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強
一
上午,一位朋友給我打電話,談及一個在當(dāng)?shù)叵喈?dāng)重要的獎項,他沒拿到,但他知道些內(nèi)幕,知道他沒拿到與他的水平無關(guān),而與評獎黑幕有關(guān),心中非常郁悶,先給我發(fā)了幾個微信,嫌敲字太慢,干脆打電話說。
我問:你之前就知道這次評獎有黑幕吧?他說知道。我說那你為什么要參加?
朋友最初是沒想到這黑幕會傷害到他,他以為傷害的會是別人。繼而又說起連續(xù)被種種潛規(guī)則傷害到,導(dǎo)致他這些年連走霉運。
連著勸了幾句,沒什么效果??吹阶郎险薪鹩剐≌f,便轉(zhuǎn)移話題,問他:你說得出金庸小說中一輸?shù)降椎闹魅斯钦l嗎?
朋友也熟讀金庸小說,他說到第四個時,我們?nèi)〉昧艘恢隆?/p>
二
金庸小說的主人公們,大都是歷盡磨難、終成神功。但這些主人公們也大都是艱辛與獲得并存,既受磨難,同時也有施展武功、發(fā)光發(fā)熱的機會,難得有誰從頭到尾倒霉到底,欲求一次翻身而不得。
唯一的一個,是狄云。
他是從頭到尾、徹徹底底、沒有一次英雄壯舉、倒霉到底的人生輸家典范。
狄云一出場,就被老乞丐,也即他的師伯騙了,然后被他師父騙,再然后被他另一個師伯騙,這次騙的有力度,直接把狄云送進了牢房。
進了牢房之后,他先是挨了丁典一頓好揍,好不容易跟丁典成了兄弟,丁典也帶著他越了獄,但丁典馬上就死了。
丁典是《連城訣》中狄云唯一的陽光,剛露了下頭,就滅了。狄云繼續(xù)淪落到受騙、被冤、挨揍的循環(huán)上來,他師父騙他、他師伯騙他、他師妹騙他(盡管不是出于惡意),他遇到的幾乎所有人,都欺他騙他揍他侮辱他。
如果是金庸其他小說中的主人公性格,基本上都會起而抗?fàn)?,但《連城訣》是金庸小說中的異類,狄云實在不是一個大俠胚子,他只是個渾渾噩噩的濫好人,英風(fēng)俠氣那是一點都看不出來。除了好心不改這一點一般人做不到、明顯高出世俗人物一大籌外,狄云就是平凡得有點愚蠢的俗人一個。
這么個人莫名其妙地弄了一身武功,卻幾乎沒有任何主動施展的時候,仍然在不間斷的受騙倒霉中一路走下去。直到最后,他輸光了所有世間的牽掛,最終回到川西藏區(qū)的大雪谷中。當(dāng)然,他還帶著一個叫空心菜的倒霉女孩。
這部《連城訣》在最初發(fā)表時,金庸取的名字叫《素心劍》,后來修訂重新出版時,才改成了現(xiàn)在的名字。但我覺得,還是原來的名字好些。料想金庸之所以改名,只是因為原名與小說的故事并無直接聯(lián)系,而連城訣則是貫穿小說始終、引發(fā)大家爭搶的秘籍名字。但現(xiàn)在這個名字在故事上貼切了,卻不及原名更深刻、更能表達小說的內(nèi)涵。
所謂素心,就是心中已經(jīng)一片空茫。狄云在人間江湖上走了這么一遭,把什么都輸?shù)袅?,親情愛情友情,一無所有,名聲金錢權(quán)利,一無所有。就算他武功了得,在那人跡不至的深山雪谷之中,除了可以用來打幾只鳥燒烤了下肚,還能有什么用處?
在金庸所有的武俠小說中,象狄云這般輸?shù)镁獾闹魅斯@是唯一一個。
《連城訣》與其說是武俠小說,不如說是寓言小說更確切些。
凡是能讀到這篇文章的讀者,可以想想,有誰還比狄云輸?shù)母鼜氐祝?/p>
三
我們認(rèn)為狄云的輸,完全是從社會上約定俗成的角度來做的定義。
當(dāng)今社會,把不輸(或贏)如何定義的呢?
