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耿
編者按
自2019年秋季起,國內部分省市高一學生使用新教材。新教材“關于課內外讀物的建議”除保留原有《論語》《孟子》《莊子》外,還增加了《老子》《史記》,選文覆蓋先秦到清末。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從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另外,新教材明確規(guī)定“課內閱讀篇目中,中國古代優(yōu)秀作品應占二分之一”。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以及教育部關于加強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推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等有關文件精神,本刊遴選出100篇精品,按“國學經典與成長教育”“國學經典與成人教育”“國學經典與成才教育”等系列分類刊發(fā),并在雜志官微發(fā)布在線微課教學,幫助高中生系統(tǒng)學習和掌握國學知識。
君子所得不同
經 典 重 現
君子所得①不同,故其所行亦異。有小人于此,仁者憐②之,義者惡之,禮者處之不失體,智者處之不取禍,信者推誠以御之而不計利害,惟圣人處小人得當可之宜。
——明·呂坤《呻吟語》
注釋? ①得:通“德”,德行修養(yǎng)。②憐:可憐,同情。
作 家 小 傳
呂坤(1536—1618年),字叔簡,自號抱獨居士。明代歸德府寧陵(今河南商丘寧陵)呂大莊人。明朝文學家、思想家。呂坤剛正不阿,為政清廉,他與沈鯉、郭正域被譽為明萬歷年間天下“三大賢”。呂坤的思想對后世有很大影響,其代表作為《呂坤全集》。
經 典 解 讀
譯文? 君子修養(yǎng)所獲得的德行不同,所以他的行為也不同。對待小人,有仁德的人可憐他,正義的人討厭他,善禮儀的人與他相處不失體,有智慧的人與他相處不取禍,誠信的人用誠心來改造他,而不計較對自己有利有害,只有圣人與小人相處可以做到得體而又恰當。
核心密碼? 君子所得不同。君子修養(yǎng)所獲得的德行不同,所以他對待小人的方式也不同:仁君子“憐之”,以慈愛之心對待,但仁慈寬愛過分往往會給自己帶來傷害;義君子“惡之”,以是非之心對待,容易造成對立面而結怨;禮君子“處之不失體”,以禮儀之行對待,往往給人敬而遠之的感覺;智君子“處之不取禍”,善于與之周旋保護自己,但往往又給人圓滑世故的感覺;信君子“推誠以御之而不計利害”,至誠待之,用誠心來改造他而不計較對自己的利與害,但又容易流入“硁硁然小人之信”中去。“惟圣人處小人得當可之宜”,只有圣人處之恰當適宜,或疾之,或遠之,或見之,或和之,或憐之,或惡之,或禮之,或知之,或誠之,因時因地,因勢因人而異,不拘一隅,八方取中,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經 典 故 事
原憲甘貧的故事
原憲,孔子的弟子。字子思,也稱原思、仲思。魯國人??鬃尤ナ篮?,原憲就隱居在荒野。他以清靜守節(jié)、安貧樂道而受人尊敬。他的房子周圍都被雜物堵滿了,用茅草和泥蓋的屋頂也長出了草,用草和樹枝搭成的門戶都破爛不完整了,拿桑條做門的轉軸,用甕做窗戶。兩間屋子,用褐土涂墻縫,下雨的時候屋頂漏雨,地下濕滑,但原憲端坐其中絲毫不覺清苦,以修習禮樂教化的儒道為樂。
有一天,子貢去找原憲,他乘坐著大馬車,穿著華麗的衣服,因為小巷容不下他的大車,子貢只好下車步行前去敲原憲家的門。原憲戴著用樺木皮做的帽子,穿著帶褶皺的鞋子,拄著藜木做的拐杖,開門來迎接子貢。見原憲一副窮困寒酸的樣子,子貢說:“嘻!先生這是生病了嗎?”原憲笑了一笑,回答說:“我聽說沒有錢財叫作貧,學了道卻不能身體力行去做才叫作病,我現在是貧而不是病呀!”子貢聽后,臉上頓時有了慚愧的表情。原憲見了,又笑著說:“現在有些人迎合世俗,和自己合得來的可以利用的人結為朋友;他們?yōu)榱耸箘e人看得起自己而去求學,為提高自己的聲譽而去教誨別人。嘴上講的是仁義道德,實際上干的卻是一些奸惡的事。我之所以安貧樂道,就是因為不愿去做那種事呀!”
