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研究生學術英語能力提升促成環(huán)節(jié)教學設計

2021-06-30 03:45夏丹
教師教育論壇(高教版) 2021年2期

作者簡介:夏丹,女,武漢人,博士,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語用學、法律語言、語言教育研究.

摘 要: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學術英語能力。口頭報告要求學生根據(jù)展示任務搜集材料、分析材料、組織材料和匯報材料,是綜合訓練學生學術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要充分認識學生的產(chǎn)出困難,了解學生現(xiàn)有水平與產(chǎn)出目標的距離,幫助學生實現(xiàn)從i到i+1的能力提升。

關鍵詞:學術英語能力;產(chǎn)出困難;口頭報告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5995(2021)03-0051-06

研究生的學習目標就是開展學術研究工作,培養(yǎng)學術能力應該成為研究生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公共英語教師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術能力,在教學實踐中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zhàn)。學術英語(EAP)具有一定的學科特異性[1],學術英語教學如何才有價值,不少學者與一線教師進行了研究探索。有的學者認為不同學科之間雖然存在差異,但公共外語教師仍然可以在學術語體和學術規(guī)范等方面找到相通之處進行教學[2][3]。實踐中如果外語教師受專業(yè)知識限制,只教授學生學術論文語體,既可能與以內(nèi)容為依托的教學理念背道而馳,也可能因教學乏味而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有的一線教師與專業(yè)導師合作,由專業(yè)導師推薦英文文獻,作為教師課堂授課的語料來源,這種教學“對教師教學投入和學生學習投入均提出了更高要求”[4],學生感到教學內(nèi)容過于專業(yè),導致學習動機受挫。EAP教師普遍缺乏學科知識背景,學術英語教學共同體建設也難有實質(zhì)性突破,探索EAP教學方法必然地成為了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改革中的難題。本文以口頭報告這一語言輸出活動為切入點,探究教師如何以學術能力提升為導向有效促成。

一、“產(chǎn)出導向法”和“促成有效性標準”

傳統(tǒng)的課堂展示是教師在任務教學法指導下給學生提供的一種“輸出”機會,強調(diào)學生對英語的運用。教師只提供了產(chǎn)出機會,并未給予產(chǎn)出系統(tǒng)幫助,學生只能在已有的語言知識和百科知識上的范圍“掙扎”[5]。產(chǎn)出導向法針對外語教學學用分離問題,從“輸出驅(qū)動假設”出發(fā)逐步豐富發(fā)展,提出四大教學理念(即學習中心、學用一體、文化交流和關鍵能力)、四大教學假設(即輸出驅(qū)動、輸入促成、選擇學習和以評為學)和以教師為主導、師生共建的教學流程(即驅(qū)動、促成和評價三個階段組成的循環(huán)鏈)[6]。

產(chǎn)出導向法認為,教師除了要為學生提供支持和幫助外,更為重要的是,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教師應是課堂教學的設計者(designer)、組織者(organizer)、引領者(leader)和指揮者(director)。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不能代替學生學習,但在課堂上如何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學習、學有成效,教師起著主導作用[5]。圍繞如何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文秋芳提出“促成有效性標準”[7],即“漸進性”、“精準性”、“多樣性”,為教師的促成提供了指導原則。邱琳將促成有效性標準的落實途徑層層推進,進一步優(yōu)化了原理論框架[8]。產(chǎn)出導向法確認了教師在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作用,既尊重中國的教學實際,還賡續(xù)了被忽視的理論傳統(tǒng)。

促成有效性標準強調(diào)教師在綜合考慮教學目標(即對接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即對接產(chǎn)出困難)的基礎上,以“關鍵能力”的培養(yǎng)為教學目標,選擇輸入材料,設計循序漸進的促成活動,幫助學生“學以致用”,這與本文以學術英語能力為導向的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的目標一致。因此,產(chǎn)出導向法和促成有效性標準理論可以指導研究生學術英語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下文,將具體論述以學術英語能力為導向的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中的促成實施依據(jù)。

二、以學術英語能力為導向的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中的促成實施依據(jù)

在以學術英語能力為導向的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中,教學目標如何確立,產(chǎn)出困難如何發(fā)現(xiàn)診斷,是兩個重要問題,厘清這兩個問題有助于說明“產(chǎn)出導向法”促成環(huán)節(jié)的“對接”依據(jù)。