我們習(xí)慣聽到的一句話:不要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被大多數(shù)的家長所認(rèn)可,并因為這種認(rèn)可,直接催生并壯大了兒童早教市場。
那么,起跑線上的“不輸”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得到好的教育,上好的學(xué)校,得到好的學(xué)歷,找到好的工作,有好的收入,有好的社會地位。
相信每一個期待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家長,都有大致如上的期待。若是沒有上述期待,就根本不需要花大價錢,去剝奪孩子快樂的童年。
易中天曾在多次演講、訪談中,將“不要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被廣泛認(rèn)可的話,定義為“惡毒”。
惡毒與否,不是本文討論的范疇。我在此處只想提出一點:如果各種的學(xué)校、學(xué)歷、工作、財富、地位,都可以放棄時,那么在起跑線上是輸是贏,是不是就完全沒意義了?擴而言之,人生中的輸與贏,是不是就沒有意義了?
四
狄云在社會上跌了一路跟頭,輸?shù)镁?,他重新走回雪谷之時,他在江湖上的名聲和地位,跟他就已經(jīng)毫無關(guān)系了。他是淫賊也罷,大俠也罷,平民也罷,雪谷中的雪花和飛鳥,不會因為他身份的不同多落一片、多飛一圈。
狄云在進入雪谷之前,將身上“還剩下三十幾兩幾錢銀子,在手里掂了掂,用力擲出,拋入了路邊的峽谷之中”,原因是“便有黃金萬兩,珍寶無數(shù),在雪谷里又有什么用”?
他接受了自己人生失敗的事實,他認(rèn)同輸?shù)镁獾慕Y(jié)果。他走入雪谷之中,那便是將自己從社會這盤大博弈的棋盤上,徹底剔除。
不再參與社會博弈了,不再需要任何他人的認(rèn)同了,僅僅靠完全的自力更生,維持吃飽穿暖,就是他的最高滿足,那么,這個社會上需要拼搏才能得到的富貴名望與權(quán)勢,與他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又怎么會再左右他的情緒呢?
五
狄云的這種放棄,也不是他最初就追求的。小說中沒寫他的少年夢想,但從他的言行舉止來看,應(yīng)該是期待與師妹耕田養(yǎng)雞,終老鄉(xiāng)間吧。雖然這樣的追求也不怎么高大上,終歸是有正常的目標(biāo),估計那個時候的大部分鄉(xiāng)下人,都是這個理想。
是從他離開鄉(xiāng)里,走入社會開始,他才一點點理想破滅,一點點輸去身上僅有的東西和向往,從物質(zhì),到精神,一點點被剝奪個精光。
如果人最初是赤條條從母親的身體里來,那個雪谷,便是狄云赤條條的歸去。身無余物,心無余思。
六
那個雪谷又是狄云新生的地方。
那里有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水笙在等著他。他們會演繹出什么樣的未來,小說沒有給出,我們只能想象。
無論那是什么樣的未來,與狄云的過去已經(jīng)是一刀兩斷,已經(jīng)完全是他全新的生命體驗了。
七
沒有輸?shù)膹氐祝蝸硇碌纳?/p>
八
我們慢慢聊著狄云的故事,個別地方認(rèn)識并不相同,但也很快達成妥協(xié)。
就算失去那個評獎,又能怎么樣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雪谷。只是,拋不下好不容易練來的武功,好不容易染指的權(quán)力,好不容易發(fā)展的觀眾,以及那三十幾兩幾錢的銀子,我們也就永遠到達不了自己的雪谷。
憨厚如狄云,他最初也是滿心期待著離開那雪谷,去讓他有牽掛的世界。直到他輸光了一切,才會回歸雪谷。
靠自己的自制力無法回歸時,輸?shù)粢恍﹣碇灰椎墨@得,逼自己回頭,不也很好嗎?
人生這么短,干嘛非要贏。山巔就那么大點地方,讓那些有背景、有能力制造并利用黑幕的人去好了。我們連那座山都不必爬,世界之大,總有容人放一雙碗筷的地方。就算被所有人認(rèn)定為人生輸家,那又如何?所有人中的哪一個,能代替他人活哪怕是一秒?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雪谷,但不是每個人都回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