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冰欣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圖為入城部隊占領南京偽總統(tǒng)府。
《吳錄》載,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嘆曰: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
誠然。曾經(jīng),以建業(yè)之飛甍馳道,高蓋華辀,誰能不跟著謝玄暉贊一句“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但,江山多嬌,也多變。自三國至隋唐,金陵王氣黯然斂收,降幡出,蘆荻秋。大江東去,也卷走了流不盡的英雄血。
鐘山的風雨,見證了無常無情的世事翻覆;潮水不斷拍擊空空的石頭城,又不斷寂寞地退回,既是六朝的金粉,是南北亂復南北合的金戈鐵馬,更是歷史一聲沉郁的慨嘆。
此后千年,金陵只靜靜地等待著天命所歸。最終,在新舊交替、激烈動蕩的時代,它等到了百萬雄師,等到了自己新的主人——擁戴著這百萬雄師的人民。
所謂天命,實為人心所向。人心所向何處?向著100年前,那群不畏流言、不懼生死、穿越燎原烽火的先行者,為我們開辟出的人間正道,前進,前進,前進,進。
2009年,江奇濤編劇、張黎導演的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肥撞?這部講述了何為“正道”、何以“滄桑”的優(yōu)秀作品,一經(jīng)問世即大獲好評,深入人心。時隔12年,張志堅、張桐、曾黎領銜主演,牛飄、施京明、黃品沅、石文中特別出演的話劇版《人間正道是滄桑》,則誓在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華誕之際,“重上正道征途”,再續(xù)輝煌。
該作由上海東方藝術(shù)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南京市話劇團、上海新可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lián)合出品。6月30日起,將在上海東方藝術(shù)中心首演,一連八場,并由此拉開30城56場全國巡演的帷幕。
為什么是《人間正道是滄?!??幕后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話劇版是否一定能夠滿足魂牽夢縈的劇迷的無限期待?
……前路漫漫。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電視劇的開場,湖南醴陵。楊家人聚在一起,看似兄友弟恭,實則暗流涌動。楊立華懷上了董建昌的孩子回家墮胎;楊立仁受到周世農(nóng)的蠱惑,準備刺殺北洋軍閥政府指派的三省巡閱使;楊立青則懵懵懂懂,誤打誤撞開了一槍。這一槍,使得楊家立刻四分五裂;傳統(tǒng)即將煙消云散,楊家的年輕人們先后奔赴當時的漩渦中心——廣州,離開了老一輩人怎么也不愿離開的故土。
敏感的觀眾,能在第一集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楊家的三個孩子,性格特征各有側(cè)重;他們的未來,也因此有著不同的方向;而他們的背后,卻靜靜站著同一個老父親、同一個“家”。張黎與江奇濤,其實是在透過這部劇集傳遞:每個中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墒?,無論走多遠,血緣始終將我們聯(lián)系在一起。
劇情發(fā)展到重慶談判時期,楊廷鶴與兒女們齊聚一堂。老爺子拿出了楊家的家譜,說:“國有正史,民有家譜。‘家這個字,大得很吶。家的上頭是家族,家族之上是民族,民族之上,那就是蒼天了。得知道自己是從哪來的到哪去,一脈種氣都是血緣連著,你就是跑到哪兒,也跑不出這本冊子。家國家國,無家無國?!?/p>
楊廷鶴又說,原先入冊的有二十四代,現(xiàn)在添了“立”字輩,捎帶上養(yǎng)孫小費明,一共二十六代。
楊家二十四代,中國二十四史。
所謂天命,實為人心所向。人心所向何處?向著100年前,那群不畏流言、不懼生死、穿越燎原烽火的先行者,為我們開辟出的人間正道,前進,前進,前進,進。
劇末,費明沒有辜負身邊長輩們的諄諄教誨,長成了個仁厚的少年:“……我哪也不想去,還想在這個家里,做你和外婆的外孫,做媽媽的兒子,我無法想象我會離開你們,我喜歡這個家,比哪個家都好。所以,外公,你答應我繼續(xù)做我的親外公,我們誰也不離開誰,好嗎,外公?”
楊廷鶴有些激動了,他仿佛預知到自己時日無多,但撐著一口氣,要把最后的話對費明說完:“我們過去是一家人,現(xiàn)在和將來都是一家人……什么時候都是,到哪兒都是,不論是生離死別,還是海角天涯,都是……”
“記住,人所以為人,在于信仰。你的親生父親,就是一個有信仰的人。其信仰是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這就是愛啊。大愛其實無言……我已感到,祖宗的召喚,聽到了,遠方的聲音,再也不用投奔怒海,隨波逐流……”
費明的親生父親瞿恩,是一個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革命戰(zhàn)士,黃埔軍校的教官,楊立青的人生導師和革命引路人。他的身上,理想主義色彩濃厚,卻以成熟、寬容、沉靜如海又飄灑若云的特質(zhì)呈現(xiàn),所以極富魅力,極富說服力,極富感召力。
理想照耀中國。100年了,依舊如是。
在接受《新民周刊》記者專訪的時候,上海東方藝術(shù)中心總經(jīng)理雷雯也感嘆道,當年電視劇橫空出世,在歷史的洪流里,各界人士共同探討如何救國,最后,是中國共產(chǎn)黨實踐了中國人民的理想,創(chuàng)造了一個嶄新的國度,令她動容不已?!敖衲晔墙h100年,數(shù)不勝數(shù)的‘紅色浪漫素材里,我為什么瞄準了《人間正道是滄?!??主要有三個原因?!?/p>
“其一,美。原劇是用電影的質(zhì)感在拍電視,每一幀都好像一幅油畫。此外,我本人是歷史系的,父親是黨史專家,一看這個團隊,從編劇、導演到演員,就明白絕對是誠意之作、嘔心瀝血之作。飾演董建昌的張志堅,父親早年是新四軍抗大蘇北第八分校的學員,后來在新四軍軍部文工團工作;飾演范希亮的黃品沅,外公是革命烈士吳振鵬,身上也有紅色基因……有這些人的加入,那么創(chuàng)作過程中負載的情感,焉能不打動觀眾?而且,這個劇的臺詞又好,很適合改編成話劇。”
“最近幾年來,我注意到一個喜人的現(xiàn)象,咱們的紅色題材,是越拍越好,血肉愈發(fā)豐滿、態(tài)度愈發(fā)坦誠,比如《覺醒年代》等等;而《人間正道是滄?!繁M管出得早,卻不遑多讓,同樣真實、客觀、轟動,表現(xiàn)出了共產(chǎn)黨人是如何在血與火當中逐步成熟的,讓你初看時驚艷,再度回味,依舊覺得余音不絕。電視劇我是一集不落看完的,且百看不厭。不由得就念叨著,什么時候,東藝也能自己出品一部像這樣的經(jīng)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