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紅 王穎 張建鋒 張欣培
圖/IC
一則爆料引發(fā)了監(jiān)管機構的關注。近期,監(jiān)管層已對相關事件展開調查并對外做出回應。
事件的起因是,一位名為葉飛的資本市場掮客,自稱在一場疑似上市公司的坐莊交易中擔任中介,遭遇了“黑吃黑”。在遭遇下家催款數(shù)百萬元、上家屢屢賴賬之后,葉飛近期在其微博中對事情的來龍去脈進行了爆料,并由此牽扯出上市公司、操盤方、中間人、接盤方等整個利益鏈中的涉事方,而接盤方則被直接指向券商資管和公募基金。
接受《財經》記者采訪的多名人士表示,一些所謂的市值管理,是業(yè)內的“常規(guī)”操作,這樣的利益鏈基本上是資本市場公開的秘密。
“這次估計是操盤方因中源家居股價大幅下跌,資金鏈出問題了,無法兌付此前給中間人和機構的承諾,或者是利益鏈上游的上市公司股東、操盤方和中間人之間,有利益分配問題沒協(xié)商好,牽連到下游的機構?!币晃毁Y深投行人士告訴《財經》記者。
作為這場利益鏈的一端,上市公司對市值管理的需求由來已久,但是業(yè)內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目前,不少上市公司和機構把“市值管理”的經念歪了,打著市值管理的旗號,實際進行的則是股價操縱,即偽市值管理。
一位從事多年市值管理相關業(yè)務的人員告訴《財經》記者,偽市值管理多發(fā)生在上市公司股東減持前后和進行定向增發(fā)之前,以滿足股東套現(xiàn)等目的。
而在接盤方一端,葉飛在爆料中也多有提及,以中源家居(603709.SH)為例,機構就包括民生證券、天風證券等。
“參與類似事件的資金方,或者說接盤方,多是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資管、信托等?!币晃淮笮腿痰馁Y深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這是因為他們手中管理的資金不是自己的,大部分虧了也不會承擔什么后果?!?/p>
他進一步指出,“出現(xiàn)股價操縱和內幕交易等問題的關鍵因素是,資金方賠了錢沒有人找他麻煩。”因此,其建議監(jiān)管層從加強對資金方的監(jiān)管入手,以進一步遏制類似股價操縱事件的發(fā)生。
葉飛爆料事件引起了監(jiān)管部門的關注。
據葉飛微博顯示,5月19日,他接受了證監(jiān)會問詢,并提交了很多資料。在此之前,證監(jiān)會已經連發(fā)兩篇公告,通報對該事件的關注。同時,證監(jiān)會稱已對相關賬戶涉嫌操縱利通電子(603629.SH)、中源家居等股票價格一事立案調查。
《財經》記者注意到,監(jiān)管層近年來對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案實行高壓嚴打政策,已有多起相關案件被查處。
接受《財經》記者采訪的多名人士表示,因為相關股價操縱案例比較隱蔽,難以獲得有效證據,監(jiān)管層可以建立更完善的舉報人制度,無論其是否參與到相關事件中,都對舉報人實行重獎,從而有力打擊這類交易。
他們普遍認為,在完善舉報人制度的同時,監(jiān)管層還可以加強對資金方的管理,并加強對投資者的教育,引導投資者進行價值投資。
葉飛“爆料門”事件的源頭,還要從一次公開“討債”說起。
5月9日,新浪微博大V“葉飛私募冠軍直說”高調喊話中源家居的董事長和董秘,聲稱自己曾通過中間人參與該公司的市值管理,聯(lián)系下家公募基金和券商資管接盤,但此后公司股票一直跌停,盤方賴賬不付尾款,導致他被下家催要幾百萬元尾款。
新浪微博認證顯示,該賬號對應的人為“淮北市倚天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葉飛”。2015年,葉飛因涉嫌操縱“信威集團”等五只股票價格,被證監(jiān)會處罰。
在市場人士看來,葉飛喊話“討債”,表面是作為中間人與盤方之間的利益糾葛,實際上折射出部分A股上市公司“偽市值管理”的黑洞。葉飛的爆料,將這一利益鏈條上的上市公司及其股東方、操盤方、中間人、接盤方(基金、券商資管等),推到了聚光燈下。
