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彬,吳一飛
(馬鋼設備管理部,安徽馬鞍山 243000)
由于人工上紙?zhí)淄策^程會占用出口段連續(xù)運行時的穿帶時間,稍有差錯便會造成出口活套沖頂停車(在120 m/min 的工藝速度下,出口從降速——剪切——分卷——卸卷——上紙?zhí)淄病崴伲麄€過程只有90 s左右)。
人工上紙?zhí)淄沧鳂I(yè)步驟如下:
剪切后卷取機進行收卷,芯軸外置支撐打開,卸卷小車將成品鋼卷運送至稱重鞍座。然后由2~3名操作工將紙?zhí)淄部沟郊缟希\送到芯軸旁,舉起紙?zhí)淄苍偬兹胄据S,其中1 人用自制的定尺測量紙?zhí)淄苍谛据S上的對中位置并進行調整,確認無誤后由另一名操作工啟動穿帶操作:卷取機外置支撐下,芯軸膨脹,伸縮導板抬起,皮帶助卷器進入進行穿帶。
由于人工作業(yè)必須中斷自動化控制流程,作業(yè)區(qū)域又在皮帶助卷器和芯軸等關鍵設備之間,屬于高危作業(yè)區(qū)域。使用工業(yè)機器人來代替人工搬運和安裝定位,不僅可以提高作業(yè)效率,清除生產線自動化生產的短板,更重要的是大大降低了對操作人員人身傷害的可能性。
總結起來,增加自動上套筒機器人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人員效率低
大荔縣土地總面積1776.4km2,分為北部黃土臺塬區(qū)、中部洛灌區(qū)、東部黃河灘區(qū)和南部沙苑區(qū),除沙苑區(qū)外,其他各區(qū)均適宜核桃生長,我們充分利用此類土地大力發(fā)展核桃產業(yè),促進農村產業(yè)結構調整,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普通壁厚15~25 mm 的紙?zhí)淄残枰? 人在穿帶前將其抬裝到卷取機芯軸上并且使用人工測量定位,壁厚超過30 mm 的紙?zhí)淄灿捎谔兀執(zhí)淄仓亓繌?5 kg 到45 kg 不等)甚至需要3~4 人才能抬起裝到芯軸上。
(2)操作不安全
上紙?zhí)淄捕ㄎ缓筮M行穿帶動作:外置支撐下——芯軸膨脹——皮帶助卷器進——芯軸旋轉開始穿帶。如果設備出現問題造成異常動作的情況下,上套筒的人還沒有離開芯軸區(qū)域,則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隱患。
(3)影響生產效率
人工操作上套筒需要考慮安全和時間問題,生產120 m/min 速度的產品工藝段需要降速到100 m/min 速度生產,否則出口段來不及處理會造成機組停機。降速生產必然造成生產效率的降低,自動化裝置可以準確計算時間且差錯率很低。
工業(yè)機器人的自由度決定了它的整體靈活性和活動范圍,每一個自由度具有一個單獨方向的運動作業(yè)能力,即每個關節(jié)作為一個單獨的伺服機構,稱為一個運動自由度。從紙?zhí)淄残枰\輸的空間路線制定方案,擬采用六自由度工業(yè)機器人,其軟硬件構成和控制精度見表1。
表1 機器人軟硬件構成
六自由度機器人有如下特點:
(1)可編程:可隨工作環(huán)境變化的需要而再編程,是柔性制造系統(tǒng)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擬人化:在機械結構上有類似人的行走、旋轉、大臂、小臂、手腕、手爪等部分,在控制上有電腦。六自由度機器人對紙?zhí)淄驳淖ト?、提升、旋轉、喂入等一系列動作組合滿足要求。
(3)通用性:在執(zhí)行不同的作業(yè)任務時具有較好的通用性。比如,更換工業(yè)機器人手部末端操作器(手爪、工具等)便可執(zhí)行不同的作業(yè)任務。
根據現場位置和測量數據制作仿真系統(tǒng),見圖1所示。標識機器人為六自由度電驅,機器人本體等硬件系統(tǒng)安裝在皮帶助卷器與稱重鞍座之間的位置。
圖1 仿真模擬
控制模式分為人工手動模式和自動模式,之間轉換由人工觸發(fā)。
手動模式(優(yōu)先):分示教器調試使用模式和人工手動模式;
自動模式:依據生產線條件因素觸發(fā),機器人自動完成上紙?zhí)淄踩^程的工藝模式。
機器人準備位動作條件:轉換開關選擇“機器人上紙?zhí)淄病狈绞剑е砥骰匚恍盘?、外置撐打開信號、皮帶助卷器壓輥回位信號、芯軸收縮信號全部滿足,同時接受到分卷剪切信號。
機器人等待位動作條件:卸卷小車行走編碼器測量小車到達稱重鞍座,為避免編碼器故障時機器人動作發(fā)生意外損傷設備,又在鞍座旁邊增加鋼卷小車接近開關作為雙重保險。
完成信號:當機器人回到等待位時向生產線發(fā)出完成信號,然后外置支撐下,芯軸膨脹,皮帶助卷器進入進行穿帶運行。
常用紙?zhí)淄惨?guī)格見表2。
表2 紙?zhí)淄惨?guī)格重量分布
放置對象(芯軸):直徑470 mm(最小支持450 mm),放置后與板帶中心線偏差最大不超過15 mm。
生產線冷態(tài)聯動試車,機器人自動投入并從20%到100%進行調速試驗,對系統(tǒng)參數優(yōu)化。試驗顯示在全速情況下機器人從等待位開始動作到上完紙?zhí)淄埠笸庵弥伍_始動作穿帶,時間僅為10 s。
控制流程圖見圖2。
圖2 控制流程圖
(1)安全聯鎖:轉換開關選擇方式(機器人上套方式和人工上套方式),操作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2)安裝2 m 高防護網及安全欄桿,制作警示語。
(3)制定安全操作規(guī)程和相關作業(yè)文件,全員培訓。
連續(xù)生產上紙?zhí)淄伯a品,對機器人動作進行驗證運行正常,該項目于2017 年6 月建成投用,已運行近4 年,機器人共完成自動上紙?zhí)淄布s3.2 萬次,成功生產上紙?zhí)淄伯a品約16萬t。
馬鋼彩涂線自動上套筒機器人投資改造項目經連續(xù)生產驗證能滿足現場生產的需要,消除了人員在該區(qū)域人工上紙?zhí)淄驳臉O不安全因素,其理論計算最高線速度可以比原來提高15%左右,同時節(jié)約了2~3 人的人力成本,達到了方案設計的預期目標。該項目從安全生產和減員增效方面都具有一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