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福建廈門市,361000)葉中桉 袁 俊
隨著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的不斷發(fā)展,對列車進站剎車制動電能再次吸收利用的裝置得到廣泛的應用。而作為再生能裝置的重要組成部分,35kV能饋變壓器低壓側的的交流濾波電抗器,對絕緣水平要求較低,存在一定的隱患和缺陷。本文主要對再生能裝置的交流電抗器絕緣結構設計、工藝進行研究,指出引起再生能系統(tǒng)故障的問題所在,提出解決的辦法和途徑,為軌道交通牽引供電系統(tǒng)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提供參考依據(jù)。
2019年10月24日,某地鐵公司中央級PSCADA報:某35kV牽引變電站負極柜“再生能饋裝置框架泄露保護電流型I段動作”、“再生能裝置聯(lián)跳信號動作”,再生能饋系統(tǒng)故障停機,35kV 331開關、DC1500V203開關跳閘。故障造成該35kV牽引變電站再生能裝置退出運行。
現(xiàn)場查看站級PSCADA事件記錄,顯示再生能饋裝置框架泄露保護電流型I段動作,鋼軌電位限制裝置電流II段、III段動作。查看再生能裝置框架斷路器事件,再生能裝置B相變流器柜框架斷路器電流速斷保護(I保護)動作,故障電流4895A,框架斷路器故障電流即為電抗器對鐵芯放電電流,故障電流通過框架流入接地網(wǎng),此故障電流遠大于框架泄露保護電流型I段整定值80A,再生能饋裝置框架泄露保護電流型I段動作正確。
現(xiàn)場軌電位裝置顯示故障時候最大對地電流為負3 000A,由于故障時刻再生能裝置主回路對地(框架)放電,地電位抬升,導致鋼軌電位限制裝置晶閘管導通,地瞬時向鋼軌反向放電電流達到鋼軌電位限制裝置電流II段、III段定值,鋼軌電位限制裝置動作正確[1]。(詳見圖1)
圖1 再生能裝置故障波形
再生能饋裝置電流型框架泄露保護跳閘邏輯如圖2所示,故障后實際跳開35kV331開關、DC1500V203開關,再生能裝置故障停機,與保護跳閘邏輯一致,保護動作出口正確。
圖2 再生能裝置電流型框架保護跳閘邏輯
交流電抗器安裝于再生能裝置交流側,主要用于逆變后的交流濾波,再生能裝置一次原理圖如圖3所示。2號線再生能裝置交流電抗器為某公司生產(chǎn)的L635A714uH-1PH(SL)型產(chǎn)品,額定電感為714uH。(詳見圖3)
圖3 再生能裝置一次原理圖
現(xiàn)場查看再生能裝置交流側故障波形,故障時刻B相電壓達到峰值,可判斷為B相正常工作電壓幅值達到了空氣間隙擊穿的臨界點附近,累積至故障時刻空氣間隙完全擊穿發(fā)生故障,引起保護跳閘[2]。
現(xiàn)場檢查再生能裝置B相變流器柜交流電抗器鐵芯發(fā)現(xiàn)放電痕跡,且B相(故障相)電抗器靠鐵芯側第一層繞組較其與鐵芯間用于絕緣的環(huán)氧絕緣布高2mm,其余正常相電抗器環(huán)氧絕緣布均較繞組高約2mm;另一方面,電抗器第一層繞組與鐵芯之間兩側均加裝有絕緣擋板,以提升繞組與鐵芯間的絕緣性能,但同型號電抗器接線端子排側均未加裝絕緣擋板,因此故障點處第一層繞組高出部分與鐵芯之間僅依靠空氣間隙絕緣,現(xiàn)場測量第一層繞組高出部分與鐵芯之間的間隙為8mm,小于GB/T 21413.1-2008中要求的DC1500V裸帶電體與地之間的最小空氣間隙14mm。(詳見圖4)
圖4 B相變流器柜交流電抗器故障點
現(xiàn)場對再生能裝置交流側三相電抗器進行了主回路絕緣、電感測量、耐壓試驗,測量結果如表1所示[3]。
表1 再生能交流電抗器檢查結果
根據(jù)再生能裝置現(xiàn)場測量結果,A、B、C三相電抗器電感均在誤差允許范圍(5%)內(nèi),三相電抗器不存在匝間短路故障;A、C兩相電抗器主回路對地絕緣(鐵芯通過框架接地,即為對鐵芯絕緣)>10GΩ正常;B相電抗器主回路對地絕緣為20MΩ,且耐壓值不達標。
對產(chǎn)品設計進行變更,在交流電抗器線包與鐵芯之間,加一塊1.0mmGP0-3絕緣板,使鐵芯與最里層紙之間,再多一層絕緣[4]。要求生產(chǎn)單位對電抗器裝配過程中進行工藝變更,需將線包最里側紙使用膠布完全固定后,再撐“L型撐條”,撐條撐完后,再將固定用的膠布去除,防止絕緣紙下滑。(詳見圖5)
圖5 變流電抗器絕緣設計及制造方案
增加絕緣部件爬電距離的檢驗項目。外觀檢查是否加裝絕緣防護板。電抗器線包里層絕緣紙與鋁箔之間的錯位必須高于7mm以上[5]。
近幾年,再生能裝置在軌道交通行業(yè)得到廣泛的應用,部分設備元件沒有統(tǒng)一的設計標準,且制造工藝水平仍需進一步提高,通過此次對交流電抗器主絕緣設計的研究分析,其設備制造工藝質量將直接影響牽引供電系統(tǒng)的安全運行。因此,應該對再生能裝置交流電抗器的絕緣狀況進行密切關注,增加相關現(xiàn)場驗收檢查手段,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才能保證設備的運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