資深投行人士侯大瑋對《財經》記者表示,所謂的“偽市值管理”,都是產業(yè)鏈的模式,公司、研究院、游資先商量好方案,公司發(fā)公告炒概念,研究院發(fā)報告烘托氣氛,游資操作二級市場。至于分成模式,有很多種,其中保底收益加上超額分成模式是比較常見的,大股東會出一部分錢作為劣后資金,給游資一個安全墊;二是操盤方買斷的模式,就是操盤方按照固定價格去接了上市公司股東的股份,然后自己去做盤,控盤能力好的話,會賺得比較多,當然也可能出現(xiàn)虧損。
之后,葉飛在微博和直播中持續(xù)發(fā)聲,并稱將爆料18家上市公司的相關行為。目前除了中源家居,還有10家上市公司遭葉飛點名,分別是東方時尚(603377.SH)、維信諾(002387.SZ)、昊志機電(300503.SZ)、隆基機械(002363.SZ)、ST華鈺(601020.SH)、今創(chuàng)集團(603680.SH)、法蘭泰克(603966.SH)、祥鑫科技(002965.SZ)、*ST眾應(002464.SZ)、城地香江(603887.SH)。
這份名單的特點是,大都屬于中小市值和民企上市公司。其中,總市值最小的公司,市值不足10億元。
目前,多家公司發(fā)布公告否認參與其中。
前述涉事上市公司的股價,也因爆料遭到重挫。5月17日-19日,東方時尚連續(xù)三日跌停、中源家居三日下跌6.3%,法蘭泰克下跌19%,昊志機電下跌16.5%,今創(chuàng)集團下跌17%,利通電子下跌12%。它們的下跌,還引發(fā)了市值普遍偏小的ST板塊大面積下挫。
目前,監(jiān)管部門回應稱已出手展開調查。
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告訴《財經》記者,爆料內容若經證監(jiān)會查證屬實,相關責任人將涉嫌內幕交易或操縱市場,可能會被證監(jiān)會處罰,情節(jié)嚴重的,會觸犯刑法。若查證葉飛有參與相關違法行為,他就是共犯,視其參與程度和所起到的作用,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從該事件可以看出,偽市值管理有一個利益鏈條。上市公司和接盤方是這一鏈條中最為重要的兩環(huán)。
業(yè)內人士表示,目前,一些上市公司和機構把“市值管理”的經念歪了,打著市值管理的旗號,實際進行的則是操縱股價,即偽市值管理。
一位從事多年市值管理相關業(yè)務的人員告訴《財經》記者,偽市值管理,總體分為事件驅動型和配合資方操作型。事件驅動型,多為上市公司面臨股東減持、定增事件,需提升股價,以滿足股東套現(xiàn)的目的、完成定增等。
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減持前后,是偽市值管理發(fā)生的主要時間點。在IPO之際,多數(shù)持股5%以上股東,都會做出減持價格不低于發(fā)行價的承諾,甚至在部分公司定增時,也有類似承諾。
某上市公司人士對《財經》記者分析,如果相關公司股價低于IPO發(fā)行價,則相關股東無法減持,在此情況下,相關股東有動力通過私下手段,提升股價。
上市公司實施定增前,是進行偽市值管理的另一個重要節(jié)點。部分公司實控人,為了旗下上市公司募集更多的資金,通常會通過私下動用配資或與資金方聯(lián)合,來提升公司市值,以期上市公司定增募集更多資金。
據《財經》記者了解,上市公司股東進行偽市值管理的手段,一種是相關股東動用自己的資金,如質押、配資獲得資金,來抬升股價。另外一種形式,是通過非關聯(lián)方公司,與相關資金方私下簽署協(xié)議,拉升公司市值,這種情況在市場較為多見。
“此前一家上市公司老板,為了旗下上市公司定增募資更多資金,自己拿出5000萬元,并從場外獲得5倍-10倍配資,來提升股價?!鄙鲜鰪氖率兄倒芾順I(yè)務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對于該老板來說,旗下公司可能是其一生的事業(yè),其愿意豪賭一把。”
配合相關操作的,是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私募等機構,當公司發(fā)布利好消息,提升股價后,潛伏資金則趁機出貨?!斑@樣做,潛伏資金可以獲利,而上市公司市值也可以提升?!?p>
(資料圖片)葉飛爆料事件引起了監(jiān)管部門的關注。
隨著證監(jiān)會展開大數(shù)據排查,如果上市公司和資金方直接相互勾兌,影響股價,有涉嫌操縱股價的嫌疑,風險較大。在此情況下,類似的中間人也就不可或缺。據《財經》記者了解,中間人依靠中介費獲得收入,收費比例通常約為成交額的1.5%-3%。
