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數據顯示,中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帕金森患病率為1.7%。據此推算,中國的帕金森病人數量或超300萬。那么,出現手抖癥狀一定是患上了帕金森病嗎?
帕金森病不是“手抖”那么簡單? 事實上,手抖不一定是帕金森病,也可能是特發(fā)性震顫等其他疾病。且帕金森病患者還會有動作遲緩、肌肉僵直等癥狀,具體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靜止性震顫? 約70%的患者以震顫為首發(fā)癥狀,多始于一側上肢遠端,慢慢發(fā)展到上肢、下肢、頭部和軀干部位。震顫在靜止時出現或明顯,隨意運動時減輕或停止,精神緊張時加劇,入睡后消失。手部靜止性震顫在行走時加重。
肌強直? 患者肢體發(fā)僵發(fā)硬,檢查者活動患者的肢體、頸部或軀干時可覺察到有明顯的阻力。
運動遲緩? 患者動作變慢,開始起身、走路困難,運動幅度減少。面部表情呆板,眨眼減少,寫字會變慢變小,洗漱、穿衣和其他精細動作會變得笨拙、不靈活。
姿勢步態(tài)障礙? 患者不易維持身體的平衡,稍不平整的路面就有可能跌倒。行走時常常會腳拖著地邁小碎步,越走越快,不易止步。有時候走著走著突然就邁不開步了,雙腳像被粘在地上一樣。另外,研究表明,在出現臨床癥狀之前的較長一個階段,也就是在肢體尚未出現顫或抖之前,可能出現一些非運動癥狀的身體功能性異常,如便秘、嗅覺減退和睡眠障礙等。
怎樣預防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發(fā)病是多因素的,目前認為是遺傳和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攜帶某些基因會導致帕金森病發(fā)病的高風險,有些環(huán)境因素(例如重金屬、殺蟲劑等職業(yè)暴露)會讓此病更容易發(fā)生,還有一些患者的發(fā)病與年齡大不無關系。
已知的環(huán)境致病因素提醒公眾在職業(yè)和環(huán)境接觸中,要盡可能避免或減少有害因素的暴露。此外,近年來的研究也發(fā)現了一些具有保護性的因素,例如體育鍛煉、咖啡因等。其中,太極、瑜伽、探戈等活動被證實可以延緩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進展。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體育鍛煉仍然是普適的健康法則,對于帕金森病也不例外。(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