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
他2002年放棄高薪,從事聽障患兒康復訓練工作;2009年創(chuàng)建黔東南州天使聽障兒童語言康復中心,為貧困山區(qū)聽障患兒進行語言康復訓練;2011年患直腸癌,經(jīng)歷三次手術,仍然堅守講臺,11年幫助山區(qū)600余名聽障患兒開口說話。他就是“全國助殘先進個人”趙小平。
趙小平1969年出生于陜西省寶雞市,畢業(yè)后供職于一家裝修公司。2001年的一天,他看到幾個聾啞人向一位男士打手語問路,男士很想幫忙,卻不懂手語,只好無奈走開。趙小平想:聾啞人用手語交流,連問路都難,如果遇到急診急救,恐怕會出現(xiàn)性命之憂。但是他們會發(fā)“啊”聲,若能通過訓練學會說話,許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這次偶然的經(jīng)歷讓趙小平對聽障兒童語言康復上了心。他了解到,90%的聽障兒童仍有殘余聽力,戴上合適的助聽器或人工耳蝸就能聽到聲音。0至3歲是聽障兒童康復黃金期,語言康復老師通過察覺、分辨、辨識、理解,對患兒進行康復訓練,使患兒會聽、會說、會唱、會溝通,能和健康孩子一樣進入普通學校學習。于是,他辭去工作,刻苦學習專業(yè)知識,成為一名聽障語言康復教師。
趙小平
2009年,趙小平和女友楊歡到貴州省黔東南州考察,發(fā)現(xiàn)黔東南每年新生約200名聽障患兒,但整個州沒有一所專業(yè)康復機構,大多數(shù)患兒錯過了最佳語言康復訓練期?!斑@些深山中的患兒,一生要在無聲的世界中度過。”趙小平感嘆道,“我想為偏遠患兒康復盡力?!?/p>
趙小平找到黔東南州殘聯(lián)和康復科工作人員,結合自己7年的聽障兒童康復訓練經(jīng)驗,圍繞聽障兒童最佳康復時間等,提出在凱里市創(chuàng)建聽障兒童語言康復中心的建議,得到了他們的支持。為了幫助更多的聽障兒童,趙小平去州殘聯(lián)拿了各村聽障兒童名單,前往山村招收患兒。山路難行,不通公交車,他步行上山,走了兩個多小時才到。但當他來到一戶聽障兒童家,笑著說明來意后,患兒的爺爺卻擔心他有不良企圖,堅決攆他離開。趙小平連續(xù)三天上山,去了好幾個村子,沒人肯相信他。他只好找到州殘聯(lián)說明情況,在殘聯(lián)的幫助下將聽障兒童家長召集了起來。趙小平向家長講解了語言康復知識,又給患兒檢測聽力受損情況后,承諾免費為患兒康復訓練一個月。
2010年,趙小平創(chuàng)立的黔東南州天使聽障兒童語言康復中心正式開課。為了讓患兒開口說話,趙小平反復解說,拉著患兒的手觸摸他的聲帶,看著他的口型學習,一個字重復幾十遍,幾百遍,直到患兒學會。趙小平還買回各種動物頭套,讓孩子們扮演小動物,學習動物名稱和叫聲。每次發(fā)聲成功,就獎勵小紅花、小貼畫等,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很快被調動起來。課后,他和老師們又做起了保育員,細心照顧患兒們的日常生活。一個月后,首批患兒經(jīng)過康復訓練,已經(jīng)可以發(fā)出“爸爸”“?媽媽”等簡單讀音了,家長激動不已,放心地留下孩子做康復訓練。趙小平備受鼓舞,更加努力投入到患兒康復訓練工作上。
2011年4月24日,為籌建康復中心四處奔忙的趙小平突然腹部劇痛,去醫(yī)院檢查后診斷為腸穿孔,后又在手術中確診為直腸癌,因病灶穿孔腹腔感染,無法一次摘除所有腫瘤,需要在六個月后進行第二次手術。趙小平備受打擊,卻沒有中斷助殘事業(yè)。他了解到許多聽障兒童因為家庭困難不能接受康復訓練,就投入到爭取“七彩夢行動計劃”項目支持的工作中。一直到2012年1月項目資金落實,徹底解決了貧困患兒的治療困難,他才再一次走進醫(yī)院做手術。
趙小平病情加重,醫(yī)生切除了他的大腸和直腸。愛人楊歡守在他床邊,輕聲安慰他。趙小平愧疚地看著楊歡說:“我拖累你了!我最擔心的是你、聾啞孩子和康復中心。哪一天我走了……”楊歡迅速把手放在他嘴上,不讓他說下去:“你不會走的,孩子們和康復中心都需要你。無論你發(fā)生什么事情,我都在你身旁?,F(xiàn)在做了手術,我們是有希望的?!壁w小平看著她,堅強地點頭。
趙小平出院回到康復中心后,接到參加全國業(yè)務培訓的通知??祻椭行闹挥兴蝗朔蠈W習條件,他強忍著病痛,克服身體上的困難,坐火車到重慶培訓。培訓結束后,趙小平將所學全部傳授給中心的老師。新觀念、新知識提升了康復中心的整體業(yè)務水平。趙小平每月還要坐火車去重慶化療?;煼磻吐猛镜钠?,使他十分虛弱和疼痛,他用毅力忍受,一直堅持聽障患兒康復工作。
2012年9月,趙小平腸癌術后腹壁轉移,接受第三次手術。癌癥轉移沒有擊倒他,他看著楊歡,斬釘截鐵地說:“我要與時間賽跑,讓更多孩子走出無聲世界?!?/p>
趙小平創(chuàng)建康復中心11年,幫助黔東南600余名聽障患兒重獲新“聲”,使他們進入普通學校學習,順利融入社會。他頑強樂觀地與病魔抗爭,用生命叩響無聲世界,被評為“全國助殘先進個人”“感動黔東南十大人物”。他說:“我愿意將聽障兒童康復工作作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份事業(yè),一直做下去,幫助更多的孩子開口說話?!?/p>
編輯 鐘健 實習編輯 朱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