(一)教學目標

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目標包括語言能力和學術能力兩個方面。語言能力是指掌握英語作為交流工具的能力,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學術能力是指在專業(yè)領域挖掘和尋找有價值的問題、并探索提出對應解決方案的能力。英語語言能力強意味著可以更快捷獲取學術文獻,也意味著能將研究成果發(fā)表到國際刊物,參與學術交流。對于特定學科和特定學術問題,英語語言能力不強甚至會成為學術能力發(fā)展的“絆腳石”。提升學術英語能力,必須將英語語言能力的提升和學術認知能力的發(fā)展結合起來,避免“單純技巧訓練中割裂語言和思維的弊病,表層語言特征和學科世界觀、認識論相脫節(jié)的弊病”[9]。因此,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目標應是增強學生搜索材料、分析材料和組織材料的學術技能,以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實踐看,英語課堂展示需要多方面的學術能力支持,也是訓練學生學術能力有效途徑,教學過程中就當著重考慮以下能力目標的實現(xiàn):

(1)搜索文獻的能力。搜索文獻的能力是指學生基于研究問題,知道去哪里查找資料的能力。

(2)批判性閱讀文獻的能力。批判性閱讀文獻的能力是指學生能夠區(qū)分觀點和事實,能判斷觀點或結論是否有足夠的證據(jù),能判斷數(shù)據(jù)的來源和方法是否合理等。

(3)基于研究問題重組和使用文獻的能力。使用文獻的能力是指學生能夠根據(jù)話題任務對信息進行篩選、分類、重組的能力。

(4)展示科研成果的能力。展示科研成果的能力是指PPT排版、設計等制作技巧,學生只要有模板和模仿的案例,提升效果往往比較快。

(5)學術語境下互動交流的能力。互動交流的能力是指和聽眾互動溝通的能力。學生通過聲音、語調(diào)語速、眼神互動等非言語交際策略的運用吸引聽眾的關注,給聽眾留下或自信或幽默風趣或嚴謹認真的印象。匯報結束之后,在與聽眾的問答互動環(huán)節(jié),能為聽眾答疑解惑。在本文設計的匯報人提問、聽眾回答參與、匯報人反饋的互動環(huán)節(jié),匯報人要做到真正聽懂聽眾的回答,簡短予以評價,再提出自己或贊同或反對或補充的反饋意見。

(二)產(chǎn)出困難類型及原因

提升學生的口頭匯報質(zhì)量,要深入了解學生的產(chǎn)出困難。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反思日志以及學生與老師互動答疑,發(fā)現(xiàn)學生的產(chǎn)出困難普遍有以下幾種情形:

(1)對話題陌生,不能搜集相關資料。例如,一個學生在反思日志中寫到,“我選擇的話題是博雅教育。最開始的時候我是直接把這個英語詞匯放到了翻譯軟件中翻譯的,翻譯的結果是‘文科教育,于是我最開始準備的是關于文科教育方面的展示。后來在看關于文科教育的文獻的過程中才偶然看到了liberal arts education及其正確的中文翻譯——博雅教育。這才又開始重新準備”。

(2)閱讀和理解文獻有困難。例如,一個學生在反思日志中寫到:“閱讀這些國家的文獻花了我許多時間,主要是文獻里有很多不認識的單詞,還需要在文獻中找出關鍵的信息”。

(3)對相關資料不能取舍、不會進行有邏輯地組織。以An introduction to Thomas Wolfes life experience這個話題為例,這個話題難度不高,學生能搜集很多相關資料。但是,學生在選擇信息的時候,容易被網(wǎng)站上的資料牽著鼻子走,找不到這些信息和話題之間的關聯(lián),尚不能充分消化、理解和運用這些資料。

(4)論證不夠充分和科學。比如從政治、經(jīng)濟、社會、教育、家庭地位等方面介紹女性的變化這個話題。以政治方面的改變?yōu)槔?,很多同學注意到現(xiàn)代女性參政議政的現(xiàn)象,注意到女性在政治領域的杰出貢獻。他們這樣展示:In the 19th century: Women were excluded from politics. They have no right to participate in politics, and their political status is extremely poor. In modern society: China adopts two means to promote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s: Women enjoy equal rights to vote and stand for election; Government formulates special policies to support the cultivation of female cadre. Women have held important leadership positions in the countrys top power institutions, and they are active in todays politics. 這樣的課堂展示很常見,僅有論題+概述性的論述,混淆了事實和觀點、原因和結果,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論點+論證。

