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鵬 黃鑫
濟南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250000
手術室為醫(yī)院管理中嚴謹性、專業(yè)性、綜合性較高的臨床科室,手術室內各項操作具有貫穿性、細節(jié)性及全面性等特點。隨著臨床診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手術診治患者數量逐年增多,使得手術護理工作逐漸關聯和涉及臨床各個科室,護理指標受到護理工作和廣大患者的關注,但目前護理指標的設置與現狀存在較大偏差,無法滿足護理質量管理需求[1]。20世紀末美國護士協會創(chuàng)建護理敏感指標數據庫,據此我國衛(wèi)生部在20世紀80年代創(chuàng)建了以《綜合醫(yī)院分級管理標準》為基礎的護理指標,該指標可顯著控制術中不良反應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手術室治療成功率,保證手術診療的安全性和預后,但該指標隨著臨床水平的發(fā)展逐漸與實際護理水平形成偏差[2]。因此,本次調查將大量文獻資料與具備護理經驗的專家相結合,并提出護理質量指標在改良德爾菲法分析下,最終確定護理敏感指標,觀察針對性監(jiān)督和質控敏感指標對護理質量的改進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213例手術治療患者納入對照組,而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197例手術治療患者納入研究組。對照組中男109例、女104例,年齡范圍為35~67歲、年齡(51.26±6.21)歲,手術時間范圍為0.5~3.5 h、手術時間(1.7±0.7)h,疾病類型:眼底病76例、眼外傷49例、青光眼和眼眶19例、角膜病69例;研究組中男102例、女95例,年齡范圍為37~70歲、年齡(53.09±6.59)歲,手術時間范圍為0.7~4.0 h、手術時間(2.0±1.0)h,疾病類型:眼底病72例、眼外傷41例、青光眼和眼眶11例、角膜病7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納入標準:患者經診斷符合手術治療標準,患者意識、行動能力正常;排除標準:合并肢體運動障礙,合并精神障礙性疾病。兩組患者和家屬均詳細了解本次調查目的,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且本次調查經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德爾菲法構建的護理質量敏感指標護理管理模式,研究組采用基于改良德爾菲法構建的手術室護理敏感指標護理管理措施,詳細內容如下。
1.2.1 文獻檢索方式與來源 采用知網、萬方、CINAHL等文獻檢索數據庫,檢索關于2009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國內外關于“手術室護理質量”相關文獻,其中英文檢索詞包括“operating room”“nursing management in operating room”“quality of care”“nursing management model”等,中文檢索詞包括“手術室”“護理管理”“護理質量”等,共檢索相關文章379篇,經標題濾過、全文閱讀、去重等,共留取有效文章47篇。
1.2.2 成立專家小組 選擇三級乙等級別以上綜合性醫(yī)院的手術室專家,具備副高級以上職稱,且詳細了解本次調查目的,并自愿簽署參加研究,參與研究積極性較高。專家討論內容:通過改良德爾菲法構建的護理敏感指標對手術室護理質量的改革和完善。成立專家小組的目的:各專家成員進行面對面、對立主題研討方式,討論調查問卷內容、指標、名稱的直觀性、針對性及科學性,對敏感指標的選擇進行決策[3]。
1.2.3 護理質量指標的確定 采用改良德爾菲法對手術室護理質量敏感指標進行構建,具體如下:(1)入組的專家對留取的有效47篇文章進行輪流閱讀,并對文獻中關于手術室質量指標的定義、計算公式、文獻證據及研究方式進行匯總[3];(2)由入組專家對質量指標的適用性、名稱合理性、臨床意義、是否與護理相關、研究方法是否存在偏差及計算公式的準確性進行討論,直至所有入組專家對上述問題達成共識,篩選出護理質量相關的護理指標,如護理質量中的壓瘡、電灼傷等護理質量中相關護理指標[4];(3)根據手術室護理質量指標擬定首次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護理質量指標臨床意義、各指標重要性、研究方式合理性、數據收集可靠性。通過“結構-過程-結果”原則護理質量相關指標進行評價,采用李克特5級評分法:如1分為不重要、2分為不太重要、3分為一般重要、4分為重要、5分為非常重要[5]。整合的護理敏感指標形成24組,包括月手術累積時間、月手術累積量、高?;颊邞鳖A案落實率、術后切口感染率、手術復核率、手術室消毒清潔時間、手術患者依從性、恢復室未轉入率、手術患者身份核對準確率、三方核對執(zhí)行率、手術部位標識準確率、手術切除物殘留率、手術器械或切除遺留率、標本制作和送檢準確率、患者術中跌倒發(fā)生率、患者術中壓瘡發(fā)生率、患者術中墜床發(fā)生率、患者術中藥物錯誤應用率、輸血反應發(fā)生率、體位不當不良事件發(fā)生率、非計劃拔管發(fā)生率、術后壓瘡上報率、術后跟蹤完成率、設備故障致損發(fā)生率[6]。
