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啟銀, 張禎勇, 高明文, 岳麗杰, 馬松明, 張 英, 韋 瀟, 閆艷紅
(1.甘孜藏族自治州農業(yè)科學研究所, 四川 康定 626000;2.四川省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成都 610066; 3.四川農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成都 611130)
玉米是川西高原藏族人民的主要糧食作物,從海拔1 200 m的低山河谷地帶到海拔3 000 m的高山高原區(qū)域均有玉米種植,主要分布在大渡河、雅礱江、金沙江流域的高山峽谷地帶,地勢復雜,生態(tài)氣候多樣。受地理環(huán)境、歷史、交通、人文、生產條件等眾多因素影響,該地區(qū)基礎研究薄弱、農業(yè)生產水平落后,玉米產量低。畜牧業(yè)一直以來是甘孜州的主要支柱產業(yè),玉米是各種牲畜的優(yōu)質飼料來源,隨著甘孜州畜牧業(yè)的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對玉米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因此,研究與玉米產量相關的指標,探究最佳栽培植模式,對提高該地區(qū)玉米的產量具有重要意義。有研究表明,美國玉米增產原因有50%~60%歸功于玉米品種的創(chuàng)新[1-2],40%~50%歸功于施肥量、灌溉量、播種密度的增加和機械化程度的提高等栽培手段[3]。合理提高種植密度是目前玉米最有效增產技術[4-5],過量使用化肥不僅會使玉米產量降低,品質變差、而且會造成大氣、土壤和水源的污染[6-8]。因此,在保證產量的同時提高氮肥利用率,才能協(xié)調作物高產與生態(tài)保護共同發(fā)展[9]。本試驗以川西高原廣泛種植的涼單10號為試驗材料,設置4種栽培模式,研究其對春玉米葉面積指數(shù)、葉綠素含量、干物質積累、產量等的影響,探索定量栽培措施對產量的貢獻,找到玉米獲得高產的原因,為高原藏區(qū)春玉米的高產栽培提供理論依據(jù)。
試驗于2018年在四川省甘孜州丹巴縣聶呷鄉(xiāng)聶呷村(E:101°51′50″, N:30°56′40″)實施,試驗地海拔2 550 m,供試玉米品種為凉單10號,土壤類型為棕壤,質地為沙壤土,耕作層(0~20 cm)土壤養(yǎng)分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試驗地土壤理化性狀
采取大區(qū)對比設計,設4種不同栽培模式,即超高產模式(SH)、高產高效(HH)、農戶水平(FP)、不施肥處理(ck),每個處理種植66.7 m2。其中,種植密度SH為9 萬株·hm-2(行距×窩距=0.65 m×0.33 m,每窩留2 株),HH為7.5 萬株·hm-2(行距×窩距=0.65 m×0.4 m,每窩留2 株),F(xiàn)P、ck均為6 萬株·hm-2(行距×窩距=0.65 m×0.24 m,每窩留1株)。各處理施肥量見表2,施肥比例為:SH氮肥按底肥∶苗肥∶拔節(jié)肥∶攻包肥=3∶1∶1∶5的比例施入,P2O5、K2O按底肥∶苗肥∶拔節(jié)肥=3∶1∶1的比例施入,有機肥作為底肥一次性施入;HH氮肥按底肥∶拔節(jié)肥∶攻包肥=1.5∶1∶2.5的比例施入,P2O5、K2O按底肥∶拔節(jié)肥=1.5∶1的比例施入,有機肥(牛糞)作為底肥一次性施入;FP氮肥按底肥∶拔節(jié)肥=3∶7的比例施入,P2O5、K2O作為底肥一次性施入。2018年4月15日播種,按常規(guī)栽培進行田間管理,適時收獲。
1.3.1不同生育時期葉面積指數(shù)(LAI)
每個大區(qū)選擇3個樣點,每個樣點不少于20 m2,分別于拔節(jié)期、吐絲期、成熟期,每個樣點取3株代表性植株,計算單葉葉面積及葉面積指數(shù)。
葉面積公式=葉長×葉寬×0.75;
葉面積指數(shù)=單株葉面積總和/單株所占土地面積(平均行距×株距)。
1.3.2不同生育時期地上部干物重
葉面積測定后,將樣株放入烘箱105 ℃殺青30 min,然后80 ℃下烘干至恒重,稱地上部干物質積累量。
1.3.3葉綠素相對含量
于吐絲期,每個大區(qū)選擇3個樣點,每個樣點取3株代表性植株,采用SPAD葉綠素測量儀測定穗位葉片的葉綠素相對含量值,每葉測定5點后求平均值。
1.3.4玉米產量及產量構成指標
每個處理選擇3個樣點,每個點面積不少于20 m2,每個點連續(xù)調查20株的有效穗數(shù)(少于20個籽粒即視為無效穗),按平均穗重法選取20個樣穗,自然風干后進行室內考種,各處理實打實收,統(tǒng)計產量。
