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馬克·斯特蘭德 鐘生/譯
斯特蘭德被稱為“深沉的異化哀悼者”,他機敏、克制,以深刻的智慧講述被遮蔽的生活故事,他的詩在異化和焦慮之間取得了平衡。他的聲音在幽冥之思和夢魘狀態(tài)之間輕松地移動,創(chuàng)造出一個視覺清晰度極高的空間。斯特蘭德善于超過自我的界限,對自我及其所置身的世界進行有距離的觀照。這種從遠離自我的視角所進行的觀察帶來了旁觀者的觀點、幽靈的語氣,一切都朦朧神秘、似幻似真,從而激發(fā)出讀者的興趣??梢哉f孤獨與荒涼、自我與他者、缺失與虛無是斯特蘭德詩歌的常見主題,如他的語言具有深沉的內(nèi)向性,多訴諸現(xiàn)代生活的意象,彌漫著一種個體在廣闊的異化世界中的無力感。
當假期永遠結束
那將是奇怪的
當終于意識到它不會永遠持續(xù)下去,
某個聲音一遍又一遍地告訴我們
什么都不會改變,
記憶也是,
因為到那時候一切都將結束,正如
事情本就如此,而我們是多么地浪費時光好像
沒有什么事情可做,
這時,一瞬間
天色變了,高聳的大氣變得
難以忍受的沉悶,風極為沉默
我們的城市好似灰燼,
也知道,
我們從未懷疑的是,這有點像夏天
在它最為莊嚴的時候,除了夜晚較為暖和
云似乎微弱地閃爍,
即使在那時,
因為我們將不會改變太多,思慮著
事情會變得如何,誰會被留下來
重蹈覆轍,
不知怎么努力,
但依舊無法,知道到底是什么
出了如此巨大的差錯,或為什么
我們正在死去。
靜立
有人總是遣送
風景至于一翼。
大氣之濃,
黑暗籠罩著那里
將樹木和花園,
海濱和流水置于陰影之下。
所有與我同在的地方
都將被損耗。
我不能提高我的嗓門
或是舉起一只手,我
沒有能力使用武力
當我感到危在旦夕。
而如果這個動作像是
一種偷竊,那么
我不過目睹了
一場犯罪。我別無選擇。
我的角色強加于我,
它令我的神經(jīng)處于邊緣。
我希望我能自在一些。
不確定我身立何處
在抵至羽翅的漫長征途中,
我坦然接受,當事物來臨,
又任它們離去。在這件事情上
我沒有終決權。
開關的咔嗒聲,
場景背后拖曳的腳步聲
幾乎令我懷疑
有人希望我出錯。
然而,我所見的一切
都是平坦而無礙的。
這將持續(xù)多久,
我不確定。我的時間
都花在回憶所有
我能記起的往事上。
我盡最大努力去相信
沒有什么完全地失去。
我哪兒都不去:
我的心智不能很好地
維持我的消遣。就我
所知,我也許會做得更好
如果試著換個時間
那時所有的這一切都將結束,
最后一幕場景來臨,
燈光黯淡,而我,
將被釋放,從所有
我未曾真正去過的地方,
離去于簾幕的那一頭
在一個即將結束的夜晚。
地圖
構造,大致界定
由一些細長共享的
等高線,大陸和海洋
聚集在
同一張想象之網(wǎng)中。
在地圖上
被分割的空氣,有時不過是
一些邊界的
延續(xù),集合在
一個純粹,無云
人造寧靜的頂棚上。
缺乏陰霾,
和一些環(huán)繞我們世界的模糊邊界,
地圖僅繪制
它自身,勾勒出它自己的
維度,并等待,
當一件事物已完成
然后被一個
自己后來的版本所替代。
想要一個
變換的空間存在,我的注意轉(zhuǎn)向
我窗外的世界
那兒地圖的顏色
退變成一種模糊的
殘像并迷失于
各種可變的場景
那兒形象堆積。我看見
一片野地
從凹陷迸濺的大海處
慢慢向內(nèi)陸延伸,
黑翅鳶和銀鷗,棲息于
氣流之中,
滑出視野,而樹木
冷如石子
在沿海夜晚的灰暗光線中,
漸漸變得
失焦。從我眼里
靜止的中央
包裹著最終什么也不剩
除了它們自身的黑暗,
世界旋轉(zhuǎn)著從手中滑出。然而
什么也沒有發(fā)生
因為定義之中即是
它存在的理由
地圖正如它所是:
一張關于
世界看起來可能會是怎樣的圖表
讓我們與真實的樣子保持
持久、完美的距離。
吃詩
墨水從我的嘴角流出。
沒有誰比得上我的快樂。
我一直在吃詩。
圖書管理員不相信她所看見的。
她的眼神憂郁
她走路時手插衣袋。
詩歌不見了。
燈光黯淡。
狗正從地下室樓梯往上爬。
它們的眼球滾動著,
它們金黃色的大腿像灌木叢般燃燒。
