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星安 陳彥云 李夢露 夏皖豫
(寧夏大學西北土地退化與生態(tài)恢復國家重點試驗室培育基地,寧夏 銀川 750021)
平羅縣位于寧夏銀川平原北部、青銅峽灌區(qū)下游,大部分地區(qū)地下水位較高,土壤鹽漬化問題嚴重,急需對現有鹽堿等問題進行治理。韋本輝等研究表明經過粉壟耕作的中等鹽堿地全鹽含量下降31.31%[1]。當前,粉壟耕作技術已在全國25個省份、35種作物上推廣應用。
土壤是由固、液、氣三相物質構成的一種介于固體和液體之間的顆粒性半無限介質,固、液、氣三者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2]。旱地耕作中土壤三相比為固∶氣∶液=50∶25∶25 時,最適宜作物生長[3]。用GSSI表示廣義的土壤結構指數,GSSI越接近100,土壤結構越接近理想狀態(tài)。STPSD表示土壤三相結構距離,STPSD值越趨近于0,土壤結構越接近理想狀態(tài)。耕作后的耕層土壤容重與含水量等物理性狀均會因耕作的影響而發(fā)生相應變化,耕作對土壤三相比起到了重新分配的作用,同時GSSI值與STPSD值也會有所變化,因此可以通過GSSI和STPSD來深度評價耕作方式對土壤物理結構的影響[2]。
試驗于平羅縣頭閘鎮(zhèn)永惠村(105°57′~106°58′,E38°36′~39°51′)進行。試驗地海拔1 250 m,年均氣溫2.8~16.0 ℃,蒸發(fā)強烈,無霜期短,溫差大,年均降水量173.2 mm。當地耕地屬鹽堿地,土壤為灌淤土,平均pH值為9.3,0~20 cm 土層有機質含量7.61 g/kg、全氮含量0.05 g/kg、全磷含量1.12 g/kg、速效鉀含量125.67 mg/kg。試驗作物為玉米。
2019年4—10月開展研究,采用隨機區(qū)組試驗,共設置4 種耕作方式,各處理重復3 次,共12 小區(qū),小區(qū)面積68 m(22 m×34 m)。
4 種耕作方式分別為T(傳統耕作)、FL4(0粉壟耕作40 cm)、FL4(5粉壟耕作45 cm)、FL5(0粉壟耕作50 cm)。
在玉米喇叭口期和抽穗期,用環(huán)刀分別取0~20、20~40 cm 土層原狀土,用DIK-1601 土壤三相測量儀分析土壤三相比。利用如下公式計算GSSI、STPSD:
式(1)(2)中,GSSI為廣義的土壤結構指數,STPSD為土壤三相結構距離,Xs為固相體積百分比(>25%),Xl為液相體積百分比(>0),Xg為氣相體積百分比(>0)。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 及SPSS 20.0 進行試驗數據整理與統計分析。
如表1所示,在玉米喇叭口期,0~20 cm深度土壤的GSSI與STPSD值為T最優(yōu)。20~40 cm深度土壤的GSSI與STPSD值均為FL50最優(yōu),其GSSI值最接近100%,而且四組處理均呈顯著差異(P<0.05);四組處理STPSD值差異顯著(P<0.05),T 與另外三組處理均差異顯著(P<0.05),FL50與FL40差異顯著(P<0.05)。
表1 玉米喇叭口期不同耕作方式下不同土層的土壤三項比
表2 玉米抽穗期不同耕作方式下不同土層的土壤三項比
如表2 所示,在玉米抽穗期,0~20 cm 深度土壤的GSSI值為FL50最優(yōu),FL50與另外三組處理呈顯著差異(P<0.05);STPSD值為 FL50最優(yōu),FL50與 FL45差異顯著(P<0.05)。20~40 cm 深度土壤的GSSI值為 FL50最接近100%,與其他處理呈顯著差異(P<0.05);STPSD值為FL50最優(yōu),最接近0,而且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P<0.05)。
已有研究表明經過大機械作業(yè)的耕層土壤的三相比更接近土壤三相比的理想狀態(tài)[4-6]。本研究所得結果表明,與傳統耕作相比,利用粉壟技術耕作的土壤有著更接近100 的GSSI值及更小的STPSD值,其土壤結構更加趨近于理想狀態(tài),說明粉壟耕作實現了對土壤氣相、液相和固相占比的重新分配,同時有效地進行了土壤物理結構改良。FL50在玉米喇叭口期和抽穗期0~40 cm深度土壤層的GSSI值與STPSD值均顯著優(yōu)于T,說明粉壟耕作處理改變了土壤物理結構,對土壤三相比起到了調節(jié)作用。
粉壟耕作增加了土壤水分運移、空氣流通及養(yǎng)分運移的通道,顯著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及土壤孔隙度,對土壤結構指數(GSSI)具有正向影響作用的同時使得土壤三相結構距離(STPSD)降低,令耕地耕層的土壤物理環(huán)境趨近土壤環(huán)境的理想狀態(tài)。