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昌
雍正的《悅心集》中載有釋道林《答白居易》一文,不足百字,開始便是結(jié)束,沒有一絲牽扯,戛然而止,空谷幽響,卻也意味深長:元和中,白居易出守杭州,入山禮謁,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曰:“三歲孩兒也解恁么道。”師曰:“三歲孩兒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p>
文章有《世說新語》筆意,尤其禪師結(jié)語一句,醍醐灌頂,足抵一篇洋洋灑灑的醒世長文。故事在《祖堂集》《五燈會元》《釋氏稽古略》《八十祖道影傳略》均有記述,文字略有出入而已。可見這個故事流傳之廣,影響之深,雍正收錄此文,看來他還是很有眼光的。
釋道林是歷史上一位有名的禪師。據(jù)傳,他見松林蔽天,有所頓悟,遂棲止松巔,凡四十春秋,世人謂之“鳥窠禪師”。一句“三歲孩兒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讓白居易撥云見日一般,深為嘆服。他在西湖邊上建造竹樓閣,把禪師從樹巔上請下來,請其居住,時常造訪,參學(xué)問道。受道林禪師啟發(fā),白居易由此又名香山居士,終生銘記禪師教誨,修行不倦,最終成為一名有道的“編外”高僧。后來竹樓閣改名廣化寺,里面還有白居易的畫像。
三歲孩兒“道”得,何以八十老人“行”不得?“道”是口舌之功,往往不費吹灰之力,所謂坐而論道。而“行”是向上,是用力,是逆水行舟,要付出汗水、利益,甚至性命,孟子所謂“舍生取義”。人性的弱點,總是好逸惡勞,省心省力還要居處光鮮,那就只有反身“向下”,隨波逐流。盡管道理早已爛熟于心,腳下還是不肯邁動一步,“道得行不得”,不知不覺,“民斯已為下矣”。
彭端淑《為學(xué)一首示子侄》里講了一個蜀僧渡海的故事。有兩個僧人,一貧一富。貧者對富者說:“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不解:“吾數(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窮者說:“吾一瓶一缽足矣?!钡诙辏氄咦阅虾_€,“富者有慚色”。
同樣是“之南?!保徽邤?shù)年不得,貧者“一瓶一缽”次年自南海歸,何也?“為”與“不為”之故也。不為,理由很多;為之,“一瓶一缽”足矣。一個企業(yè)家成功的秘訣:“別人是‘不到黃河不死心,不撞南墻不回頭,我是到了黃河也不死心,造一座橋過去;撞了南墻也不回頭,搭個梯子過去。”任何事情只要有了堅定的信念和必死的決心,山河也會讓路。只要堅定地走下去,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人到達不了的目標(biāo)。
老和尚只說家常話,真神仙必不言上天事。真理就是這么簡單,區(qū)別在于“行”與“不行”。知易行難,道理都懂,能否躬身踐行,持之以恒,一以貫之,便見人之高下。蕓蕓眾生,“真行”者有之,類“一瓶一缽”的貧僧;“不行”者有之,類“數(shù)年欲買舟而下”的富僧;行不堅定,“中道而廢,今汝畫”者居多。所以世上真正的惡人是少數(shù),真正的高人是極少數(shù),平常碌碌無聞,“泯然眾人”者,如過江之鯽,不可勝數(shù)矣。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而且要“行”得堅定,要立定腳跟,生命不息,“行”之不止。穿越千年,釋道林的話聽起來,仍然振聾發(fā)聵,令人聳然一驚,然后重拾信仰,迎向風(fēng)雨,邁步前行。就像一首名為《船》的詩中所說的那樣:只要我還有一根完整的龍骨,絕不駛進避風(fēng)的港灣;把生命放在征途上,讓勇敢來決定道路的寬窄、長短。
圖:陸小弟? ?編輯:夏春暉? 3867532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