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在初中寫作訓練中,教師可以進行分層教學,結合學生的不同學習狀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分層,結合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差異化指導,并且制定分層化的教學目標。具體做法如下:
一、結合教學對象有效分層
首先,教師要對教學對象進行分層,這是分層教學實施的基礎。進入初中后,學生之間在學科能力上會慢慢分化。有的學生由于小學時有較豐富的語言積累,并且對寫作充滿興趣,表現(xiàn)出較強的寫作欲望,因此其作文能力也很強。反之,也有部分學生語言基礎較弱,且對于寫作訓練十分畏懼,因此,每次作文課堂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寫作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考慮到學生之間的這種差異,教師如果簡單地用統(tǒng)一標準要求所有學生,顯然不合適。教師可以適當對學生進行分層,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類型,給予差異化指導。這是分層教學有效實施的基礎。
教師可以根據(jù)班級學生的情況,采取合適的標準。比如,在教學中將學生分為優(yōu)秀層、中間層、后進層三個層次,這樣可以讓每一名學生都能找到所屬的層級,以有效提升作文教學的針對性。同時,教師要認識到學生作文能力處于動態(tài)發(fā)展的狀態(tài),有的學生可能在短期內(nèi)就獲得明顯的進步,有的學生可能因某種原因在寫作中出現(xiàn)進步或退步情況,因此,這種層級劃分應當是不斷變化的。比如在教學“學會記事”這個主題時,從學生的習作來看,有的后進層的學生由于掌握了正確的寫作方法,并且對自己描寫的事很感興趣,寫出來的文章有很強的可讀性。這時教師就可以適當考慮將這類學生納入到中間層,讓學生接觸更多進階的學習內(nèi)容。對退步的學生,也可以某種方式加以鞭策,使之寫作能力重新躍升。
二、根據(jù)教學目標合理分層
除了對教學對象進行層級劃分,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也很重要。在將學生分為不同層級后,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在寫作訓練中制定差異化的訓練目標。那些作文能力突出的學生,應當在作文訓練中逐漸發(fā)展思維能力,并且進一步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對于作文能力一般的學生,則要在夯實學生語言基礎的同時,讓學生掌握各種常規(guī)寫作方法和技巧;對于后進層的學生也不能遺忘,教師要幫助這部分學生建立學習信心,激發(fā)其寫作興趣,使其更好地融入課堂,完成一些基本的寫作訓練內(nèi)容,讓這部分學生更快地進入到中間層級,提升學生的綜合作文能力。
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確定,因人施教,對癥下藥。比如,潛力生在寫作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興趣低、信心不足,對他們的教學重點在于激發(fā)寫作興趣,提高寫作信心。而優(yōu)秀學生的問題在于容易驕傲自滿,因而教學目標應注意引導他們看到樓外之樓,山外青山,創(chuàng)新突破。需要注意的是,教學目標分層僅僅是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與階段化發(fā)展的手段,作文教學的核心目標仍然要落在提升學生整體的作文能力上。比如在教學“怎樣選材”這個主題時,對于后進層和中間層的學生,要讓他們理解作文選材的重要性,結合一些范文的閱讀體會作文選材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對于優(yōu)秀層的學生,要讓他們在選材時針對性更強,并且在作文中更好地運用素材,寫出質量更高的文章。
三、對于教學方法具體分層
分層作文教學,同樣應當體現(xiàn)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上,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同一個寫作訓練主題,根據(jù)不同層面的學生,作文指導思路和寫作訓練方法也要有所不同。同時,教師要關注學生在寫作中存在的問題。每一個層面的學生都會在寫作中表現(xiàn)出一些典型問題,從這些具體的問題出發(fā),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這樣才能幫助學生獲得實質性的提升,讓分層教學的效果更好地展現(xiàn)出來。
比如“抓住細節(jié)”這個主題的寫作訓練,教師選取了作文角度“第一次”,讓學生根據(jù)這個切入點突出細節(jié),盡量讓細節(jié)描寫更加細致生動。從學生的習作來看,很多潛力生在寫作中仍然沒有擺脫小學作文的局限,選材同質化、內(nèi)容平庸的現(xiàn)象很常見。對此,教師要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指導。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展示許多成長中且不同于小學時的“第一次”,如第一次離開父母開啟住校生活,第一次與同學結伴完成科學實驗,第一次外出旅行等。有了這些內(nèi)容后,學生的思維慢慢變得開闊,也能夠找到更多自己真正想寫的內(nèi)容,這樣的指導才有成效,學生會在這些寫作訓練中獲得實質性的作文能力提升。
教學實踐證明,分層作文教學是更加人性化的作文教學方法,能幫助更多學生在已有寫作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作文水平,寫作訓練的作用也能更好地展現(xiàn)出來。因此,值得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