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妤菲
古有諸葛亮神機妙算“草船借箭”,今有天氣預報造福百姓??墒?,這天氣到底是怎樣預測出來的呢?姥爺為我解開了這個困擾我許久的謎團。
原來,每個城市都設(shè)有氣象站,氣象人員主要通過溫度計、濕度計、氣壓表、集雨器、風向風力儀,甚至更高級的氣象雷達等“智慧氣象儀器”來觀測天氣;利用這些儀器得到的數(shù)據(jù),就可分析判斷出未來天氣的具體變化。
于是,我也準備自己制作簡易的設(shè)備,做一名小小氣象員,體驗氣象觀測的樂趣。
我在一個圓柱形的透明塑料杯上貼上毫米刻度尺,放到頂樓露天平臺上。每天早上七點,我都會拿著記錄本和筆準時去觀察降雨量和降雨等級??墒翘旃安蛔髅馈?,原本陰雨綿綿的杭州竟然連著兩天都是大晴天,平時總是盼望天晴的我破天荒地希望“龍王顯靈”。第三天,我終于盼到了,24小時降水量竟然是12毫米,達到中雨級別。
我還用吸管、卡紙和木頭做了一個風向標,并在上面標明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這樣就很容易判斷刮的是什么風了。
我每天還會認真觀察云狀,在記錄本上畫出天上云朵的樣子,并注明云色、云速等,細心繪制云象圖。有的像噴氣式飛機飛過天空后留下的痕跡——卷云;有的像在悠閑散步的棉花團——積云;有的像草原上的雪白羊群——高積云;還有的像水面的鱗波——卷積云。
今后,除了留心觀察大自然發(fā)出的天然預警外,我們還要運用科學技術(shù),提前發(fā)布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并通過人工影響天氣,減輕氣象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