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昌蓮
記者在近期舉辦的首屆世界醫(yī)藥零售業(yè)大會上獲悉,互聯網時代下家庭過期藥品將有望形成長效的規(guī)范化統(tǒng)一回收機制。據透露,此次啟動的項目,會持續(xù)擴大開放示范區(qū),著力提高回收覆蓋率,并探索形成較成熟、可借鑒的家庭過期藥回收體系。
有調查顯示,我國有78.6%的家庭備有小藥箱,其中30%至40%的藥品超過有效期3年以上,但80%以上的家庭沒有定期清理藥箱的習慣,每年被隨意丟棄的家庭過期藥品高達1.5萬噸。加之大處方帶來的不合理用藥等,不僅造成“藥箱里的浪費”,而且給環(huán)境造成了污染。
藥品的有效期是經過長期考察實驗測定出來的,一旦過了有效期,有效成分分解十分迅速。服用這樣的藥品,不會“治病”反而可能“致病”。同時,公眾對于過期藥品回收不甚了解,處理過期藥品一般是將其隨生活垃圾丟棄,而一些藥品含有抗生素、激素等化學成分,可能對土壤、水體、空氣造成污染。還有一些“藥販”低價收購居民家中的過期藥品,經重新包裝后再次出售。
基于此,家庭過期藥品已被明確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需要采取醫(yī)療用品的專業(yè)銷毀方式進行銷毀。
杜絕“藥箱里的浪費”,應積極探索完善過期藥召回機制。比如,是否可以在一些地方和藥企開展過期藥品公益回收活動的基礎上,通過立法的形式,建立強制性過期藥品召回機制,使之成為藥企的法定義務?;蛘邔⑦^期藥品回收納入垃圾分類管理,細化過期藥品丟棄和回收辦法等。
同時,有關部門應及時通過宣傳、咨詢、舉辦安全用藥講座、發(fā)放知識手冊等形式,給公眾普及基本的藥品知識,幫助其了解、選擇正確的購藥、貯藥途徑,增強人們的安全用藥意識和自我防范意識,最大限度地減少過期藥品可能帶來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