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傢元
(廣西路建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001)
當前隨著我國公路交通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我國公路工程的建設施工規(guī)模正在快速擴張,尤其在我國一些偏遠地區(qū),大量的公路隧道工程項目建設施工,有效解決當地區(qū)域的交通通行問題,同時也進一步帶動當地區(qū)域的經濟快速向前發(fā)展。由于我國各個不同地區(qū)的地質條件構成差異性相對較大,在隧道工程項目施工當中,由于受到地質條件構成等方面因素的影響,造成隧道工程項目施工存在一定的困難和危險性。結合我國某地區(qū)一處隧道工程項目建設施工進行深入分析,對隧道穿越區(qū)域的地質條件情況進行全面勘察,同時分析出長大可溶巖段隧道工程施工潛在的風險以及施工難度情況,制定出針對性的隧道工程施工技術,有效保證巖溶隧道工程項目的施工效率和穩(wěn)定性。
有效結合我國某地區(qū)一段隧道工程項目建設施工展開分析和研究,本段隧道工程總長度8458m,為我國廣西某地區(qū)內部。本段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曲線半徑大小為900m,工程施工單位在正式開始施工之前,通過對該施工區(qū)域的地質條件情況進行全面勘查和分析,從中可以得出隧道洞身部分,主要是灰?guī)r和白云巖所組成的可溶巖地層條件,可溶巖段落總長度7050m,其中除了DK84+755~DK87+325段巖溶地質條件屬于中等發(fā)育程度以外,其他可溶巖段落均為弱中型發(fā)育程度。非可溶巖地層結構主要是以砂巖、頁巖以及石英砂巖材料為主,總長度為145.5m。隧道穿越5條地質斷層結構,其中存在三條處于可溶巖和非可溶巖的接觸帶位置。隧道施工區(qū)域處于中低山巖溶地貌區(qū)域當中,洞身穿過地層巖性地質條件構成復雜多變,同時地下水的補給以及徑流條件構成比較復雜。
通過對本次隧道工程項目,各斷裂帶構造情況展開研究過程中,由于地下水環(huán)境富集量相對較大,很有可能會出現斷層帶地下水局部涌出情況,同時整個隧道工程的地理條件為南高北低,因此地下水在流動方向上以南北方向為主。施工區(qū)域的巖溶水體,主要存在于可溶巖的溶孔裂縫以及巖溶管道內部,除了收集上部的地層結構所產生的水環(huán)境補給以外,主要是通過地表以下的洼地、落水洞以及溶洞匯集大氣降水的補給,整體的地下水含量相對較大,可溶巖與非可溶巖接觸部位,在施工過程中遇到相對較大的巖溶管道水可能性相對較高[1]。
在隧道工程項目施工當中,由于可能會受到斷層地質條件因素的干擾,施工區(qū)域的破碎帶巖體結構和節(jié)理裂隙破碎結構部分,圍巖結構的整體穩(wěn)定性相對較低、含水量相對較大。在隧道工程項目施工當中,很有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坍塌以及掉塊等安全隱患問題,同時也有可能會產生地表突水以及突泥等危險事故。
隧道洞身的巖性結構主要是以頁巖、砂巖以及灰質泥巖為主,巖層整體結構構成比較復雜,巖體條件相對較軟并且受力不均。由于受到隧道工程構造因素所產生的影響,整個巖體結構的破碎程度相對較高、完整性較差,在施工當中可能會產生地質坍塌以及基底軟化等各種安全隱患。
在針對本次隧道工程項目建設施工過程中,相關工程施工單位必須要有效做好前期的地質條件勘察和分析工作,對隧道工程項目施工存在的各種潛在性風險問題進行有效控制。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有效控制隧道工程底部產生的變形、局部塌方以及局部出現的突水、突泥等安全風險問題。在施工工作過程中隧道結構的安全性,是保證隧道襯砌結構構造設計工作質量的重點問題。
在隧道工程項目施工穿越破碎帶區(qū)域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要根據施工位置的圍巖揭示情況,通過使用中小管棚或者是小導管超前支護施工方法,將工程施工的進尺量大小進行控制,并且在對應結構破碎程度比較嚴重的條件下,可以通過使用大管棚支護施工方法進行處理。在含水量相對較大同時圍巖結構破碎程度較強的斷層位置,帷幕灌漿的整體施工質量相對較差,需要盡可能不使用帷幕灌漿施工對其進行加固處理,需要根據實際的工程施工地質條件情況,使用行鋼拱架或者是格柵拱架的方法展開隧道工程初期支護施工[2],如圖1所示。