可憐的圖書管理員開始跺腳哭泣。
她不明白
當我跪下來舔她的手時,
她尖叫起來。
我是一名新人。
我對她齜牙狂吠。
我在書本的黑暗里快樂地玩耍。
一首歌
我愿坐一整天
如一只椅子上的麻布袋
并躺一整晚
如一個床上的石頭
當食物來臨
我張開嘴巴
當睡眠來臨
我閉上眼睛
我的身體僅
歌唱一首歌
風成灰白
落在我的手臂上
花開
花落
多就是少
而我渴望更多
冬日詩行
——致羅斯·克勞斯
告訴你自己
當天氣變冷,灰色從空中飄落
你將繼續(xù)
前行,傾聽
同一曲調(diào),無論你在何處
找到你自己——
在黑暗的穹頂里
或在月光凝視的雪谷下
那道白色裂縫中。
今晚當天氣變冷時
告訴你自己
你所知的其實什么也不是
除了你骨頭奏出聲調(diào)
當你繼續(xù)前行。你將能擁有
一次機會,躺在冬日星辰的
小火光下
如果事情碰巧發(fā)生了,你不能
前進也不能后退
你將找到你自己
在你最終將在的地方
告訴你自己
在穿過你四肢的最后一場寒流中
你愛你所是
一個老人在他的死亡中醒來
這就是我入睡時
的應許之地,
當我醒來又被奪去。
這就是那任何人都不知道的地方,
這里船只和星星的名字
都漂離而遙不可及。
群山不再是群山;
太陽也不再是太陽。
人們往往會忘記它原來的模樣;
我看見我自己,我看見
我眉頭上的深淵之光。
曾經(jīng)我是完整的,曾經(jīng)我也年輕……
好像此刻這一點很重要
你能夠聽見我
并且這塊地方的天空將永遠停息。
無題
至于溜進你口袋里的那首可愛的詩,
開頭是這樣的,“我不斷地想起我們,這些超人,如何
四處飛行地說,‘嗨,我是某某,你是誰?”
自你上次不厭其煩地讀它已過去了好些年。但現(xiàn)在
在松林之陰的淡紫色光線下,似乎
是時候了。激情退去的塵埃,深色形象的破碎
此頁僅剩這些。她是美麗的,
而這些詩,你當時也以為如此。
薰衣草化為灰燼。浮云不見蹤影,現(xiàn)在
她在哪里?那個當年站在她門外好幾個小時的
男孩在哪里,總是在事情即將發(fā)生時
才明白得太晚,而那時一切已毫無意義。
偉大的詩人歸來
當光線傾瀉而下透過云中的洞口,
我們知道偉大的詩人就要出現(xiàn)。而他確實如此。
全白輪胎的豪華轎車和彩色玻璃的窗戶
讓他下了車。然后,隨著一陣清晰、流利的響聲
他闊步走入大廳。一片寂靜。他的翅膀很大。
他裁剪的西裝,領帶的寬度,有些過時。
當他開口,空氣似乎被想象中的叫喊弄得蒼白。
欲望的蛀蟲鉆進了每個人的心臟。
他們的眼里噙滿了淚水。偉大的詩人比以往更加偉大。
“不必匆忙”閱讀結束時他說,“世界末日
僅僅就是你所知道的世界末日而已?!?/p>
多么像他的做派,每個人都這么想。然后他走了,
世界一片空白。天氣寒冷,空氣凝固。
告訴我,你們這些人,詩歌到底是什么?
哪怕少一點就會死嗎?
評論“日常生活與詩”專輯
人們常常有意無意地把詩的誕生歸因于某種超現(xiàn)實的力量,比如柏拉圖認為詩人是神靈附體的人,葉芝認為詩是詩人處在“出神”狀態(tài)的產(chǎn)物。這些觀念固然有其合理性,但過于強調(diào)詩的超現(xiàn)實因素,就難免走向神秘主義。事實上,詩的生命更多來自于詩人的日常生活體驗,用王國維的話來說,就是“與花鳥共憂樂”;它致力于呈現(xiàn)世界與心靈之無限豐富性和獨特性,而對日常生活的體驗正是詩人創(chuàng)造力最重要的源泉。我們不妨重溫一下里爾克對一位青年詩人的教導:“你要像一原人似的練習去說你所見、所體驗、所愛,以及所遺失的事物”,“你躲開那些普遍的題材,而歸依于你自己日常生活呈現(xiàn)給你的事物;你描寫你的悲哀與愿望,流逝的思想與對于某一種美的信念——用深幽、寂靜、謙虛的真誠描寫這一切,用你周圍的事物、夢中的圖影、回憶中的對象表現(xiàn)自己。如果你覺得你的日常生活很貧乏,你不要抱怨它;還是怨你自己吧,怨你還不夠做一個詩人來呼喚生活的寶藏……”本期以“詩與日常生活”為主題,推出詩人鄭單衣、桑眉、高紅艷的創(chuàng)作隨筆,三文各具妙趣和心得,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