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自尊對大學生生命意義感的影響:正性情緒的中介作用

2021-07-08 02:45:04林良章楊瑞霞陳靖怡陳麗萱張楊煜陳津津
平頂山學院學報 2021年3期
關鍵詞:正性個體量表

林良章,楊瑞霞,陳靖怡,陳麗萱,張楊煜,陳津津

(福建技術師范學院 教育學院,福建 福清 350300)

一、引言

自尊是指個體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言行、維護一定榮譽和社會地位的一種自我意識傾向,是對自我價值的肯定與接納[1]。研究表明,一方面,個體自尊越高越傾向于認同和肯定自己,自我評價明顯偏向積極方面,個體更能夠接納現(xiàn)有的狀態(tài)與環(huán)境,對他人與自身的不足偏向理解和寬容,嘗試自我改變,更容易獲得優(yōu)質的人際關系和社會支持,有利于生命意義建設[2]。另一方面,自尊對于個體來說不僅僅是一種心理資源,還與認知因素密切關聯(lián)。高自尊的人在認知上傾向于將事件結果與自我相關,這樣個體在事件活動過程中會付出較多的努力,且可以輕松靈活應對突發(fā)性事件,對事件的控制感使得個體的生命意義感提高[3]。由此本研究假設,大學生自尊能正向預測生命意義感水平。

生命意義感是個體意識到自我生命意義與目標的程度,即對自己的生命是否有意義、生活是否有目標的一種主觀評價[4]。生命意義感對個體心理健康起到關鍵保護性作用,在塑造心理健康、減緩心理疾病、預測自殺行為等方面發(fā)揮重要功能[5]。生命意義感是個體維持和促進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面對逆境時人可以通過尋求生命意義感來減少心理困擾,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持續(xù)地預測心理健康,且生命意義感強的個體往往對應的生活滿意度也高[6-8]。生命意義感水平較低的個體容易引發(fā)焦慮、抑郁等疾病以及產生自殺的念頭,而高生命意義感的個體人際關系更和諧,學習和工作效率也更高[9]。近年來由于大學生健康教育大多流于形式,尤其缺乏生命意義感教育,警示高校管理工作者在不斷提升大學生素質的同時也要重視并加強生命意義感教育,因此對大學生生命意義感的探究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正性情緒是一個有著多種成分的有意識過程,它包括愉快體驗及其引起的面部表情或肢體語言、認知評價、特定的行為趨勢,甚至生理的激活水平等[10]。正性情緒具有雙重正向功能,即拓展功能與建構功能:前者表現(xiàn)為個體通過正性情緒幫助自身在短時間內延展心理資源范圍和行動能力;后者表現(xiàn)為個體在正性情緒的推動下積累更多的資源,且這些資源將成為提高個體成功應對逆境的重要心理資源。以上兩種功能可以幫助個體保持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11]。正性情緒與個體身心健康和社會適應均有著緊密的關系,正性情緒能夠增強個體幸福感,降低個體心理疾病的易感性,使個體在高壓力和消極體驗的狀況下可快速有效地恢復,對于外部環(huán)境可以靈活多變地融入[12-13],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改變外界環(huán)境,幫助個體獲得生命意義感,因而預測正性情緒對大學生生命意義感有重要影響。

高自尊個體與低自尊個體相比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充滿自信,對于生活滿意度高,相對容易獲得愉悅體驗。Heine的意義維持模型假設自尊是個體生命意義感的重要指標,個體通過自尊而維持其生命意義感[14]。然而,在該模型中并未詳細指出自尊究竟通過何種機制維持個體生命意義感。溯源相關研究,情緒加工是主觀意義感重要檢測指標且獨立影響個體對生命意義感的判斷,所以預測正性情緒在自尊和生命意義感之間起著類似紐帶的中介效應[15]。

綜合以上分析,自尊與正性情緒、生命意義感兩兩正相關。因此,本研究以大學生為對象,對自尊與正性情緒、生命意義感三者進行相關研究,進一步檢驗自尊對生命意義感的直接作用以及正性情緒的中介效應。本研究可以為提高大學生生命意義感的水平提供教育實效性對策,進而推動大學生生命意義感的研究由“被動補救”轉換為“主動提升”,最終引領生命意義感教育實踐。

二、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

采取整群隨機抽樣,以班級為單位,對福建省某高校公共選修課四個班級的223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為202份,有效率達90.1%。其中,男生、女生分別為63和139人;年齡18~23歲,平均(20±0.98)歲;正式調查前主試向被試說明測試要求,交代指導語及保密原則等,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二)研究工具

1.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16]

