可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以及完全不依從三個評價等級,其中完全依從主要指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能夠完全依從醫(yī)囑和藥師的用藥指導,且用藥完全正確;部分依從主要指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遵從用藥指導只包含一部分,存在部分用藥不當的情況;完全不依從主要指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徹底不按照醫(yī)囑進行用藥。治療依從性=完全依從率+部分依從率。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tài)分布且方差齊的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經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總依從率95.00%顯著高于對照組77.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2例(占5.00%),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8例(占20.00%),兩組相比具有顯著差異,結果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臨床兒科中肺炎支原體肺炎屬于一種常見疾病類型,以咳痰、咳嗽、發(fā)熱為主要臨床癥狀,誘發(fā)原因主要是支原體在肺部發(fā)生感染,繼而導致病毒性肺部炎癥,如果不能及時有效治療會發(fā)展成為肺氣腫等比較嚴重的疾病。此類疾病還會引起嚴重并發(fā)癥,如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癥等。與此同時,由于肺炎支原體肺炎發(fā)生對象多為年齡較小的兒童,不僅身體各項機能發(fā)育狀況不完全,而且抵抗力較差,所以極易誘發(fā)產生嚴重感染癥狀的情況。目前,臨床中多以紅霉素注射方式對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實施治療,能夠顯著緩解肺部炎癥,但在應用紅霉素實施治療時卻極易導致胃腸道不良反應,繼而導致患兒產生消化道疾病。針對上述問題,積極探尋更加切實可行的肺炎支原體肺炎治療措施具有重要價值。而阿奇霉素是一種15元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相較于紅霉素的14元內酯環(huán)多一個甲基氧,所以無論是抗菌性能還是藥物動力學特征均比紅霉素強。具體而言,阿奇霉素具備更好的細菌抑制作用,而且抗菌作用、酸穩(wěn)定性也更強,同時和血漿蛋白結合率低,具備良好的組織滲透性,有起效快、藥效持久等特點。
科學用藥輔以有效的護理措施是取得治療效果的關鍵。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在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過程中,可以提升患兒治療和家屬配合度,從而提高患者對醫(yī)護工作的滿意度[6-8]。本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經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總依從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結果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小兒支原體肺炎患者用藥治療期間給予精細化護理能顯著提高臨床療效和治療依從性,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護理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