表2 試驗設計
表3 不同栽培模式對玉米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
1.3.5數(shù)據(jù)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采用DPS 13.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葉面積指數(shù)直接決定作物光能捕獲量以及光的吸收面積,對光合作用有重要的影響。由圖1可見,不同栽培模式在各個生育時期的葉面積指數(shù)均為SH>HH>FP>ck,其葉面積指數(shù)差異在吐絲期達最大。SH和HH模式明顯大于FP和ck模式,F(xiàn)P和ck間差異較小。這說明SH、HH 模式能大幅度提高植株葉面積指數(shù)。
注:EP為拔節(jié)期;SP為吐絲期;MP為成熟期。圖1 不同栽培模式下玉米葉面積指數(shù)的變化
SPAD值與葉片葉綠素含量密切相關,SPAD值越高,葉綠素含量越高,葉片光合作用就越旺盛[10]。從吐絲期穗位葉SPAD值來看(圖2),4種栽培模式下SPAD表現(xiàn)為SH>HH>FP>ck。其中,SH模式與HH模式間差異不顯著,但顯著高于FP和ck模式。
注:圖中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達到0.05顯著水平。下同。圖2 吐絲期不同栽培模式下SPAD值變化
從圖3可看出,不同栽培模式下干物質積累量表現(xiàn)為SH>HH>FP>ck,SH和HH模式顯著高于FP和ck模式,SH與HH模式主要是顯著增加了花后干物質積累量。
由表3可見,不同栽培模式的產量達到顯著差異,表現(xiàn)為SH>HH>FP>ck,其中SH、HH、FP分別較ck增產25.73%、20.78%、11.57%;從產量因素來看,不同栽培模式下有效穗數(shù)和千粒重達到顯著差異水平,穗粒數(shù)差異不顯著,其中有效穗數(shù)表現(xiàn)為SH>HH>FP>ck,千粒重表現(xiàn)為FP>HH>ck>SH,說明SH和HH模式增產的主要原因是有效穗數(shù)顯著提高。
注:BS為吐絲前;AS為吐絲后。圖3 不同栽培模式下玉米干物質積累的變化
從圖4可以看出,隨著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偏生產力顯著下降。不同栽培模式下氮肥偏生產力表現(xiàn)為FP>SH>HH, SH和HH模式較農戶模式氮肥偏生產力分別降低了24.87%和15.46%。
圖4 不同栽培模式下氮肥偏生產力的變化
LAI是衡量群體結構的重要指標,是決定群體吸收光能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葉片SPAD值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研究表明,配方施肥有利于增加玉米葉面積指數(shù)[11],提高葉片SPAD值[10],增強玉米吐絲后光合生產率[12],高密度條件下SPAD值有所下降[13]。本研究結果表明,涼單10號在不同生育時期LAI和SPAD關系均為SH>HH>FP>ck,說明HH、SH栽培模式下,形成足夠的群體光合勢,提高玉米葉片的光合生產能力。
干物質是玉米籽粒產量的物質基礎[14],玉米最終的籽粒產量是由生育期內干物質的積累分配與轉運規(guī)律所決定[15-16]。玉米產量是單位面積生產玉米籽粒的總量表現(xiàn),由有效穗數(shù)、穗粒數(shù)和千粒重三個要素構成。研究表明,施氮量[17-19]、種植密度[20]與玉米產量密切相關。本試驗條件下,HH與SH栽培模式較FP和ck提高了生育期內干物質積累量,為提高籽粒產量奠定了物質基礎。說明氮肥和有機肥有效改善了玉米的生存環(huán)境,促進了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產量與有效穗數(shù)關系密切,說明合理密植,適度提高有效穗數(shù)仍是目前決定玉米產量高低的關鍵因素。在HH、SH模式下進一步縮小千粒重和穗粒數(shù)的降幅是提高產量的關鍵。
SH和HH栽培模式較FP、ck栽培模式顯著增強了生育期內尤其是生育后期葉片的光合能力,提高了干物質積累量,最終促進玉米增產;HH模式與SH模式間產量差異不顯著,但其氮肥效率顯著提高。因此,通過加大種植密度,合理施氮,增施有機肥,進一步優(yōu)化玉米群體,有利于提高籽粒產量和氮肥效率,實現(xiàn)玉米高產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