1.2.4 手術室護理敏感指標的確立 將專家共同評分為4和5分即視為專家認可,首次調查問卷結束后,將各個問卷進行整合,對于評分1~3分項目進行整合,進行2次專家研討,采用逐條分析方式,對于護理質量指標專家認同率低于70%或變異系數(CV)>0.3的項目進行剔除,對于研究方法專家認同率低于70%或CV>0.3的項目進行修正,將討論結果生成并進行第2次小組會議研討[7],最終確定護理敏感指標,如3個一級指標(患者身份核對準確率、高?;颊卟涣际录l(fā)生率、手術室環(huán)境合格率)、7個二級指標[患者用藥錯誤發(fā)生率、患者術中不良事件(壓瘡、墜床、電擊傷等)發(fā)生率、標本送檢準確率、手術層流凈化時間達標率、醫(yī)護人員手細菌培養(yǎng)合格率、手術室器械預清潔執(zhí)行率、高危患者應急預案落實率][8]。
1.2.5 護理敏感指標的應用 組織手術室三級管理質量監(jiān)督核查小組,小組以手術室護士長和主管護師級以上職稱護理人員為核心,主要負責確定的護理敏感指標對臨床護理的指導:結合手術室實際情況對手術技能質量和手術室安全防范效果進行評價[9]。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手術室消毒合格率及不良事件發(fā)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分析,其中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術室消毒合格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手術器械潔凈指標、微生物檢測指標、環(huán)境衛(wèi)生潔凈指標合格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治療患者手術室消毒合格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手術治療患者手術室消毒合格情況比較(%,±s)
注:研究組采用基于改良德爾菲法構建的手術室護理敏感指標護理管理措施,對照組采用傳統德爾菲法構建的護理質量敏感指標護理管理模式
組別研究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197 213手術器械潔凈指標84.67±6.84 81.46±5.97 5.072<0.001微生物檢測指標86.24±5.27 84.83±4.67 2.872 0.004環(huán)境衛(wèi)生潔凈指標79.96±5.37 77.25±4.37 5.622<0.001
2.2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壓瘡、器械數目不符、漏送組織標準、電灼傷不良事件總發(fā)生率為1.02%(2/197),對照組為4.69%(10/213),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手術治療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護理質量為醫(yī)院醫(yī)療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質量評價為護理質量管理的核心組成部分,而具有針對性和直觀性反應的敏感性指標選擇為護理質量評價的關鍵所在,護理敏感指標是直觀反映護理行為對患者診療結果影響度的一組質量模型,借助敏感指標的監(jiān)測、評價、干預,可有效控制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保證護理最大實踐目的[10]。手術室質量與手術成功率存在密切關系,同時也是影響手術病死率、手術并發(fā)癥的首要因素,而手術室敏感性指標可直觀關系到手術診療質量和臨床診療效果[11]。
德爾菲法起源于上世紀50年代蘭德公司的實踐研究,該方法通過調查者擬定具有結構性和組織性調查問卷,并以電子函件方式發(fā)送至受邀專家進行征詢,專家再以匿名或署名的函件形式提交反饋意見[12]。但傳統的德爾菲法僅是單純函件形式進行意見發(fā)送、匯總、剔除形式,并不召開專家面對面討論回憶,研究者認為可避免在該學術領域內權威專家開展一言堂[13],但由于經過反復臨床實踐后發(fā)現,函件征詢對爭議點討論和復雜問題的決策,函件形式無法表述清除,而當面對面進行一到兩次專家小組討論,便于對異議問題、指標重疊、指標是否具有敏感性等方面達成共識,提高護理敏感指標臨床應用的適用性、規(guī)范性,且該方法分析的護理質量敏感指標更符合本院醫(yī)療情況,為后期指導臨床護理就敏感指標質控的護理工作提供引領性作用[14]。
除此之外,基于改良德爾菲法構建的護理敏感指標的設立,增減手術室護理質量具體環(huán)節(jié)標準和評估價值,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護理質量安全性、有效性、穩(wěn)定性等具備安全隱患的評價指標,優(yōu)化了護理管理執(zhí)行率[15]。尤其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研究組手術器械潔凈指標、微生物檢測指標、環(huán)境衛(wèi)生潔凈指標合格率分別為(84.67±6.84)%、(86.24±5.27)%、(79.96±5.37)%,與對照組相比均顯著提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研究組患者壓瘡、器械數目不符、漏送組織標準、電灼傷總發(fā)生率為1.02%,與對照組相比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手術室護理質量采用基于改良德爾菲法構建的護理敏感指標指導的質控,可顯著降低手術室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保證手術室消毒合格率,提高患者手術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臨床研究和廣泛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