從任務本身(話題)、設計任務的主體(教師)和實施任務的主體(學生)三個方面,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規(guī)律:(1)話題難度大,學生產(chǎn)出困難就大。與信息類(informative)話題比,勸說類(persuasive)話題對學生更難,學生對教材中教育、文化、時尚等話題相對熟悉,對醫(yī)學領域的流行病、對文學領域的女性主義等話題相對陌生。(2)教師促成少,學生產(chǎn)出困難就多。設計任務的教師如何明確產(chǎn)出任務,如何在恰當時機介入任務的實施,如何輸出促成直接影響學生對任務產(chǎn)出的困難認知。(3)專業(yè)不同,學生產(chǎn)出困難不同。學生的專業(yè)背景也是影響任務產(chǎn)出困難認知和課堂匯報質(zhì)量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文學專業(yè)的學生在準備女性主義的話題時體現(xiàn)了明顯的專業(yè)優(yōu)勢,教師可以充分考慮和利用學生的專業(yè)差異。

三、教學流程和促成活動的實施

(一)教學流程

“產(chǎn)出導向法”理論指導下的教學流程是驅(qū)動、促成和評價三個階段組成的循環(huán)鏈。我們將POA教學流程分為課前、課上、課后三個階段,并細化為教師確立交際場景等10個環(huán)節(jié),對每個環(huán)節(jié)明確了具體要求,如表1所示。

與“任務教學法”指導下的課堂展示不同,POA指導下的促成環(huán)節(jié)貫穿整個教學流程。課前包括:環(huán)節(jié)2,教師在確定話題后,指導學生明確話題的具體要求;環(huán)節(jié)3,教師根據(jù)話題難易程度和類型,補充英文文獻、視頻、范例等材料。課上包括:環(huán)節(jié)5,匯報人和聽眾的角色互換,匯報人設計問題,聽眾回答;環(huán)節(jié)8,教師依據(jù)學生匯報中的問題拓展課文之外的教學內(nèi)容。課后包括:環(huán)節(jié)9和10,教師布置反思和修改作業(yè),促成學生的獲得感。

(二)促成活動的具體實施

促成圍繞教學目標,權衡學生產(chǎn)出困難,循序漸進,對癥下藥。

1. 精準性促成:明確單個話題的學術拓展性和話題間的內(nèi)在邏輯性

“精準性”關涉促成目標,如果缺乏“精準性”,促成活動不能對接產(chǎn)出目標。以沃爾夫的短篇小說“遠與近”這個單元為例,教材提供的閱讀材料是一則短篇小說,教師首先要明確總體產(chǎn)出目標是如何訓練學生通過文本細讀和外部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分析作品主題,通過文學評論的學術訓練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然后,教師要將總目標分解為子目標,每個子目標還可以再分解為小目標。這個單元一共有4個子目標,分別對應4個話題;

話題1:An introduction to Thomas Wolfes life experience(信息類)

話題2:An introduction to Thomas Wolfes work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信息類)

話題3:The historic background of the short story “The Far and the Near” and the lost generation (信息類)

話題4:Talk about the theme of the story (勸說類)

子目標下的小目標對應每個話題的難點。如圖1所示:

