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事務》雜志6月號文章,原題:與中國接觸是個錯誤嗎?“中國不變,世界不會安全”,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2020年7月引用前總統(tǒng)尼克松的話說。尼克松寫下這些話后的50多年里,中國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并非以西方所希望的方式。蓬佩奧甚至稱,美國幾十年來推行的接觸政策是失敗的。那美國與中國接觸是錯誤嗎?事情會不會有不同結果?
尼克松1972年突破性訪華后的幾十年里,美國的對華政策植根于樂觀主義,得到兩黨支持。我們知道,一個成功的兩國關系將給雙方帶來巨大回報,且許多跡象都令人鼓舞。我們對這段關系做了不錯的嘗試,這并沒有錯,且故事并未結束。
以前,若外國人想了解中國,必須去臺灣。上世紀80年代中國大陸開始開放,非常令人興奮。外國人只要稍加努力,就能去到在歷史書中讀過的所有地方。但比發(fā)現(xiàn)更重要的是期望。
從上世紀80年代到今天,中國發(fā)生了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數(shù)以億計的人擺脫貧困。這個國家已成為全球最大貿易國。世界級摩天大樓、高速列車和眾多巨大的新大學校園表明,只要有機會,中國人就想要最好的。這催生出在生活中尋找更大意義和機會的各種方式。一些人獲得巨大財富,幾乎所有中國人都過上更好的物質生活。
中國與外部世界的互動深化了,可以想象,有一天中國人將享受所有我們認為令生活有意義的東西。作為美國人,我們渴望分享,中國人似乎也愿意學習。成為這一切的一部分令人振奮。
然而,現(xiàn)在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處于非常不同(以往)的情況。在華盛頓特區(qū),兩黨有個普遍共識,認為中國的不平衡貿易、對政治自由和人權的壓制等,意味著(美國)需要一個全新的、較少接觸的(對華)路線。但是,我們的失望是自己造成的?,F(xiàn)在回頭看看,我們明白了:認為西方能把中國納入其行列的想法是虛幻的。中國的崛起是中國自己的故事,不是我們的。
你不必在中國待很久,就能了解到中國人對其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是多么自豪。這樣一個國家在1949年前被羞辱一百年,用中國歷史學家的話說,被西方殖民國家瓜分。這令今日的中國人產(chǎn)生一個強有力的要求:重拾中國在世界的地位和應有的尊重。西方對中國未來的期望是錯誤的、傲慢的。
那么,過去50年我們與中國的接觸是錯誤嗎?不是。若我們沒有擁抱中華民族,期待最好的結果,并歡迎其民眾來到我們的地方、了解我們的價值觀,而是阻撓中國發(fā)展、不顧中國在許多領域大有前途,那歷史會對我們作出非常嚴厲的評價。
當拜登政府考慮我們如何最好地應對一個新的強大、自信的中國時,我們應記得接觸如何令我們走到一起,而不僅僅是目前讓我們分裂的東西?!?/p>
(作者羅伯特·格里菲斯是退休美國外交官,曾擔任美國駐上??傤I事,喬恒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