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艷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高中的微型課堂以其簡潔明了的優(yōu)勢獲得了許多地理教師的一致好評。作為高中地理教師,為了提高課堂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性,我們需要與時俱進,并在教學中采用適合年齡的教學方法,例如微型課堂。借助微類等高級教學方法,已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和成功。
關鍵詞:微型類高中地理;應用策略
在新的課程改革下,高中教師應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結合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來推廣相關的地理教學模式,以便學生可以通過使用新的信息技術來提高其整體地理素養(yǎng)水平。明確使用“微型課堂”,使學生以這種方式提高地理水平,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地理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這將幫助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并減輕地理教師的教學壓力。
一、微型課程的現(xiàn)狀已應用于高等教育中的地理教學
通過在高中進行地理教學,微課程教師不僅可以利用更直觀、生動的方式在課程中呈現(xiàn)抽象的、乏味的地理知識,使學生能夠利用令人驚嘆的有趣課程來深入探索地理知識,而且還可以有效地進行課程學習。減少課堂教學過程中重復的敘述內容,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并全面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但是,在目前的情況下,由于教師對微型課程的理解較差,在高中地理課上用微型課程并沒有得到大多數(shù)教師的重視和認可。隨著微型課程的形成缺乏材料和生產資源,微型課程在高中地理教育和教學中的作用很小而且受到阻礙。同時,由于缺乏對微型課程內容的深入了解和理解,一些地理教師盲目地效仿微型課堂的教學過程,不僅未能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而且還引發(fā)了嚴重的問題。在高中地理課上,負面后果嚴重影響了教學進度。例如,雖然微類可以以生動的方式提供知識內容或地理關系(例如,天體運動、水循環(huán)等)的一些抽象描述,但微類在解釋性句子中的作用可能微不足道。如果教師不能在高中的地理教學過程中以差異化的方式使用它們,那么微課的教育和領導作用肯定不會得到有效利用。
二、在高中地理課程中應用微型課程的策略
1.使用微課來解釋重要和困難的事情,以提高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高中地理學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知識,其中很多是重要且困難的知識,課堂上的教師經常解釋和強調這種知識。但是,單調乏味的解釋不能迫使學生充分理解這一重要而又困難的知識,從而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低下。微課的靈活、特定和適當?shù)膶傩钥梢杂行У亟鉀Q此問題。在微型課程的幫助下,教師可以詳細解釋和分析某些知識難題,使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重新觀察它們,從而有效地解決教學難題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氣壓帶和風帶”部分中,此過程的重要知識是形成三圈環(huán)流的過程,氣壓帶和風帶受三圈環(huán)流影響。為了闡明這些困難的知識并提高學生對三圈環(huán)流,氣壓帶和風帶形成過程的理解,教師可以準備有關相關知識的微型課程,并將其傳授給學生。在微型課程中,以動畫形式模擬了三圈環(huán)流狀態(tài)和運動過程,并以動態(tài)演示的形式顯示了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并以動態(tài)方式顯示了該過程。直觀、生動、具體的形式通過觀察微型課程,使學生能夠清楚明確地理解重要知識,進而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困難的知識。這樣,微型課程可以使用明亮、直觀的教室演示文稿,有效地解決教學中的復雜知識點,實現(xiàn)節(jié)省時間和效率的目標,并提高課程的質量和效率。
2.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興趣
微型課程的出現(xiàn)和使用使學生愛上了學習。首先,學生經常使用互聯(lián)網,與傳統(tǒng)教師相比,將課程和互聯(lián)網相結合更有利于學生對學習的整體興趣。相關知識點在課堂上進行解釋。微型課程可以詳細演示和解釋抽象知識點,從而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輕松地理解重要的地理知識點,進而提高學生的地理知識水平。
例如,大氣層和大氣層的受熱過程中,存在某些更抽象的知識點,教師在傳統(tǒng)課堂中無法做到這一點。微型課程可以使用在線視頻教學向學生展示知識點的結構,總體過程以及相關過程,從而使學生可以從一個直觀的角度進行理解,整個熱循環(huán)和循環(huán)過程的方向。
3.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提高課堂表現(xiàn)
高中地理知識內容中有很多知識點與學生獲取知識途徑密切相關,涉及的知識點數(shù)量巨大且困難,并且學生的掌握能力通常不足。在聽新課之前,學生應事先對上一課進行復習,并對復習進行總結。教師可以使用微型課堂視頻來幫助學生回憶上一堂課的知識點,并在課程結束時為學生講解下一課知識。
例如,在時區(qū)計算課程中,可以使用微課直觀地讓學生觀看世界各地的時區(qū)和區(qū)時視頻,同時觀看世界上的日出和日落以及人們在玩耍時的日常生活和娛樂活動。人文地理現(xiàn)象的歷史演變,使學生可以在上課后復習并掌握時區(qū)和區(qū)時,更有利于理解。在課后,教師還可以使用微型課程視頻向學生展示知識圖譜,從而使學生能夠牢記地理知識,簡化復雜知識并進行梳理。
總之,微課程是傳統(tǒng)教學精髓與現(xiàn)代信息相結合的產物。這是共享和重用課程資源的有效方法,也是在社會教育中展示知識的有效方法。使用微課在高中實施地理課程教學可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并轉變教學模式。因此,高中地理教師都應加強微型課程的應用,并促進高中的地理教學形式的改善。
參考文獻:
[1]伍俊.談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20):114+116.
[2]王小苗. 高中地理微課的設計與應用[D].陜西理工大學,2019.
云南省昌寧縣第二中學 云南 保山 67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