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
(赫姆斯米勒(廣州)建筑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00)
嶺南“三間兩廊”式民居是傳統(tǒng)村落中的代表性民居之一,時代發(fā)展演繹出了多種類型,具有代表性的有兩種:典型三間兩廊和改型三間兩廊。近年來,對嶺南傳統(tǒng)村落的熱環(huán)境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果,但大都著眼于大尺度的村落空間研究,對單元式民居類型熱環(huán)境研究較少。“三間兩廊”式不同民居類型的熱環(huán)境差異及特點暫無人研究。
嶺南“三間兩廊”式民居主要分為兩種,分別是“典型三間兩廊民居”和“改型三間兩廊民居”,改型三間連廊民居是在典型三間兩廊民居基礎上演變而來,這兩種民居的平面布局均為“三間兩廊”形制。典型三間兩廊民居為單層硬山人字坡式建筑,建筑分為前后兩部分,中間天井連接。改型民居將前面的部分加高變?yōu)槎?,主要是為了增強其防御能力,如?所示。
表1 “三間兩廊”民居三維模型
典型“三間兩廊”平面布局主要是指建筑面闊三間,東西兩個門廊入口面向巷道。門廊既是入口也是廚房。民居中部為廳堂,是村民起居和放置祖先牌位的場所,前部是一個天井,主要用來采光和通風。民居左右兩開間是臥室,可設閣樓。
當改型“三間兩廊”民居形式出現(xiàn)后,人們把祖先及天神神位設置于二層,為了表達對先人的敬意和采光通風,在廳堂二層中部做局部挖空處理,如圖1所示。
兩種民居有一個特點:放置祖先神位的后墻不開窗。這樣典型民居廳堂是沒有窗的,只能依賴天井采光,而改型傳統(tǒng)民居沒有了天井,廳堂首層后墻開窗,二層閣樓區(qū)域不開窗,這樣內部的采光和通風就有很大的不同。
圖1 “三間兩廊”民居平面
依據(jù)《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4)》和《建筑采光設計標準(GB/T50033—2013)》,并結合光氣候系數(shù)可得該項目建筑各類型功能房間的采光標準值要求,具體為住宅建筑的臥室、起居室(廳)的采光不應低于采光等級Ⅳ級的采光標準值,側面采光的采光系數(shù)不應低于2.2%,室內天然光照度不應低于300lux。
建立軟件模型,添加與熱環(huán)境相關的門窗等構件。軟件模型如表2所示。
2.3.1 典型三間兩廊采光和照明分析(見表3)
模擬發(fā)現(xiàn),典型“三間兩廊”式民居平均采光系數(shù)為4.17%,高于住宅采光系數(shù)標準值2.2%,房屋整體主要功能空間約有70%的采光系數(shù)標準值達到3%,自然采光照度平均值為635.64lux,高于室內天然光照度標準值300lux。滿足《建筑采光設計標準(GB 50033—2013)》相關功能房間采光系數(shù)標準值的要求。
表3 典型三間兩廊采光和照明分析
表4 改型“三間兩廊”采光和照明分析
表2 “三間兩廊”民居軟件模型
2.3.2 改型三間兩廊采光和照明分析(見表4)
模擬發(fā)現(xiàn),改型“三間兩廊”式民居平均采光系數(shù)為5.07%,高于住宅采光系數(shù)標準值2.2%,房屋整體主要功能空間約79.24%的采光系數(shù)標準值達到3%,自然采光照度平均值為684.05lux,高于室內天然光照度標準值300lux。滿足《建筑采光設計標準(GB50033—2013)》相關功能房間采光系數(shù)標準值要求。
通過ecotect軟件模擬,得出嶺南“三間兩廊”式民居中兩種代表性民居的室內自然采光和熱環(huán)境結果。經過對比分析可知,這兩種民居雖然發(fā)生了變化,但都滿足室內自然采光需求,并且“改型三間兩廊”民居具有更好的室內自然采光和照明效果。
傳統(tǒng)民居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通過軟件模擬分析嶺南傳統(tǒng)“三間兩廊”式民居的熱環(huán)境,以期為傳統(tǒng)民居未來的更新發(fā)展是否能夠滿足當代人的舒適性需求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