教師的促成作用體現(xiàn)在:通過與學生討論共同制定話題,每個話題對應子目標。同時,教師要對負責每個話題的學生進行具體指導,要明確告知話題的目標、要求和難點。話題1是介紹作者生平,話題2是介紹作者的主要作品和創(chuàng)作特點,話題3是介紹該小說的時代背景,話題4是分析課文的主題。對于話題1,學生可以從家庭、婚姻、教育、友誼等方面全面認識作家,并抓住作家英年早逝、才華橫溢等的人生特點。對于話題2,需要提醒學生不能僅僅羅列作品,應該介紹最有代表性作品的主要內(nèi)容,印證創(chuàng)作內(nèi)容自傳性、語言富有詩意的特點。對于話題3,可以提示該作品的時代背景是美國經(jīng)濟大蕭條,重點說明經(jīng)濟大蕭條產(chǎn)生的原因、影響和在作品中的體現(xiàn)。對于話題4,提示學生通過文本細讀,結合時代背景,分析作品主題,主題具有多樣性。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這些具體要求也是評價的標準,他們非常愿意了解這些標準,并朝這些標準去努力。讓學生自身明確每個話題的重點、難點和需要避免的問題,可以幫助他們有意識地主動地提升英語學術能力。教師的促成作用還體現(xiàn)在:分析話題內(nèi)部的邏輯關聯(lián)性。教師不妨告知學生話題選取的依據(jù),即與課文內(nèi)容的相關性、話題自身的學術性和話題群的內(nèi)在邏輯性。課文不再是學習的中心,而是輸入材料的一種,從課文中引申出來的話題,其自身的學術性體現(xiàn)在該話題有較大的學術探索空間,每個單元設計的4-5個話題并不是完全獨立的,比如話題1、話題2和話題3都是為了更好的完成話題4,如圖2所示。

2.多樣性促成:拓展資料,多樣輸入

“多樣性”標準強調(diào)多元信息渠道和多種活動形式能營造生動的課堂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8]。對于匯報這個活動本身而言,根據(jù)展示的話題不同,促成活動形式也可以多樣。比如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going abroad(出國的利與弊)這個話題,可以讓學生角色扮演以辯論或采訪的形式匯報,或者讓學生先做問卷調(diào)查,再匯報調(diào)查結果。對于輸入材料形式和內(nèi)容的多樣,還是以《遠與近》這個單元為例,針對話題1,教師給學生提供了關于作者的英文電影Genious;針對話題2,教師給學生提供其代表作《天使,望故鄉(xiāng)》、《時間與河流》、《你不能再回家》、《托馬斯伍爾夫短篇小說選》等中英文電子版;針對話題3,教師給學生提供了與作家同一時期但學生更熟悉的作家海明威的作品;針對話題4,提供了電子期刊學術論文From Darkness into Light: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llusion and Reality in Anton Chekhovs ‘The Kiss and Thomas Wolfes ‘The Far and the Near。英文電影可以幫助學生更直觀形象地了解作者,增加了趣味性,電子期刊學術論文可以引導學生從學術文獻中獲取信息,是學術訓練的重要途徑。需要說明的是,學生在準備的過程中不需要局限于老師補充的材料,學生可以自主搜集其他形式的資料互相補充。

3.漸進性促成:以評為學,同伴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

“漸進性”關涉促成過程。如果缺乏“漸進性”,促成活動步子邁得太大,課堂知識無法內(nèi)化為產(chǎn)出的程序性能力,學生就難以達成產(chǎn)出目標[8]。學術能力的提升是學術思維的養(yǎng)成過程。教師要讓學生觀察他人的表現(xiàn)、觀察師生對他人表現(xiàn)的評價、接受師生的評價、自己反思、進一步印證以及付諸行動,在這個循序漸進的學習活動中,實現(xiàn)從知識到能力的躍升。這里要特別分析互評環(huán)節(jié),為了鼓勵學生積極互評,教師要求匯報人在匯報結尾設計一至兩個問題,讓聽眾先回答,然后再總結。以“凱特肖邦的生平介紹”話題為例,學生設計了以下問題:

① Have you heard of Kate Chopin before?

② Has anyone read her works?

③ What else do you know about her?

④ What do you think of Chopin after my introduction?

⑤ What has impressed you most about her life?

⑥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role of women in marriage?

⑦ If you experience the hardships of life like Kate, will you be defeated by the hardships or will you gain insights from life like Kate?

⑧ Should we persist when we think differently from the general public? Why?