采用 Rosenberg編制,汪向東、王希林和馬弘修訂的自尊量表。該量表包含“我覺得我有許多優(yōu)點”“總的來說,我傾向于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我做事可以做得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好”等10個條目。該量表采用“1”至“4”分別對應“非常符合”到“很不符合”,其中第3、5、8、9、10項目為反向計分。個體在量表總得分越高,表明其評價越正面,自尊程度越高。本研究中總量表的內部一致性α系數(shù)為0.86。

2.正性負性情緒分量表(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17]

采用沃森頓編制的正性負性情緒量表。正性情緒分量表包含高興、興奮、熱情、堅決、愉快、樂觀、自豪等十個項目。量表按照五級評分,“1”至“5”分別對應于“輕微或沒有”到“極強”。量表總分越高代表個體正性狀態(tài)持續(xù)時間越長。在本研究中正性情緒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α系數(shù)為0.70。

3.生命意義感量表(The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MLQ)[18]

采用Steger編制,王鑫強修訂的生命意義感量表,分為擁有意義(MLQ-P)和尋求意義(MLQ-S)2個分量表,各5個題項,采用Likert7點記分,從“1完全不符合”到“7完全符合”,在大學生群體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研究中各維度的內部一致性α系數(shù)均在0.74以上,總量表的內部一致性α系數(shù)為0.75。

(三)統(tǒng)計方法

運用SPSS 16.0對所得數(shù)據(jù)整理后進行描述統(tǒng)計、獨立樣本t檢驗和積差相關分析。在此基礎上,使用 AMOS 17.0進行結構方程模型的構建,進一步通過Bootstrap方法檢驗模型有效性。

三、結果分析

(一)自尊高低分組正性情緒與生命意義感的比較

對所得樣本自尊得分按照從高分至低分的降序排列,分別將前27%和后27%的個體設定為自尊高分組和自尊低分組。使用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自尊高分組、低分組在正性情緒得分、生命意義感總分及擁有意義得分、尋求意義得分上的差異。

有關結果見表1,從表中可以看出,相較于自尊低分組,自尊高分組在正性情緒得分、擁有意義得分、尋求意義得分、生命意義感總分上更高。這說明自尊高分組有著較高的正性情緒,相應的生命意義感也更強。

表1 自尊依賴高低分組在正性情緒和生命意義

(二)自尊、正性情緒與生命意義感描述性統(tǒng)計及相關分析

通過Pearson積差相關得出,自尊總分與正性情緒得分存在正相關;自尊總分與生命意義感得分呈顯著正相關,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2。由此可知,自尊、正性情緒和生命意義感之間三者存在密切聯(lián)系。

表2 自尊、正性情緒與生命意義感描述性統(tǒng)計及相關分析

(三)正性情緒在自尊與生命意義感之間的中介效應分析

以自尊、生命意義感為預測變量和被預測變量,以積極情緒為中介變量,使用結構方程模型對所假設的各變量的關系進行模型建構。模型擬合結果為:χ2/df=0.281,RMSEA=0.000,GFI=0.999,AGFI=0.993,NFI=0.999,CFI=1.000,IFI=1.004。其中,χ2/df是模型和數(shù)據(jù)的擬合值,其數(shù)值越小越好。模型和數(shù)據(jù)擬合的一般公認標準是(χ2/df)<5。此外,由于樣本量的大小很容易影響χ2/df的值,當樣本量較大的情況下,假設模型較易被拒絕。至此應參照其他擬合指標來對模型進行評估。結果表明,最終得到模型的其他擬合指標均較為理想。這表明數(shù)據(jù)與所建模型的擬合度是較為一致的,對假設模型可以接受。從圖1可以看出,自尊對正性情緒存在顯著的正向預測效應,正性情緒對生命意義感也存在顯著的正向預測效應,且自尊對生命意義感存在顯著的正向預測效應。據(jù)此,積極情緒在大學生自尊對生命意義感的影響過程中起部分中介效應。

圖1 自尊、正性情緒和生命意義感的中介模型

在此基礎上,運用Bootstrap方法抽取5 000樣本量,設置95%可信區(qū)間對中介作用的有效性進行估計和檢驗,結果見表4,自尊直接作用于生命意義感的效果量的置信區(qū)間不包括0,自尊通過正性情緒作用于生命意義感的效果量的置信區(qū)間同樣不包括0,這樣間接通徑均達到顯著水平。這說明,正性情緒在自尊與生命意義感的關系中發(fā)揮部分中介效應。其中,總效應可信區(qū)間范圍為[0.175,0.459],直接效應區(qū)間為[0.082,0.335],間接效應區(qū)間為[0.051,0.183],中介效應為0.108,總效應為0.316,間接效應所占比例為34.2%。即自尊作用于生命意義的效應有34.2%是通過正性情緒這個變量所起的作用,上述結果進一步驗證,正性情緒在自尊和生命意義感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

