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琪
今天爸爸給我講了“草船借箭”的故事,可就在我深深地沉浸在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里時,爸爸卻給我拋出一個難題:諸葛亮真能“借”到十萬支箭嗎?
思量良久,我決定好好分析一下。
諸葛亮是蜀國軍師,來到東吳,肯定沒有帶多少戰(zhàn)船前來,要向曹操借箭,只能讓老實人魯肅幫忙準(zhǔn)備。魯肅準(zhǔn)備了多少只船呢?20艘,這些船要求行速快,易調(diào)頭,那就必定是小船。假設(shè)這些小船每艘長15米,20艘船加起來就長300米,就算兩船之間相隔3米,20艘船之間也就是57米,這樣一字兒排開,總長度也就是357米。
再看看曹軍來了多少弓弩手呢?一萬多人,如果沿岸排開,兩人之間間隔一米,就要排一萬多米,一萬多米對357米,之間相差了二三十倍,此時天降濃霧,什么也看不見,豈不是絕大多數(shù)的箭都射到江里去了。你可能會說,可以讓弓弩手排成幾排,不要說笑話,前面的人絕不是后面人的靶子。你還會說,曹軍的戰(zhàn)艦是用鐵鏈連在一起的,艙頂、船舷上都可以站弓弩手,即使這樣,也站不了一萬多弓弩手組成的橫隊。
實際上,當(dāng)時曹軍的弓弩手根本看不到諸葛亮的船,基本屬于“無的放矢”,閉著眼睛瞎射,結(jié)果不是射到水里,就是射到船幫上,正對著草船射來的箭,能有一半射到草把上就不錯了。
還有草船上的軍士一面吶喊一面接近曹軍水寨,到了一定距離就不再靠近了。雖然大霧漫天,曹軍看不到草船,但聽聲音也能大概判斷出遠近,草船停下后,喊聲聲量沒有變化,說明對方已停止前行了,曹軍還會傻傻地不停放箭嗎?
最后我們來約算一下,假如每個弓弩手射10支箭,一萬弓弩手就射了10萬支箭,與弓弩手排列長度相比,后者排列長度頂多不超過前者的5%,就算有5%吧,也只有5000支箭射向了草船,而真正射到草把上的箭大約一半,那也只有2500支箭。如果是那樣,周瑜非殺諸葛亮的頭不可。
分析過后我懂得了爸爸的意思:凡事不能人云亦云,只有自己深入了解,仔細分析之后得出的結(jié)果才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