問題①和②都是YES/NO問題,過于簡單,不能給予聽眾發(fā)揮的空間,不鼓勵學生問這樣的問題。問題③問的是除了匯報的內(nèi)容,對作者還了解什么,超出了聽眾的知識范圍,難度大,也不鼓勵學生準備這樣的問題。問題④和⑤問的是經(jīng)匯報人介紹之后,如何認識作者,或者說哪個方面能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的問題聽眾一般能給予回答,但往往深度不夠。問題⑥問的是如何評價女性在婚姻中的角色和地位,這個問題基于小說作者在婚姻中的狀況的了解,屬于比較好的問題,鼓勵學生設計這類問題。問題⑦和⑧問的是如果遇到和小說作者類似的境遇,會怎么樣?這樣的問題深入小說作者生平中最突出的部分,聯(lián)系實際談見解,聽眾發(fā)揮的空間很大,問題有深度。匯報人發(fā)出一些互動的問題,為同伴提供了課堂輸出的機會,通過這些問題的互動,可以加深匯報人對話題的漸進理解。

四、教學效果評估及未來改進方向

教學效果主要通過學生的課堂展示,課堂上其他學生的互動反饋以及學生的反思日志來觀察。

首先,學生學會利用網(wǎng)絡搜索信息資源。例如,有學生在反思日記中寫到,“因為我展示的主題是月亮在西方文化中所代表的意向,所以需要查閱大量外文網(wǎng)站,在這個過程中讓我學會了使用像維基百科、微軟搜索、必應等搜索工具。這些工具讓我查到了很多關于月亮的西方故事”。

其次,學會甄別有用信息,學會在海量信息中取舍信息。有學生寫到,“現(xiàn)在看起來理解‘衛(wèi)生假說很容易,其實在當時我是結合了好多資料才搞明白的。搜索結果會有很多,這時就應該注重選擇可靠的網(wǎng)址和資源。觀看視頻可以極大提升理解問題的效率,特別是醫(yī)學知識、圖片和視頻會以其形象化特征幫助我們理解問題”。

第三,學生有了學術規(guī)范意識,學術閱讀能力提升。大部分學生在口頭展示PPT的最后都提供了參考文獻和網(wǎng)站。從開始對學術文章的陌生、畏懼到熟悉,再到能從學術文章中提取有用信息,體現(xiàn)了學生學術閱讀能力的提升。

第四,從聽眾反饋情況來看,從學期初較多關注PPT設計、圖片和視頻等多模態(tài)材料的運用,以及匯報人語速、語音、眼神交流等口頭匯報技巧的評價,到學期末更多關注內(nèi)容的豐富性、結構的合理性以及論證的邏輯性和充分性等,體現(xiàn)學生對分析和組織材料形成了認知。

第五,學生的科研意識有了提升。比如有一個話題是分析出國的利與弊。有學生制作調(diào)查問卷,在有出國經(jīng)歷的同學中開展小型調(diào)查,得出研究結論。這樣的研究雖然很少,但能起到好的示范作用,可帶動其他同學開展類似的科研活動。

五、結語

學術英語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學術意識,初步掌握學術研究方法,提升學術能力。在運用POA理論進行促成教學設計時,教師需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處理好輸出和輸入的關系,精準定位輸出目標,提供多樣的輸入材料,通過有效互動和及時反饋,逐步讓學生在完成輸出任務的過程中練習學術研究。在當前教育背景下,受教師隊伍自身學術背景的限制,專門用途英語和專業(yè)學術英語還無法在各個高校廣泛開設,通用學術英語對于師范類院校,對于非211類本科背景的研究生而言,仍然是合適而有效的過渡。

參考文獻:

[1]Hyland, K. Specificity Revisited: How Far Should We Go Now?[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02(21): 385-395.

[2]蔡基剛. 高校英語教學范式新轉移:從語言技能訓練到科研能力培養(yǎng)[J].外語研究,2019(3):55-60.

[3]蔡基剛. 基于語步辨認的中國本科生專業(yè)期刊英語論文讀寫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9(3):76-82.

[4]章木林、鄧鸝鳴. 學術英語改革中教師投入的制約因素研究[J].現(xiàn)代外語,2019(1):110-121.

[5]文秋芳. “產(chǎn)出導向法”的中國特色[J].現(xiàn)代外語,2017(03):345-358.

[6]文秋芳. 新時代高校外語課程中關鍵能力的培養(yǎng):思考與建議[J].外語教育研究前沿.2018(1):3-11.

[7]文秋芳. “產(chǎn)出導向法”教學材料使用與評價理論框架[J].中國外語教育,2017(2):17-23.

[8]邱 琳. “產(chǎn)出導向法”促成環(huán)節(jié)的辯證研究[J].現(xiàn)代外語,2019(3):407-418.

[9]王春巖.全球20所大學學術英語能力內(nèi)涵調(diào)查及對我國的啟示[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9(3):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