表4 Bootstrap法的中介效應檢驗結果

四、討論

本研究得出自尊對生命意義感有著正向預測作用。高自尊的人往往會積極探索生命意義,在生活中會較為主動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通過完成任務進一步肯定自我價值,并且個體在完成任務后會促進愉悅感的體驗,在日后的任務中偏向于主動展現(xiàn)自我能力,通過完成任務增強生命意義感,進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19]。此外,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自尊對心理韌性、正性應對方式為正相關[20]。個體的自尊越高,則個體的心理韌性越強、會有效解決問題,提高自我效能感,而自我效能感會使個體在生活中逐漸形成對生命意義的正向態(tài)度。再次證明本研究結果,自尊能夠正向預測大學生生命意義感。

本研究結構方程模型進一步發(fā)現(xiàn),正性情緒在大學生自尊與生命意義感之間發(fā)揮部分中介效應。結果表明,自尊高分者的正性情緒得分高于自尊低分者,即自尊高分者個體正性情緒更高。一方面,自尊的核心—邊緣理論認為,自尊主要由自我價值和自我信心基本成分構成,較高的自尊水平能夠促進個體積極適應的結果,提升自我價值感和自信心水平,使情緒處于或保持較高的積極狀態(tài)[21]。另一方面,高水平正性情緒有利于提高個體的生命意義感。當正性情緒水平較高時,個體能夠以正確的心理狀態(tài)面對世界的快速變化,且會對現(xiàn)實生活產生興趣,從而促進個體的活動,使其追求自我發(fā)展的意愿上升,找尋到生命意義,則其生命意義感和滿足感也會隨之上升[22]。正性情緒水平高的個體認知邊界更寬闊,能夠較為容易地調動各種心理資源使得其心理靈活性更好,他們更容易正向思考,對自我接納的程度更高,自我認知和定位更加積極樂觀,他們更容易察覺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同時對于自我生命意義的探求和定義會更多元、客觀且可調整,他們有著明確的追求目標,生命意義感油然而生[23]。從總體上看,正性情緒在自尊與生命意義感之間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成為自尊影響大學生生命意義感的紐帶。

綜合上述分析,本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結論:自尊對大學生生命意義感有著直接的正向預測效應,正性情緒在兩者之間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以上結論為自尊和正性情緒應用于大學生生命意義感提供了可行的思路。一方面,根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尋找、應用大學生的優(yōu)勢可以顯著而持久地提升正性情緒,因此對于正性情緒較低的大學生, 高??刹捎枚嘣u價指標, 提供多樣的表現(xiàn)機會, 引導其主動尋找、使用、發(fā)展自己的優(yōu)勢。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加強情緒健康管理,通過一些可操作的訓練手段提高或修正個體的情緒調節(jié)能力,增強其情緒彈性,優(yōu)化學生的情緒結構,改善學生的情緒體驗狀態(tài),從而獲得更多的正性情緒體驗。另一方面,對于低自尊水平的大學生,高??蓪⒆宰鸾逃袡C融入日常的教學計劃,通過小組討論、心理情景劇等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其內化能力,有針對性地解決大學生在生活中出現(xiàn)的各種心理問題。構建并完善心理干預機制,抓住關鍵時機做好心理輔導工作。通過以上方式可以提高大學生的正性情緒水平,最終促使大學生生命意義感總體水平穩(wěn)步上升。

猜你喜歡
正性個體量表
自我管理干預對血液透析患者正性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國學教育理念帶給臨床護理實習生的正性導向作用的研究
關注個體防護裝備
勞動保護(2019年7期)2019-08-27 00:41:02
正性情緒教學法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的應用研究
三種抑郁量表應用于精神分裂癥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積極心理品質量表的編制
心理學探新(2015年4期)2015-12-10 12:54:02
個體反思機制的缺失與救贖
學習月刊(2015年22期)2015-07-09 03:40:48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中學科技(2015年1期)2015-04-28 05:06:12
高校輔導員正性道德情感芻議
中學生智能手機依賴量表的初步編制
游戏| 贞丰县| 喀喇沁旗| 舞钢市| 黎川县| 土默特右旗| 策勒县| 金川县| 八宿县| 安吉县| 白朗县| 怀化市| 桃园市| 神农架林区| 南和县| 博白县| 东光县| 海盐县| 睢宁县| 淮南市| 建瓯市| 浦县| 茂名市| 桂东县| 孝昌县| 海宁市| 尉犁县| 绥宁县| 闵行区| 凤山县| 瓦房店市| 呼图壁县| 夏邑县| 青海省| 嵊泗县| 平江县| 广宗县| 依安县| 静安区| 建平县| 松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