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言一白
1976年1月23日,美國費城。
潔白的病房,擠滿黑皮膚的悲戚。
病床上,思維混亂、失語10多天的保羅·羅伯遜,睜著呆滯的雙眼,靜靜地看著天花板。
病床旁,兒孫們想到了他那縈繞一生的未了心愿。
于是,兒子取來那本封面剪去一角,被他摸挲得起毛的護照,先是舉到了他的眼前,然后放在他的掌中,幫他彎曲手指,握著。
兒子又打開了影集,娓娓道來:“父親,你的護照雖然被吊銷了,可是我們都去過東方中國???,這張是我在長城,這張是你孫女在天安門的留影,這張是你孫子在人民大會堂歌唱《起來》……”
他的眼球動了一下,若有所思。
華大使來了,握著他的手說:“羅伯遜,你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你是第一個把《義勇軍進行曲》唱響全美,傳唱至全世界的黑人歌唱家!”
他眨了一下眼,似乎拼盡全力想坐起來。
親人們心領神會,把病床的頭部慢慢地搖高。
大使取來一個鏡框,端到他的眼前,說:“這是1940年,你第一次在萬人露天音樂會上高歌的照片,當時你說,要把這首叫《起來》的中國歌曲,獻給戰(zhàn)斗的中國人民。”
他的目光,有了一縷生動。
大使指著一張泛黃的電報說:“這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把《義勇軍進行曲》定為國歌,你發(fā)來的賀電。”接著又拿來一張老唱片,“這是你以《起來》為名,灌制的唱片……”
他的眼里,閃動著淚花。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
病房里,回蕩著他那高亢的聲音。羅伯遜仰頭向天,臉上凝結著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