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
兩把菜刀擺在你面前,“張小泉”和“雙立人”。
張小泉創(chuàng)建于1663年,當年用龍泉之鋼鑄造,66道工序,曾被列為貢品;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得過銀獎,還是唯一被評為國家馳名商標的刀剪類商品,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百年品牌。雙立人創(chuàng)建于1731年,它所在的索林根小城地處德國西部,是歐洲不銹鋼技術的發(fā)源地。也是1915年,雙立人在舊金山世界博覽會上獨攬四項大獎,是如假包換的德國百年品牌。
如今的張小泉亦步亦趨地走在先人開拓的路上,材料不變,工序不變,款式不變,視之為“百年傳承的工匠精神”。雙立人則百般求變,不銹鋼技術不斷迭代,生產工藝全面創(chuàng)新,款式、門類更是層出不窮。
在商店里,張小泉菜刀的價格是雙立人菜刀的1/20,至于銷量和銷售區(qū)域,差距更大。
中國缺的應該是雙立人“新工匠”。全國老字號品牌超過1.2萬個,攤開來,家家都有一個與傳承和工匠精神有關的“神話”,可是有的茍延殘喘,有的容光煥發(fā)。究其根源,正是有新舊之別。譬如張小泉和雙立人,它們在百年前能各自崛起,都因為它們的工匠對當時的鍛鑄技術實現了突破。他們所生產的菜刀鋒利輕快、造型時尚,其風格被固化為傳統(tǒng)而得以流傳。
但是,時間會消磨一切。如果后世匠人抱守古人而不思進取,傳統(tǒng)會成為枷鎖。
云南白藥由云南傷骨名醫(yī)曲煥章發(fā)明于1902年,被視為止血神藥,其配方、工藝列入國家絕密。早年的白藥,為粉末狀的小瓶封裝,一姓單傳,百年不變。也是從十多年前開始,這家企業(yè)在王明輝的帶領下,開發(fā)出膠囊劑、酊劑、硬膏劑、氣霧劑、創(chuàng)可貼等新品類,甚至還進入牙膏、洗發(fā)劑等快消品領域,成為老字號企業(yè)中第一家年銷售額突破百億的公司。如果固守曲老藥師的小瓶模式,云南白藥恐怕迄今還是一家偏居南方一隅的小而美作坊。
我們推崇的新工匠有三個特質:第一是手藝人精神,專注于產品。產品是他的人格投射。第二是現代性,即與新技術、新思維、新生活方式有關。第三是顛覆能力,能夠在最普通的商品中重構審美。
真正的工匠精神不是回到傳統(tǒng),而是從傳統(tǒng)出發(fā),在當代的審美和生活中重新尋找存在的價值。美國社會學家理查德·桑內特在專著《匠人》中解讀道:“通過制造的物品去了解自身,體現時代的生活品質和審美特征?!痹谒磥?,“制造就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