“中間人領域魚龍混雜,只要有上市公司和資金方的資源,都可以成為這類人,但撮合成功率并不高?!鄙鲜錾鲜泄救耸扛嬖V《財經》記者。
《財經》記者采訪多位人士了解到,參與偽市值管理的資金方,多以私募和公募基金為主,偶爾也有牛散參與其中。而私募基金多以保底協(xié)議為主。
“我們通常會與相關方,簽訂保底協(xié)議,以確保公司不會虧損。”一位操盤手對《財經》記者坦言,他們手中的錢都是靠自己的信用募資而來,需要對自己的投資人負責,沒有保底協(xié)議,他們不會做。
“對于接盤的公募基金來說,從中獲得穩(wěn)定收益的可能是基金經理。”上述上市公司人士分析。
其進一步指出,相關利益方給予公募基金經理報酬,有時會按照買進1股多少錢計價,但買入金額需要進入到前200名股東名冊中,與之前私下約定對的上,相關方才會支付報酬。
其實,市值管理在多年前就已經出現(xiàn)。
在A股市場上,2005年因股權分置改革,市值管理的概念應運而生。2014年5月,國務院發(fā)布《關于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fā)展的若干意見》(國發(fā)〔2014〕17號),提出鼓勵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隨后,市值管理實踐迎來了爆發(fā)性的增長。
市值管理的核心,是上市公司通過完善制度、創(chuàng)造價值等,讓投資者認可公司的投資價值,進而讓公司股票價格服務于公司整體戰(zhàn)略目標。
中國財富傳媒集團上市公司業(yè)務負責人馬麗華對《財經》記者表示,健康的市值管理是一個系統(tǒng)性的戰(zhàn)略工程,通過多種渠道開展投資者關系管理,將公司的核心價值傳遞給市場,獲得投資者的合理認知,最終實現(xiàn)股東價值的最大化。這種正向循環(huán)市值管理,應該受到鼓勵。
在偽“市值管理”的利益鏈中,金融機構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環(huán),如果沒有它們的參與,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則很難實現(xiàn)。
此次事件中,葉飛明確指出了四家券商參與其中,分別是申萬宏源、恒泰證券、天風證券和民生證券。
對此,卷入其中的券商紛紛進行了回應。民生證券稱,一季度確實有自營部門投資經理在投資權限內買入了中源家居,但不會參與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申萬證券表示,已成立專項工作組對該事件進行調查。天風證券與恒泰證券也先后進行了否認。
而后葉飛再度爆料,公募基金也參與其中。目前,部分公募基金已啟動了內部自查,包括頭部公募基金。
這場羅生門事件仍在繼續(xù)上演,暫未有結論。券商、公募基金究竟是否會參與類似的市值管理?一位資深業(yè)內人士對此評價是,“十分常見,只是外界很少知道”。
其進一步稱,相比小規(guī)模的私募,大的公募基金的參與可能會更多。因為小私募資金規(guī)模有限,沒有過多資金去參與。相反,大體量的基金參與的會更多,隱蔽性也很強。
“這個領域存在很多灰色地帶?!鄙鲜鋈耸勘硎荆热缒持还善痹诨鸾浝淼墓善背刂?,但是買還是不買,買多買少基金經理都有決定權?!肮緦用婊静恢酪膊粫⑴c,但是高管、基金經理個人是有可能參與的。”
“對于公募基金經理來講,無論虧賺,只要完成約定的任務就會有費用。在這種配合下,也有可能會帶動該基金經理產品整體凈值的提升。有的案例中公募基金經理出貨時也會提前安排好下家接貨。”前述資深業(yè)內人士表示。
侯大瑋也對《財經》記者表示,公募基金的基金經理的業(yè)績和排名非常重要,參與這件事,不僅可以獲得高收益,還可以提高排名,自身也可以拿到返點。這種返點會以多種方式給到基金經理,過程非常隱秘。
在整個鏈條上,各個利益方相互糾纏。如果沒有參與其中的人主動爆料消息,局外人很難一窺其中秘密。
該資深業(yè)內人士認為,此次爆料短期會給所謂的市值管理行為帶來影響,但是從長期來看,這種現(xiàn)象很難杜絕?!胺绞綍[秘,很難追查到。很可能因公募基金承擔的風險更大因此提成也更高了?!?h3>隱秘違規(guī)成監(jiān)管難題
在觸動整個偽市值管理利益鏈之時,此事件也引發(fā)了監(jiān)管機構的關注。近期,監(jiān)管層已對葉飛事件展開調查并對外作出回應。