唐朝吳筠《詠原憲子》贊嘆道:“原生何淡漠,觀妙自怡性。蓬戶常晏如,弦歌樂天命。無財方是貧,有道固非病。木賜欽高風,退慚車馬盛?!?/p>
經 典 啟 示
原憲安貧樂道,堅守操節(jié),為后世所稱道。
“君子憂道不憂貧”。 一個真正有學問、有道德、以天下國家為己任的君子,總是強調個體的自覺性,追求自我精神品格的完善。
君子修養(yǎng)所獲得的德行不同,所以他的行為也不同。能堅持追求完善自我修養(yǎng)的人,做一件事情之前,常常警醒自己這樣做是否“合道”;而那些私欲膨脹的小人,心中的惡念往往成為傷害自己的刀劍。追求自我修養(yǎng)的完善是通向君子的途徑,滿足一己之私的惡念則往往是形成惡行的源頭。
君子小人辨
經 典 重 現
或曰:“君子小人,辨①之最難?!痹唬骸熬佣∪酥E,小人而為君子之態(tài),此誠②難辨。若其大都,則如皂白③不可掩也。君子容貌敦大④老成⑤,小人容貌浮薄瑣屑⑥。君子平易,小人蹺蹊⑦。君子誠實,小人奸詐。君子多讓,小人多爭。君子少文⑧,小人多態(tài)⑨。
——明·呂坤《呻吟語》
注釋? ①辨:辨別,分辨。②誠:確實,的確。③皂白:黑白分明。皂,黑色。④敦大:敦厚寬大,厚重博大。⑤老成:老練成熟,閱歷多而世事練達。⑥瑣屑:細碎,煩瑣。⑦蹺蹊:奇怪,可疑。⑧文:通“紋”,紋飾。⑨態(tài):偽態(tài),做表面文章。
經 典 解 讀
譯文? 有人問:“君子和小人最難辨別的是什么?”回答說:“君子與小人外在行跡相近,小人又往往故作君子之形態(tài),這的確很難辨別。如果從大的方面說,則黑白分明不能掩飾。君子的外貌敦厚老成,小人的外貌輕浮猥瑣;君子平易近人,小人形跡難測;君子誠實,小人奸詐;君子多謙讓,小人多爭利;君子很少掩飾自己,小人則常常愛表現自己,喜歡做表面文章?!?/p>
核心密碼? 君子小人辨。在生活中如何區(qū)分君子與小人?誠于中而形于外,主要從容貌、態(tài)度、心境、言語等修養(yǎng)上分辨。曾國藩的《九九方略全鑒》一書中有這樣一段方法論:通過眼神辨別君子小人的辦法——目光莊嚴,氣息平靜,神態(tài)凝重,遠遠望去威嚴無比,讓人生畏,而接近后才發(fā)現和藹可親,這樣的人是在上位的君子;目光平和中正,神情淡然平和,看起來若有思慮,但又好像不堪所慮,能夠在污濁的社會中出淤泥而不染,潔身自好,淡泊功名利祿,這樣的人是身處下位的君子;眼光燦爛閃爍,氣宇深沉,藏而不露,偶爾露出泰然平和的顏色,而有時也露出肅殺的信息,這樣的人,是身處上位的小人;目光搖曳不定,精氣不足,神情散亂,遠遠望去姿態(tài)不佳,靠近看來又沒有風度的,是身處下位的小人。
經 典 故 事
孔子談識人
有一次,魯哀公向孔子咨詢如何選拔人才來幫助君主治理國家的問題??鬃诱J為,能分清庸人、士人、君子、賢人、圣人這五類人,其就具備了治世的方法。哀公問:“請問什么樣的人叫作庸人?”孔子說:“所謂庸人,他們心中沒有謹慎行事、善始善終的原則,口中說不出有道理的話,不選擇賢人善士作為自己的依靠,不努力行事使自己得到安定的生活。他們往往小事明白、大事糊涂,不知自己在忙些什么;凡事隨大流,不知自己所追求的是什么。這樣的人就是庸人。”哀公問:“請問什么是士人呢?”孔子說:“所謂士人,他們心中有確定的原則,有明確的計劃,即使不能盡到行道義、治國家的本分,也一定有遵循的法則;即使不能集百善于一身,也一定有自己的操守。他們的知識不一定非常廣博,但一定要審查自己所擁有的知識是否正確;話不一定說得很多,但一定要審查說得是否確當;路不一定走得很多,但一定要明白所走的路是不是正道。知道自己具有的知識是正確的,說出的話是確當的,走的路是正道,那么這些正確的原則就像性命對于形骸一樣不可改變了。富貴不能對自己有所補益,貧賤不能對自己有所損害。這樣的人就是士人。”哀公問:“什么樣的人是君子呢?”孔子說:“所謂君子,說出的話一定忠信而內心沒有怨恨,身有仁義的美德而沒有自夸的表情,考慮問題明智通達而話語委婉。遵循仁義之道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自強不息。他那從容的樣子好像很容易超越,但終不能達到他那樣的境界。這樣的人就是君子?!卑Ч珕枺骸笆裁礃拥娜朔Q得上是賢人呢?”孔子說:“所謂賢人,他們的品德不逾越常規(guī),行為符合禮法。他們的言論可以讓天下人效法而不會招來災禍,道德足以感化百姓而不會給自己帶來傷害。他雖富有,天下人不會怨恨;他一施恩,天下人都不貧窮。這樣的人就是賢人?!卑Ч謫枺骸笆裁礃拥娜朔Q得上是圣人呢?”孔子回答說:“所謂圣人,他們的品德符合天地之道,變通自如,能探究萬事萬物的終始,使萬事萬物符合自然法則,依照萬事萬物的自然規(guī)律來成就它們。光明如日月,教化如神靈。下面的民眾不知道他的德行,看到他的人也不知道他就在身邊。這樣的人就是圣人?!?/p>