圖1 超前支護施工
在隧道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洞門結構和隧道洞口段襯砌施工部分需要進行結構加強,并且需要通過使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來進行加固處理。隧道工程的Ⅳ級、Ⅴ級圍巖結構施工段落,需要將其作為二次襯砌施工段的承載結構,同時運用鋼筋混凝土加固結構保證圍巖結構的整體穩(wěn)定性。在三級圍巖結構施工過程中,將二次襯砌施工作為安全保障,同時使用素混凝土材料進行二次加固處理。
在軟弱緩傾巖層施工段,針對仰拱部分進行必要的加深加厚處理,同時將原設計的仰拱曲率大小1/4有效調整為1/8,并且在工程施工完成之后需要根據每30m為一個斷面,設置對應的變形觀測點位,并且需要保證持續(xù)穩(wěn)定使用。
在隧道的排水施工過程中,暗洞段的測試結構墻體后方,設置出環(huán)向φ50、縱向φ80的打孔玻璃管,并且外表面包裹無紡布材料,管口部位直接接入到側溝部分,間距大小設定為2m,環(huán)向施工間距施工縫大小設定為50cm,縱向施工縫間距大小設定為30cm。隧道工程邊墻位置的泄水孔,通過兩個環(huán)節(jié)所構成1期工程,主要是以仰拱部分和隧道側方矮邊墻作為主要的施工內容,并且保證預留110PVC管距離施工縫位置1m左右,縱向間的間距大小設定為2.5m左右。在2期工程項目施工完成之后,通過使用沖擊鉆孔設備直接轉入到圍巖結構內部0.5m,有效揭示溶洞預留排水通道的實際深度,保證整個排水工作的順利進行[3]。
在隧道工程項目施工中,使用多功能多臂鑿巖機設備進行施工,主要是針對隧道隱伏性的巖溶地質條件進行全面探測,同時對隧道便簽位置的泄水孔和減壓孔部分進行施工。每次循環(huán)進尺的隱伏性巖溶探測工作,需要保證在2~3h范圍之內,同時需要通過現場工作人員來進行探測和處理,以此來全面掌握施工過程中存在的進卡鉆以及突進等各種問題。
在長大可溶巖段隧道工程項目施工當中,超前地質預報工作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工作部分,必須要嚴格依照標準的設計圖要求來進行,前期的物探工作需要充分落實先探后挖、不探不挖、有疑必鉆的工作原則。對隧道工程施工當中存在的一些異常部位進行鉆探和分析,同時存在一些異常施工段落時,必須要經過各方商議之后方可增加后續(xù)的物探工作。相關施工單位必須要對預報成果參數信息異常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同時建立起更加高效的溝通機制,有效查明其中存在的各種異常問題。背斜兩翼向斜中間區(qū)域以及可溶巖與非可溶巖的接觸部分,是比較常見的問題產生區(qū)域,必須要對其中存在的異常情況進行及時發(fā)現,同時在異常問題產生的附近位置,通過多次反復的鉆孔探查,對病害問題產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有效控制[4]。
在隧道項目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對鋼尺以及地質錘等相關工具進行合理應用,有效描述掌子面內部的工作狀況,同時對掌子面的巖層實際走向以及斷層的接地位置信息進行確認,其中主要包含施工區(qū)域的巖層厚度、巖層產狀以及巖層結構的節(jié)理發(fā)育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同時要求相關預報工作單位,需要對各種不同類型的物探工作手段和方法展開綜合分析,充分發(fā)揮出超前地質預報工作的優(yōu)勢,保證所獲取的預報信息科學準確。在每一次超前水平鉆探和加深炮孔施工作業(yè)完成之后,必須要有效做好工程施工現場的監(jiān)理工作,同時要進一步保證鉆探工作的精確性,如果發(fā)現沒有依照標準規(guī)范流程進行地質預報的工作,施工單位和工作人員必須要追究其工作責任。
綜上所述,工程施工單位需要嚴格依照工程施工設計規(guī)范要求進行炮孔加深處理,全面提高鉆探工作人員的專業(yè)技能,加強崗位培訓工作能有效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防護意識,同時進一步加強施工人員,對一些不良地質條件有著良好判斷能力,從而提高隧道工程項目施工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