5月14日,證監(jiān)會在官網稱,上交所已啟動排查相關賬戶,同時,證監(jiān)會派出機構已約談公司及相關各方,并啟動核查程序。
證監(jiān)會還表示,對于以市值管理之名實施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行為,始終秉持“零容忍”態(tài)度,依法予以嚴肅查處,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一旦發(fā)現(xiàn)上市公司及實控人、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等相關機構從事或參與相關違法違規(guī)活動,證監(jiān)會將一查到底。
5月16日,證監(jiān)會稱,已決定對相關賬戶涉嫌操縱利通電子、中源家居等股票價格立案調查。
“上市公司所謂的市值管理,至少涉及到內幕交易和操縱股價兩大違法違規(guī)行為?!币晃簧虾K侥冀缳Y深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
他進一步解釋稱,負責市值維護的投資機構會提前了解上市公司什么時候出何種正向或負面信息,然后在盤面上進行相應的操作,這實際上已經構成內幕交易。至于操縱股價,則是投資機構在得到相應的消息后,進行拉高、維持股價高位震蕩、賣出等。
“以市值管理之名實施內幕交易和股價操縱等的行為,在過去十多年曾一度盛行,如在2015年之前,很多中小市值公司通過講故事等吸引投資者跟風?!鼻笆龃笮腿痰馁Y深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安贿^,自2016年以來,證監(jiān)會加大了對操縱股市等行為的監(jiān)管力度,參與違法違規(guī)的人已經較之前有所收斂。最近幾年,證監(jiān)會都保持了對內幕交易和股價操縱的嚴查之勢?!?/p>
《財經》記者查詢證監(jiān)會歷年官網信息發(fā)現(xiàn),近年來,證監(jiān)會已披露了多起相關案件。
證監(jiān)會曾在相關通報中總結了該類案件的一些特點:一是短線操縱趨勢明顯;二是涉案金額巨大;三是違法動機多樣;四是違法主體組織化,如有的操縱主體租用專門場所,集中上百臺電腦盯盤下單,形成明確分工,甚至形成“流水線作業(yè)”。
2020年8月,證監(jiān)會在新的通報中指出,內幕交易案件多發(fā)態(tài)勢得到一定遏制,惡性操縱市場案件仍然較多,如實際控制人伙同市場機構操縱本公司股票價格案件時有發(fā)生。
不過,由于偽市值管理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隱秘性,很難找到證據,令相關違法違規(guī)事件的監(jiān)管成為難題。
一位接近監(jiān)管層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近期爆料中提到的請機構幫忙‘抬轎子的方式,若不是有人舉報,監(jiān)管部門不好查實,因為公募基金或者券商資管等,完全可以辯稱自己是看好這家公司的前景才決定買入?!?/p>
對此,多名業(yè)內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監(jiān)管層未來可改善當前的舉報制度,對舉報人給予重金獎勵?!?/p>
“如果要遏制操縱股價等事件的發(fā)生,建議將核心放在限制接盤方(資金方)上?!鼻笆龃笮腿藤Y深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
“上市公司的相關需求是長期存在的,難以杜絕,因此,更好的方式應該是對資金方,如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資管、信托等機構和相關人員進行嚴查和限制?!鼻笆龃笮腿藤Y深人士說。
除了以上應對措施,還有證券行業(yè)資深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監(jiān)管層還可加強投資者教育,通過宣傳相關案例,讓投資者遠離那些業(yè)績不佳的中小市值公司。
“上市公司操縱股價,最終還需要將股票賣給投資者,如果投資者都不去接盤,就可以對類似事件做到釜底抽薪。”前述資深人士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