(選自 《齊魯晚報》,作者張九龍,有刪改。)
經 典 啟 示
魯哀公向孔子咨詢如何選拔人才,孔子表示分清庸人、士人、君子、賢人、圣人這五類人,其就具備了治世的方法。
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文明、志趣、知識等,往往從其舉手投足中表現出來。細致觀察,見微知著;仔細鑒別,去偽存真;推本溯源,全面了解;君子小人,當可立辨。
君子之心正直光明
經 典 重 現
君子之心正直光明,小人之心邪曲①微曖②;君子之言雅淡質直、惟以達意,小人之言鮮秾柔澤③、務于可人④;君子與人親而不昵,直諒⑤而不養(yǎng)其過⑥;小人與人狎⑦而致情⑧,諛悅⑨而多濟⑩其非? 。
——明·呂坤《呻吟語》
注釋? ①邪曲:品行不正。邪,不正當,不正派。曲,彎轉,與“直”相對。②微曖:幽隱昏暗。曖,昏暗。③鮮秾柔澤:鮮秾,同“鮮濃”。柔澤,柔潤的意思。④可人:適合人的心意???,認可。⑤直諒:正直、誠信?!墩撜Z·季氏》:“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⑥過:過錯。⑦狎:態(tài)度親近而不莊重。⑧致情:這里指根據需要用甜言蜜語來討好別人。⑨諛悅:諂媚討好。⑩濟:這里指成就、助長的意思。?非:錯誤,與“是”相對。
經 典 解 讀
譯文? 君子之心光明正直,小人往往包藏禍心。君子之言恬雅正直,只求表達自己的意思;小人說話甜言蜜語,務求能適合別人的心意。君子和人交往親切而不過分親昵,正直誠實,絕不姑息助長別人的過錯;小人和人交往善于花言巧語,逗人開心,討好別人,往往姑息助長別人的錯誤。
核心密碼? 君子為人正直,做事認真,處事光明磊落;在表達自己的想法時直接真實,贊賞你的正確行為,直接指出你的過錯并引導改正,這樣的人就是君子;而小人則反其道而行之。本章從內心、語言、行為三個方面對君子與小人進行了對比:內心正直,做事光明,語言中肯,對人親切但不姑息養(yǎng)過,如此方為君子;包藏禍心,笑里藏刀,只會甜言蜜語,不問是非曲直或有意顛倒黑白,如此即為小人。
經 典 故 事
子思諫衛(wèi)君
孔伋(公元前483—公元前402年),字子思,孔子之子孔鯉的兒子,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
有一次,衛(wèi)國國君打算挑選一位將軍,同時也請求滿朝文武官員舉薦賢能。子思于是向國君舉薦了一位叫作茍變的人,說:“茍變的才能可以統(tǒng)領五百輛戰(zhàn)車,可以勝任將軍這個職位。”衛(wèi)國國君說:“我知道他是個將才,然而茍變在做地方官員的時候,有一次征稅時,私自吃了百姓兩個雞蛋,被人告發(fā)了,所以此人我不能用他?!?/p>
子思說:“圣人選人任官,就好比木匠使用木材,取其所長,棄其所短;一根合抱的良木,如果只有幾尺朽爛的地方,高明的木匠是不會扔掉它的。現在國君您處在戰(zhàn)國紛爭之世,正要收羅鋒爪利牙的人才,卻因為兩個雞蛋而舍棄一員可守一城的大將,實在可惜呀,這事可不能讓鄰國知道啊,否則他們會笑話我們的!”
衛(wèi)國國君聽后,立即打消了疑慮之心,調整了用人思路,不再糾結于個別官員的小問題,并向子思一再拜謝說:“謹受您的教導!”
經 典 啟 示
用人好比用木,要取其所長,棄其所短。一根合抱的良木而僅有數尺之朽,良工不棄,則善用人者,對于有缺點的人才,也應當用人所長,切不可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